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中國職業素養培訓赴深參訪交流

金沙中國有限公司及國情教育(澳門)協會聯合舉辦第二季「走訪粵港澳大灣區」金沙中國職業素養培訓系列活動,.jpg

【本報訊】為提升金沙中國團隊成員對粵港澳大灣區的認知及了解,金沙中國有限公司及國情教育(澳門)協會近日聯合舉辦第二季「走訪粵港澳大灣區」金沙中國職業素養培訓系列活動。是次活動組織近六十名金沙中國管理層成員,組團參訪深圳經濟特區,了解營商環境並提升職業自信,拓闊視野,促進澳門與大灣區業界廣泛開展合作交流。

金沙中國代表團首站前往位於深圳南山區高新科技園的騰訊全球新總部大樓濱海大廈,並在騰訊員工的帶領下參觀了辦公區、健身場館及展廳等,親身體驗騰訊自主研發的優圖實名核身技術、人臉識別安保系統,以及通過手機與AR、VR設備進行多種互動,體會騰訊最新的網際網路科技成果。隨後,金沙中國代表團成員與騰訊管理層進行座談,並受到騰訊雲總裁邱岳鵬熱烈歡迎;雙方就加強大灣區的合作進行了交流。

當天下午,代表團前往華僑城文創園區,親身體驗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特區的發展變遷。及後,代表團參觀了前海自貿區,了解前海自貿區的規劃、政策、定位等。

金沙中國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文紅燕表示:「金沙中國很高興安排團隊成員參訪深圳經濟特區,體會其高速發展。澳門是中西文化薈萃之地,經濟產業以旅遊休閒產業為核心,正致力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葡商貿服務平台。我們希望藉拜訪騰訊等優秀企業,貫徹創新精神,並結合傳統服務經驗,將客戶體驗提升至另一層次。」

出席是次參訪活動包括文紅燕及電子商務部高級副總裁趙路等近六十名金沙中國管理層成員,以及澳門國情教育協會會長王海濤、常務副會長張靜、秘書長鄭應峰等。金沙中國致力透過不同的形式或渠道提高全公司二萬八千名團隊成員的職業素養,及加深了解大灣區和國情及國家的發展概況,除了第一季「走訪粵港澳大灣區」帶領團隊成員前往佛山市順德區進行美食文化交流,還包括於旗下物業播放國情紀錄片及設置職業素養宣傳板,以及組織團隊成員參加由勞工事務局、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及金沙中國聯合舉辦的職業素養培訓課程。此課程自二零一六年七月開始至今,已培訓超過三千七百名金沙中國團隊成員。公司希望於五年內完成對七千五百名員工的培訓。

Read more

車位缺違泊多具爭議 議員倡醉毒駕先修法

修改道路交通法正進行諮詢.jpg

【本報訊】交局正就修改道路交通法進行諮詢,有議員指出,過去本澳車輛增長快,但政府無提供足夠車位,建議將提高醉駕、毒駕處罰等有共識的部份先行立法,其它如違泊罰則可暫緩修法。

群力智庫中心昨日舉辦論壇,探討修訂道路交通法。出席論壇的議員何潤生表示,澳門違例泊車的數字龐大,二零一七年有逾八十萬宗違泊個案,他認為是由於澳門經濟發展迅速,車輛增長快,但過去政府無提供足夠車位,建議法案將提高醉駕、毒駕處罰等有共識的部分先行立法,至於其它具爭議的問題,如違泊等可暫緩修法。

對於諮詢文本提出探討引入扣分制的可行性及適當性,何潤生認為扣分制有提醒、教育及阻嚇作用,接下來社會可探討扣分制的實際內容和執行細節。

群力智庫中心副理事長陳家良認為,法案諮詢文本中提出修改累犯制度的定義,可以起到扣分制的作用。政府可針對觸犯輕微違反行為的累犯情況,清晰「累犯」的定義及加重刑罰,即使不需要實行扣分制亦可以加強對駕駛者的規管

