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煉捐十萬元助葡抗疫

陳榮煉向葡萄牙捐贈十萬澳門元.jpg

【本報訊】當前疫情重點轉為防控境外輸入,中央部署了「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政策措施,而本澳各個葡人社團亦組成了「澳門團結聯盟」並發起捐款工程,旨在團結一致助葡抗疫。有見及此,陳榮煉積極參與該聯盟之募捐,以個人名義捐贈澳門幣十萬元,善款將透過葡萄牙駐澳門及香港總領事館轉交至葡萄牙助中國大使館,用於支持葡萄牙當地各項抗疫工作。

支票捐贈儀式於昨日(四月七日)假葡萄牙駐澳門及香港總領事館舉行。葡萄牙駐澳門及香港總領事館總領事歐冠溢、葡萄牙經貿投促進局貿易與投資專員盧嘉麗出席並接收陳榮煉捐贈支票。仁慈堂值理會主席飛安達、德晉慈善會總幹事蔣玥憙陪同出席。

陳榮煉表示,國家本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擔當,習主席亦提出「團結和合作是解決全人類共同危機的最有力武器」的真知灼見,為世界各地提供援助。雖然國家現時已成功控制住了疫情,但海外部分部區疫情卻不斷蔓延,身為國家的一份子,同樣需要盡自己所能義不容辭投入其中。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生以來,陳榮煉時刻關心及支持內地及澳門的抗疫工作,先後捐贈物資及善款助力內地不同地區。而葡萄牙與祖國、澳門關係密切,尤其澳門在中葡之間發揮有重要的橋樑作用,其期望透過是次善舉為葡抗疫獻一份力。

陳榮煉捐十萬元助葡抗疫

Read more

銀聯手機支付Huawei Pay服務落地澳門

【本報訊】銀聯國際去年在香港推出銀聯手機支付Huawei Pay服務後,廣受本地消費者歡迎,故今天宣佈即日起把服務範圍獨家擴展至澳門,其中工銀澳門和大西洋銀行為首批支援綁卡的機構。香港方面,除香港電訊外,亦新增中銀香港和工銀亞洲為支援Huawei Pay綁卡的銀行,讓更多港澳持卡人可以享受這項既安全又便捷的創新移動支付服務。配合服務拓展,銀聯國際近日更與各家合作機構攜手推出豐富的消費禮遇,為港澳居民帶來更精彩的移動支付體驗。

Huawei Pay以非接觸技術為核心,實現手機等移動設備的線下非接觸式支付(Contactless Payment)。此項服務具有三大優勢:

一、使用快捷方便–線下付款時,用戶無需為裝置解鎖、無需打開App頁面、也無需連接互聯網,只需簡單一步把手機靠近POS終端機並完成指紋驗證或面容識別,即可輕鬆付款;

二、受理範圍廣泛–可在全球多達四十七個國家和地區、二千萬台貼有銀聯閃付受理標誌的POS終端機使用,滿足持卡人於世界各地不同場景的支付需要;

三、全面確保持卡人資料安全–具備動態金鑰、支付標記(Payment Token)等多重安全保障,支付時亦不會顯示真實卡號,大大減低資料外洩的風險,有效保障持卡人資訊及資金安全。

二零一九年,銀聯國際在香港獨家推出銀聯手機支付Huawei Pay服務,讓香港電訊Tap & Go銀聯預付費卡的用戶率先享受這項便捷的支付體驗。由即日起,中銀香港及工銀亞洲的銀聯信用卡,以及工銀澳門銀聯信用卡、大西洋銀行銀聯信用卡和借記卡亦可用以綁定Huawei Pay,讓更多持卡人受惠。港澳華為或榮耀手機用戶,只需從華為應用程式市場(HUAWEI AppGallery)下載「華為錢包」,並綁定上述銀聯卡,即可開通Huawei Pay,在本地及境外眾多銀聯閃付終端機輕鬆「拍」手機支付。未來,港澳還將有更多發卡機構支援綁定Huawei Pay。

配合服務拓展,自二零二零年四月十五起,港澳Huawei Pay用戶還可享受由銀聯、華為及各發卡機構提供的精彩三重禮遇:

‧第一重:四月十五日至六月十四日,持卡人綁定Huawei Pay並完成首筆支付,金額滿HK$30/MOP30,可享立減HK$20/MOP20優惠;之後使用Huawei Pay單筆支付滿HK$30/MOP30,亦可立減HK$10/MOP10;

