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本欄介紹了武夷山岩茶大紅袍的母樹誰是正統的故事,至於大紅袍的正身就極具爭議,有指就是在九龍窠高岩峭壁上那一共有三棵六株的茶樹,另外亦有指是在峭壁下一處無人知的地方,至今有關的爭議仍未有結論。筆者今期將繼續介紹其他的三個品種岩茶,讓有興趣的讀者有所瞭解。
筆者首先說說肉桂,肉桂又叫做玉桂,現時有人將肉桂亦視為大紅袍的一種。肉桂是最常見的岩茶,有說每個福建人家庭都會收藏些肉桂茶葉。
肉桂茶沖泡的湯色橙黃清澈,茶葉呈淡綠底紅鑲邊,湯水初入口時會覺略帶苦澀甚至辛辣的感覺,但是一般很快回甘。肉桂在沖泡後有花果或桂皮般的香氣,有的還會轉成水蜜桃香等果香,而這些香氣,並不是後天添加,而是茶葉自然所帶的香氣。
肉桂所謂的「肉味」,其實是按茶葉產地不同而來,如「龍肉」肉桂就產自九龍窠;「虎肉」就產自虎嘯岩;「馬肉」就產自馬頭岩;「象肉」就產自象鼻岩等等。當然有以上這麼多的不同「肉」的肉桂,就會有「全肉宴」的商品肉桂,就是集合了不同「肉」的肉桂茶禮包。
水仙茶,是和肉桂齊名的茶,水仙的茶亦帶有香味,多帶一股幽柔的蘭花香,有的則帶乳香和水仙花香。水仙和肉桂的茶香最大分別是有輕甜味,茶葉經沸水沖泡之後,香味更為明顯和悠長。
茶葉的形狀上,水仙和桂亦不同,水仙是大葉茶種,葉片比普通小葉種大一倍以上,且葉質肥厚。另一個差異是湯水的醇厚。水仙茶的茶湯滋味較肉桂醇厚, 俗話說「醇不過水仙,香不過肉桂」的說法,一句道出水仙和肉桂的差異。
鐵羅漢茶,原產福建武夷山慧苑岩,由於茶樹長在岩石間,使得其成分及滋味特別,從元明以來為歷代皇室貢品。
清代藏書家郭柏蒼所著的《閩產錄異》中寫道:「鐵羅漢,墜柳條,皆宋樹。僅此一株,年產少許」。由此可見,鐵羅漢茶樹已有千年歷史。至於鐵羅漢的名字由來,據稱一名寺僧因為個子高大而且皮膚黑, 像一尊羅漢,人稱為鐵羅漢, 而他首先發現該茶樹,茶名因此寺僧綽號而來。
再說鐵羅漢的特色,鐵羅漢茶乾葉面呈蛙皮狀沙粒白點,俗稱「蛤蟆背」。泡湯後葉底「綠葉鑲紅邊」,呈三分紅七分綠。鐵羅漢的湯色橙黃明亮,香氣濃郁清長,味醇厚而岩韻顯著,即使連續沖泡數次仍會留香。
另外,鐵羅漢茶有保健的功效,有助於延緩衰老,抑制心血管疾病,預防和抗癌,預防和治療輻射傷害,醒腦提神,利尿和降脂助消化等功效。
專業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