陳家良又指,文本建議將具刑事性質的輕微違反轉化為不具刑事性質的行政違法行為,有關構思不宜「一刀切」處理。

Read more

路環高樓項目地段屬國有廉署「踢爆」一年後尚未收回

繼益隆炮竹廠「以小變大」換地事件後,廉政公署去年二月公佈《關於路環疊石塘山建築項目的調查報告》同樣踢爆變地的「帽子戲法」,報告指出該項目地段的業權、位置、面積存在諸多疑點,不排除有人利用司法程序,冒充業權人後非法獲得土地;面積也沒有五萬三千八百六十六平方米,最多僅有幾百平方米,當中存在明顯的錯誤甚至欺詐的情況。報告還發現工務局發出的項目街線圖也違反行政指引訂定的規劃條件。廉署認為疊石塘山建築項目的地段屬國有土地,特區政府應透過適當的程序及渠道收回有關土地。不過事隔一年,政府至今仍未收回有關土地,而益隆炮竹廠的收地工作,由廉署調查報告公佈後兩年多始正式收回,未知今次又要用多少時間?

根據工務局所指,路環田畔街高樓項目的土地現已標示為國有土地,之前提出的建築計劃,因應建築計劃標的不能,局方正開展取消建築計劃的相應程序,現處聽證階段。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指出,國有土地若有東西存在,便屬霸地,也一定不能興建任何東西,當局不可能批出任何圖則,政府肯定會收回田畔街,但未知何時收回。與益隆炮竹廠一樣,除了收回土地之外,疊石塘山高樓項目背後的「變地」責任問題同樣備受關注。行政長官崔世安曾表示,對於國有土地被侵佔的問題,特區政府必定會嚴肅跟進,兩宗事件已交由廉署依法獨立調查,並聽取檢察院意見,展開收回國有土地的行政程序,倘若當中涉及刑事或紀律責任,特區政府必定追究。

政府追究侵佔國有地

廉署二零一六年收到投訴和檢舉後正式介入調查,由於案件的複雜性,調查時間之長,廉署也曾公開表示難以估計,結果一查長達近兩年。廉署抽絲剝繭大起底,翻查了地段業權百多年的變化,證明有關地段自一九零三年起登記的業權人均是同一人,直至一九九一年,兩名路環居民委託律師獲法院確認為土地繼承人,但廉署發現在訴訟中缺乏事實依據,從沒有證明二人的祖父輩是土地業權人,不排除有人冒充業權人的後人,非法取得有關地段的業權。繼而自己圈地,更匪夷所思的是,被確認為繼承人的其中一名路環居民以房屋稅申報表填寫的土地面積,獲當時法官准許登錄在繼承權資格的文件中,又以此用作物業登記附註,成功把只有幾百平方米的土地,變大百倍至五萬多平方米,連位置都改埋。廉署形容這連串的“漂白”操作,將原本沒有文件證明的土地面積,堂而皇之添加到物業登記之中。能這樣順利蒙混過關,足見當時政府的治理工作相當粗糙。

事隔多年難調查

雖然這幾吓「戲法」發生的時間是在回歸前十年內,不過路環疊石塘山高樓項目的調查要分成兩部份看,回歸前取得業權這上半部,要翻舊帳似乎有點難度,至於回歸後業權轉售的下半部份,倒直得關注。涉事地段先後兩次轉售業權,第一次在回歸前,繼承人以過億元的價錢售予一地產商,第二次在回歸後發生,取得業權的地產商以八千多萬元「蝕讓」給現時的發展商。若兩次交易過程無可疑,土地一旦被收回,目前的發展商反而成了苦主,廉署也這樣認為。然而,因該高樓項目的開發問題,才揭開了土地業權的「前世今生」,繼而廉署也發現當年工務局在批出項目的街線圖時,容許該項目興建海拔一百米的高樓,明顯違反行政指引,故不具法定效力。當中有否不可告人的秘密,有待廉署跟進。