‧第二重:持卡人綁定Huawei Pay後可即時獲贈價值HK$30/MOP30的華為點數〔華為點數由華為支付平台發行並管理,可用於華為應用程式市場(HUAWEI AppGallery)、華為雲空間(Cloud)、華為主題(Themes)等應用產品或服務〕;

‧第三重:各發卡行亦將提供Huawei Pay的專屬優惠,詳情請留意各行之官方網站。

目前,港澳已有超過5.2萬台POS終端機支援Huawei Pay,香港主要商戶包括:7-Eleven、Starbucks、Pacific Coffee、惠康超市、一田超市、美心西餅、KFC、萬寧、Apple Store、崇光百貨、日本城、H&M、Zara等;澳門主要商戶則為:新八佰伴、新苗超市、聖安娜、Colourmix、莎莎等眾多日常消費類商店。

隨著Huawei Pay的推出,銀聯國際進一步豐富針對港澳居民的移動支付產品體系,目前已推出非接觸式支付(Huawei Pay等手機支付產品)和二維碼支付(銀聯雲閃付App及BoC Pay、Reward+、OmyCard等發卡機構App的掃碼支付)服務,為港澳居民日常消費、交通出行、工作生活提供各式各樣的便捷支付方式。當前疫情依然嚴峻,銀聯國際藉著一系列非接觸式支付產品,致力協助減少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機會,同時免去接觸現金和找贖的環節,進一步降低病毒傳播機會,與大眾齊心抗疫。未來,銀聯國際還將繼續推動移動支付在港澳普及,全力支援港澳的智慧城市建設。

銀聯手機支付Huawei Pay服務落地澳門

Read more

次輪帶津培訓 下周三起報名

勞工局次輪帶津培訓4月15日起報名.jpg

【本報訊】因應疫情對就業居民的影響,勞工事務局在嚴格遵守防疫指引下,將推出第二輪“技能提升及就業培訓計劃”(帶津培訓)課程,符合參與計劃資格的人士可於4月15日至21日期間進行網上報名,有需要的市民亦可親臨各服務點由專人協助辦理。

加推熱門課程,拓餐飲、酒店範疇

是次推出的課程種類將涵蓋建築、設施維護、餐飲及酒店等不同範疇,除於首輪課程中最受歡迎的電工課程將會繼續加推名額外,課程還包括:焊工(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紮鐵、製冷及空調、室內及家居設計、中西式烹調、中西式點心、中西餐廳服務、酒店前廳運作、酒店保安部運作、娛樂場保安員及酒店房務部運作課程,合共提供860個學額。

就業導向,因應空缺情況而舉辦

該計劃對象為18歲或以上、受疫情影響而失業或從事特定職業的人士(導遊、的士司機、旅遊巴司機及會展業從業員)。考慮到疫情影響下該等人士可能承受一定的經濟壓力,故在完成培訓後,最高可獲發6,656澳門元的培訓津貼。出席率達80%或以上並參與課程考試、完成辦理勞工局求職登記且接受就業轉介的人士,可按比例收取培訓津貼。

設網上報名,一經辦理,不作補交

各項課程因行業特性,設有不同的入讀要求,參加者可按自身的就業意願選報,並遞交報名所需文件。為迅速處理入學程序,報名手續一經辦理,將不設補交文件,符合參與計劃資格者方可進入甄選程序,甄選將以筆試或面試方式進行,通過甄選者將按報名次序安排入讀課程。有關計劃的網上報名系統將實時顯示課程報名人數,倘市民選擇報讀已滿額的課程,有關報讀申請將列於後補名單內,如相關課程最終沒有名額可作候補,則候補人士將未能安排入讀。因此,市民應審慎選擇所報讀的課程。有關報名所需文件可於計劃的專題網頁內查閱,或致電勞工局查詢。

“技能提升及就業培訓計劃”目的為協助就業情況受疫情影響的本地居民,提升職業技能之餘,紓緩其因疫情所致的經濟壓力。同時結合有關人士的就業意願,進行就業轉介,協助投入相關職位,達致培訓及就業之間的銜接及授人以漁的目的。局方將致力協助具就業需求的人士,提升技能,跨過“疫境”。

