【本報訊】立法會昨日進行輕軌辯論,一眾議員批評輕軌無預算,難以評斷效益;包括認為是否應該變更及終止目前的工程。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重申“無講過”整個輕軌項目預算,只承諾氹仔線一百一十億元封頂;接駁回媽閣站則需要四十五億元。羅立文直言若做生意要有預算,他沒有能力;若擔任司長要做這樣的工作,他或者並不適合。
羅立文指,石排灣線將於今年上半年招標,屆時便可知道石排灣線預算。他又以輕軌東線為例,東線剛開始可行報告,設計還沒開始,工程價格又時高時低,不具備條件知道預算。羅立文解釋,現時政府建築工程亦沒有穩定價格,有較大高低起伏,輕軌不是日常工程,預算更難控制。
羅立文提到優先次序是氹仔段、駁回媽閣站、石排灣線、東線,澳門段則無能力“一次做晒”。他再三強調自己無能力做輕軌總預算,只能待每條線有條件時才可逐條線公佈,由於輕軌東線現在才開始可行性報告,仍有環評、公開諮詢等環節,羅立文指“設計都未開始,講幾多錢就有好大風險”。
至於終止輕軌工程的問題,羅立文回應表示,二零一五年輕軌車廠工程出現問題,當年立法會是希望儘快處理好,議員沒有說過要停止輕軌工程,現時問題已處理了“九九十十”,但到現時二零一九年,議員才提出輕軌應否繼續?至於輕軌應否繼續拓展新線,他會聆聽辯論會議上議員的聲音。
對於輕軌澳門半島內港線羅立文表示沒有任何意見,沒有說是否可行,亦沒有說做或不做,只是有太多線要處理,需要安排優先次序。羅立文又指,輕軌氹仔線預料於今年下半年通車,日後氹仔是以“輕軌為主,巴士為輔”,但澳門半島暫時未有輕軌,因此仍以巴士為先。
羅立文又重申,現時政府工程已不存在大超支和大超時情況,很多工程延期和後加工程的具體資料已上載相關網站,他希望大家不要再討論這方面,又指他“留給下一屆政府的事會比他現時接的事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