路環疊石塘山高樓項目地段已標示為國有土地.JPG

Read more

石排灣大型超市退場 民建聯關注區內物價

民建聯(左)李潔芳與(右)吳超偉關注石排灣大型超市退場問題.jpg

【本報訊】近日,有消息指石排灣其中一間大型超市即將結業,區內居民擔心會對物價造成影響。民眾建澳聯盟表示,石排灣區由於選擇少,且距離其他區域較遠,物價普遍較高;促請當局必須確保該區物價保持在合理水平,以保障居民權益,同時,應重新規劃及完善區內配套,透過經濟誘因等措施活化區內店舖,為區內居民提供更多便利設施。

民建聯石排灣綜合服務辦事處主任李潔芳表示,該區現時只有兩間大型超市,供區內居民購買日常百貨,倘其中一間結業,不但減少居民的購物選擇,甚至會間接造成「獨市」情況,擔心令物價進一步提升。據了解,該超市將結業的原因涉及租金貴、人流不足,導致收入未能抵銷租金。消息傳出後,居民擔心本來消費購物選擇已不多,將來價格更難有下調空間,影響生活質素。

她指出,石排灣區以經屋和社屋為主,區內居民普遍收入不算高,當中更有不少為長者及退休人士,期望當局推出措施活化區內商圈,例如透過租金優惠條款措施,以低成本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不同類型的店舖落戶石排灣,從而使區內物價得到適當調整,增加購物選擇及保障居民消費權益。

民建聯常務理事兼離島社諮委吳超偉指出,石排灣是本澳現時最大的公屋社區,二零一三年入伙至今居住人口約三萬,雖然區內生活配套已逐漸完善,但據該區居民反映,區內醫療設施及學校等社區配套一直未能跟上需求,同時,生活店舖亦由於種類及數量少、價格高等原因,影響居民留區消費的意欲及增加跨區消費的時間成本。另一方面,雖然入住人口不斷增加,但營商環境卻未能完善,難以吸引投資者開拓或發展業務,影響營運收入,造成惡性循環。

他期望當局因應超市退場,密切注意區內民生用品價格會否出現波動,避免增加居民生活開支負擔。長遠而言,當局應儘早完善區內配套設施,包括民生、醫療、交通、教育、康體及社會服務等方面,為石排灣居民構建一個真正「安居樂業」的社區。

Read more

澳機場客運超承載量 積極謀擴建配合發展

【本報訊】去年澳門國際機場客運量逾八百二十萬人次,已超過機場可承載量,今年春節亦錄得近兩成增長。澳門國際機場專營公司表示,預計今年旅客量會升至八百八十萬人次左右,機場公司正積極計劃擴建,並在營運上配合整個市場發展。

澳門國際機場市場部總監方曉健昨日受訪時表示,年初一至初七錄得客運量逾十八萬人次,較同期增近兩成,日均約二百二十次航班升降,較同期增逾 百分之十五。

方曉健稱,機場北面擴建已完成,商鋪食肆陸續進駐,機場可承載的旅客量由六百萬人次增至七百八十萬人次,但去年機場旅客量達到八百二十六萬人次,預計今年會增至八百七十萬至八百八十萬人次左右,機場公司正積極計劃擴建中,而南面擴建工程,暫時未有實際時間表。

方曉健表示,由於整體旅客和航班不斷增加中,機場公司會視乎情況,在營運上盡量配合整個市場發展。他又透露,三月將引入兩至三台自助登機設備作試驗,視乎人流再推出。

另外,國際青年商會澳門總會與澳門國際機場合作,推動收集零錢活動。商會會長葉朝輝表示,第二年在機場設置捐款箱,首年收集到的國際貨幣折合約四千澳門元,捐款愈趨踴躍。他介紹,所得款項將不扣除成本,轉贈慈善機構。

澳門機場料今年客運場續升.JPG

澳門機場料今年客運場續升

Read more

機場農曆新春客運量創新高

機場農曆新春期間客運量創新高.jpg

【本報訊】澳門國際機場於二零一九年春節由年初一至年初六(即二月五至十日),客運量錄得超過十八萬人次,較去年春節同期上升了百分之十八,航班升降超過一千三百多架次,同比增長百分之十八。並於二月十日,澳門國際機場單日客運量超過三萬二千一百人次,再一次創下澳門國際機場開港以來單日客運量的歷史新高。