符合參與計劃資格的人士由4月15日至21日期間,可透過網上或親臨(週六、日亦可辦理,各報名點辦公時間可參閱計劃網頁)方式報讀第二輪課程。

網上報名:https://www.dsal.gov.mo/zh_tw/standard/fm_plan4.html

親臨報名:

1. 勞工事務局總辦事處(馬揸度博士大馬路221-279號先進廣場大廈地下),辦公時間:週一至週四9:00-13:00,14:30-17:45,週五至週日9:00-13:00、14:30-17:30;

2. 勞工事務局職業培訓中心(關閘馬路101-105A號太平工業大廈第一期地下),辦公時間:週一至週四9:00-13:00、14:30-17:45,週五至週日9:00-13:00、14:30-17:30;

3. 澳門建造業總工會(馬場海邊馬路64號利昌工業大廈1樓),辦公時間:週一至週五14:00-22:00,週六14:00-20:00;

4. 工聯職業技能培訓中心(關閘馬路101-105A號太平工業大廈1樓),辦公時間:週一至週五9:00-12:30、14:30-18:00,週六9:00-12:30;

5. 工聯飲食服務廚藝培訓中心(巴波沙大馬路286-298號太平工業大廈二期2樓),辦公時間:週一至週五9:00-12:30、14:30-18:00,週六9:00-12:30。

查詢熱線:4月9日至4月21日期間(週一至週四9:00~13:00、14:30~17:45,週五及節假日9:00~13:00、14:30~17:30),可致電82914888 (勞工事務局職業培訓中心)。

次輪帶津培訓 下周三起報名

Read more

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出讓及融資簽約

【本報訊】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簽約儀式昨(九日)舉行,珠澳雙方代表以視像方式簽署土地出讓合同,以在橫琴建設集居住、教育、養老、醫療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民生社區,為澳門居民提供多一項置業選擇。

簽約儀式於上午在中國銀行大廈三十三樓宴會廳舉行。珠海市橫琴新區管委會規劃國土局局長王淳及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林金城、副主席梁竟成,在橫琴新區黨委書記牛敬,橫琴新區管委會主任楊川、副主任吳創偉及高磊,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會主席何燕梅及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行長李光見證下,以視像方式簽署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土地出讓合同。

珠澳雙方代表經多次磋商及洽談,達成共識,由珠海市政府以協議方式出讓項目用地予澳門開發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並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全資擁有的公營機構─都更公司,負責土地規劃及項目興建。

橫琴新區管委會主任楊川表示,橫琴積極探索跨境民生領域合作,把為澳門老百姓謀福祉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相信澳門都更公司會按照特區政府的要求做好專案建設,橫琴將全力幫助解決推進項目建設的困難和問題,提供最優質、最便捷、最實在的服務,希望新街坊專案儘快開工建設、儘早投入使用,惠及澳門居民。

主席林金城表示,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早於二零一五年開始研究、規劃在橫琴為澳門居民建設優質的生活社區─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他感謝特區政府及橫琴新區的各級領導對該項目的長期支持及配合,讓項目得以順利開展,與此同時,亦感謝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全力支持項目的融資計劃。

會上亦同時舉行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與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的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融資協議簽署儀式,在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會主席何燕梅和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行長李光的見證下,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副行長蔡春彥與都更公司董事會主席林金城、副主席劉永誠簽署融資協議。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副行長葉兆佳表示,澳門中銀作為本地主流銀行,根植澳門七十年,長期以來以澳門的穩定發展為己任,積極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全力為都更公司的業務發展提供多方位金融服務。這次與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橫琴「澳門新街坊」融資協議,標誌著雙方的合作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對此項目非常重視,在各方面以在商言政的高度給予全力的支持和配合,同時,發揮中國銀行現代化商業銀行的專業優勢,為項目解決跨境融資的問題,有效管控項目面對的利率和匯率風險,以及以項目融資的市場化方式對項目發展全過程進行監督,確保融資專款專用,風險可控。未來,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將繼續支持各項公共建設,推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維護澳門的金融穩定。

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可提供約四千個住宅單位,當中約二百個單位為人才房,項目內亦設有生活、交通、教育、醫療、社區服務等配套,待建成後,相關配套設施將交予特區政府指定的機構營運,運作模式和整個保障體系均採用澳門標準,以拓展澳門居民的生活空間,提升居住環境質素,並為在大灣區內工作生活的澳門居民創造便利條件。

