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區政府本週將公佈一百億元抗疫援助專項基金的細節安排。有研究經濟的團體表示,認同政府朝向以履行稅務方式界定惠及對象,需清晰細化受惠人士,建議按企業規模人數劃分抗疫津助比例,以穩定企業經營信心及避免解僱員工。同時,可考慮參照本地僱員的收入中位數劃分比例,以維持受疫情影響的僱員基本生活。
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稱,銀行、社團機構及教育工作者等就業情況相對穩定,且受影響程度不大,故部份職業未必包含內。他又稱,援助措施有助加強居民和企業抗疫信心,及穩定市場情緒,相信政府會透過緊急程序草擬相關法律法規,提交立法會審議,並建議政府做好財政預算案。
另外,經濟局局長戴建業在回覆議員書面質詢時稱,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經濟民生的影響,特區政府推出一系列應對措施,包括早前公佈的兩項支援中小企的臨時措施,以紓緩中小企的資金周轉及經營壓力。且容許開業滿一年且符合其他資格的中小企,亦可以提出申請“中小企業援助計劃”免息貸款,貸款上限為六十萬元,最長還款期為八年。有關臨時措施的實施期為今年三月十日至九月十日。
戴建業表示,特區政府制訂了行政法規,當中小企業向銀行取得的貸款用於應對疫情時,可以獲得利息補貼,補貼息率上限為年利率四厘,貸款上限為二百萬元,補貼期最長為三年。
戴建業並引述勞工局的資料稱,由今年一月二十二日本澳確診首宗新冠肺炎個案至三月十六日期間,勞工局共接獲二十二間企業的減薪通知,涉及四百三十二名僱員。
關注百億抗疫基金細節
學者指需清晰受惠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