二零一九年初澳門國際機場新增三個航點,分別是中國溫州、泰國清萊和菲律賓宿霧。另外中國南方航空和吉祥航空亦將在第二季有新增航班,預計在今年的第二季及第三季將會繼續有新的航企及航線逐步加入營運。同時春節期間加班機較去年增長三倍。

澳門國際機場為了讓旅客感受春節的節日氣氛,在新春期間為機場客運大樓換上節日新裝布置,洋溢著新年的歡樂氣氛。同時於澳門國際機場客運大樓準備了一連串的賀年活動,包括財神向旅客派發賀年福袋及安排一連串的表演、演唱和樂器表演等,讓旅客能在澳門國際機場感受新春的節日氣氛共度佳節。

澳門國際機場恭祝全澳市民新春快樂、豬年進步,萬事如意。

Read more

梁孫旭促優化旅遊巴停泊配套

【本報訊】澳門旅客量屢創新高,城市承載力見底已非新鮮事。由於澳門地小人稠,歷史城區與居民的生活區相互交錯、密不可分,因此旅遊業的發展難免對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由於本澳旅遊配套設施不足,如旅遊巴長期缺乏上落及停泊的地方,導致經常地經常旅遊巴亂泊的現象,對居民及駕駛者構成一定的影響和安全隱患。此外,因應旅行團越來越多,遊客出沒的地點靠近民居,難免也會產生噪音、環境衛生等問題,對本地居民造成困擾,長期更會激起民怨。正如,大三巴牌坊後的高園街正受影響的重災區之一,由於靠近民居,每日旅遊巴穿梭不斷,大批旅客在此落車再往牌坊、大炮台等景點,清晨的噪音影響居民休息,而旅遊巴經常違泊和排放廢氣,也令街坊苦不堪言。近年,類似的情況在本澳舊城區、北區及筷子基、皇朝等區域也越趨嚴重化,既影響旅遊巴司機業界的營運,也對居民帶來一定的不便。

根據《澳門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按低增長估算二零二五年的旅客總人數約三千三百至三千五百萬人次,若按適度增長估算情況則最高可達四千萬人次,數量驚人。旅遊業的發展在帶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也衍生了一系列相關的問題,包括無可避免地對本地民生造成影響,類似的經驗在其他世界知名的旅遊勝地也可見一斑,諸如威尼斯、長灘島等地近年也採取了一些的政策應對旅遊業的過度發展。澳門以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為定位,必然要正視相關問題,當局更應及時推出相應的配套和措施,保持休閒旅遊業的健康發展,也減輕對民生的影響。

為此,議員梁孫旭向當局提出以下質詢:

一、日前,因應於荷蘭園大馬路部分路段開展的路面重鋪工程,當局於高園街及西墳馬路實施限行措施,規定旅行社客車只可於每日上午九時半至下午四時半進入。限行措施行推出後,旅遊巴衍生的噪音和廢氣問題明顯改善,也減低了旅客對居民的困擾,獲該區居民一致讚好。請問當局,在平衡旅遊業界營運及避免影響居民生活質素兩者關係之下,能否考慮將有關限行措施恆常化?並將措施推展至其他長期受旅遊巴旅影響的區份?

二、在大三巴、金蓮花廣場等團客的熱門景點,附近路段車水馬龍,經常有旅遊巴亂泊位及隨意上落客,對當區的民居影響甚大。為減輕旅客對居民的滋擾,當局能否在景點周邊規劃合適的旅遊巴停泊點,並優化接駁的步行空間,從而改善交通環境?整體上當局有何規劃增加旅遊景點的設旅配套和停泊空間,為業界創設更多守法的條件?

Read more

春節客量超預期 大數據預測人流 料首季正式推出

旅遊局料首季推出推出大數據預測客流.JPG

【本報訊】剛過去的春節黃金周,訪澳旅客錄得兩成六的增長,酒店平均入住率亦逾九成六,超出政府預期。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表示,今年除內地旅客外,其它地區旅客也有增長,整體數字非常理想。她表示,新春期間試行大數據預測人流,估算與實際人流吻合,預料第一季正式推出大數據庫,以及智慧客流預測手機應用程式。

文綺華昨日受訪時表示,以往新春假期多數是內地旅客數字上升,其它地方的旅客則有所下降。反觀今年,春節黃金周 (年卅至年初六) 期間,除來自大陸的訪澳旅客有較高增幅外,來自香港的旅客亦增加三成,台灣旅客有雙位數升幅,國際旅客方面也有不錯的增幅;整體錄得逾一百二十萬訪澳旅客,同比增加兩成六,而酒店平均入住率亦逾九成六,同樣超出預期,數字非常理想。

旅遊局正推動智慧旅遊,包括與阿里巴巴合作構建旅遊大數據庫,透過預警訊息發出通知,協助分流旅客,已於今個春節進行測試。文綺華表示,在春節黃金周所做的初步測試顯示,估算與實際人流吻口,預測數據合理。測試的團隊正在後續分析及微調工作,初步爭取在今年第一季推出大數據庫以及人流預測手機應用程式。

Read more

新馬路坊會冀當局優化旅遊警察制度

【本報訊】每逢黃金假期,大三巴、新馬路一帶都是旅遊熱點,旅客不斷,為更有效地服務旅客,有關部門設有旅遊警察以應付旅客關於旅遊資訊查詢、報失等問題。新馬路坊會會長羅志權認為本澳的旅遊警察數量仍然十分不足,建議有關部門在熱門的旅遊地點增多旅遊警察人數,優化有關旅遊警察制度。

羅志權指出,經旅遊局統計二零一八年第一季至第三季,訪澳旅客達二百五十八萬人次,按年升百分之八點三。因此,為了應付來澳旅客關於旅遊資訊等需求,並維持旅遊景點治安問題,特區政府特意成立旅遊警察,以更好地為服務旅客,從而提升本澳的旅遊形象。但是,目前旅遊警察大多集中在大三巴附近,雖然新馬路一帶也是旅遊熱點,則很少會看到旅遊警察的蹤影,因此,他希望有關部門應該在其他旅遊熱點中安排旅遊警察駐守,為來澳旅客能夠得到協助,為旅客帶來更多便利。

另一方面,羅志權表示旅遊警察是保障旅客訪澳滿意度的一項重要措施,同時,也擔當?本澳在國際旅遊城巿重要的「旅遊形象」。因此,旅遊警察除了協助維持治安、處理及轉介消費爭議、處理報案等旅客問題外,亦需要具備良好的接待能力、旅遊資訊掌握、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等。為了進一步優化旅遊警察制度,他建議當局可以參考國外旅遊警察在胸前佩戴能讓旅客識辨語言類別的名牌,如中文、英語、韓語、日文等,讓旅客能一眼辨認出該旅遊警察可使用的語言,更方便旅客尋求協助,從而提升本澳國際休閒旅遊城巿形象。

新馬路坊會冀當局優化旅遊警察制度

Read more

新青協志工培訓計劃接受報名

【本報訊】為澳門培養具有「世界公民」意識和國際視野的志工領袖,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將於今年三月至八月,舉辦「瞬間愛地球二零一九」志工培訓計劃(上半期),透過培訓、本地及外地社區服務實踐提高澳門青少年公民意識,培訓參加者策劃及帶領國際志願服務的專業技巧。活動現正接受報名,歡迎對志願服務有興趣的澳門青年參加,是次活動由澳門基金會及教育暨青年局關懷青少年成長資助計劃贊助。

活動招募四十名澳門青年,透過一系列團隊合作及活動策劃課程,以帶領澳門國際志工營作實踐,培訓參加者成為有專業技巧的志工,結合知識及經驗用於本澳志願服務推廣及帶領交流活動,表現出色的參加者將有機會派赴蒙古烏蘭巴托參與國際義務工作營,貢獻於當地教育及農耕項目,在志願工作上加深認識不同國家風土民情,累積經驗讓自身成長。

活動報名日期由即日起至二月二十七日止,參加者可於新青協網站(www.my.org.mo)填妥網上報名表。查詢可致電28358963或電郵至mymacau@macau.ctm.net。

新青協志工培訓計劃接受報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