其他出席嘉賓包括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股東馬志毅及鄭冠偉,董事黃中原、譚志煒及盛力,監事會主席林笑雲、監事張樂田及黃浩彪,法律顧問邱庭彪,公司秘書黃淑禧,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行長室全體成員,資深業務總監、分行業務總監、客戶總監以及特邀嘉賓大律師歐安利等參加活動。

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出讓及融資簽約

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融資簽約.jpg

Read more

林玉鳳關注防災基建及措施與巨災保險

林玉鳳關注防災基建及措施與巨災保險

【本報訊】新冠肺炎疫症由本年初肆虐至今,雖然澳門本土和內地疫情有所緩和,但全球大流行越演越烈,確診病例至四月八日已突破一百萬五十宗,社會當然需要專注各項抗疫工作。然而,抗疫之餘,我們亦要注意,風季快將重臨,據氣象局預測,今年將有四至六個熱帶氣旋來襲,其中可能有強颱風或更高等級。經歷天鴿一役,澳門人已深明颱風等災害的風險正與日俱增。為此,希望今年政府在抗疫的同時,做好風險管理,早作防範。

資料顯示,目前共有多個防災減災基建項目正在進行或計劃開展,包括原來計劃在二零二一年二月完工的內港北雨水泵站箱涵渠建造工程,內港防洪牆工程,以及澳門北區和路環的防洪(潮)排澇規劃,希望當局交待各項工作的進度。

據警察總局介紹,本年度的民防演習計劃於五月份舉行,鑑於疫情因素,當局是否應該考慮調整計劃,使防災演習能順利進行,同時又儘量降低群聚風險。

在去年八月,當局推出了「中小企巨災財產保險」及「中小企巨災財產保險資助計劃」,為中小企在八號風球或紅色風暴潮或以上警告期間,所遭受的商業財產損失提供保險保障。由工商業發展基金為合資格中小企提供保費資助,以提高商戶投保意願。這一類保險及資助計劃目前的參與情況及具體數據,當局可詳細講解,使社會能夠了解目前的狀況。而且,鑑於日後各類天災越趨頻繁和多樣,當局應研究日後增設有關大型公共衛生事件、疫症傳播造成商戶損失的保險項目,提供給中小企投保,從而作好風險管理。

為此,議員林玉鳳謹提出以下質詢:

一、當局能否詳盡交待下列防災減災基建項目的進度及時間表:內港北雨水泵站箱涵渠建造工程現有進度是否合乎預期;內港防洪牆工程的建造進度、日後與雨水泵站箱涵渠工程同步方案是否能如期落實;前筷子基至青洲沿岸防洪工程目前批標及建造進度;路環西側防洪(潮)排澇工程可行性研究具體負責公司及時間表?

二、疫情之下,一年一度的民防演習會否有相應調整,如作一定的人員分流、錯峰演習、儘量減少群聚、期間提供清潔防疫用品、甚至視乎情況延期等,使民防演習的群聚風險減至最低?

三、目前「中小企巨災財產保險」及「中小企巨災財產保險資助計劃」共接收和批核了多少個案,其投保額和資助額的批核又有多少,能否公佈相關具體數據?當局會否考慮日後增設與防疫相關的保險項目?

Read more

推進「都市更新」計劃首要更新法例 鄭安庭陳溥森巡視祐漢樓群實地了解

鄭安庭與陳溥森在祐漢樓群實地了解情況.JPG

【本報訊】澳門舊區老化問題嚴重,舊區居民一直期待政府推動整體的發展和重整,都更公司正委託第三方機構開展為期十個月「祐漢七幢樓群」調研工作,立法議員鄭安庭認為都市更新宜以片區式規劃佈局,除適當地放高樓宇高度,亦要考慮騰出空間增設休憩設施和服務設施等,以提升區內整體生活環境。市政諮詢委員會委員兼社會民生促進會會長陳溥森認為推進「都市更新」計劃首要更新法例,祐漢七幢樓群規劃研究調查,絕不能忽視法律上的調查研究。

鄭安庭及陳溥森一行昨日到祐漢區巡視,了解舊區民情。多位居住祐漢區的居民反映,居住的大廈樓宇結構及水電管道殘破,渠道老舊破裂,污水橫流,衛生環境惡劣,並長期飽受流鶯及治安等問題困擾,尤其近期因出入境新措施,大量外僱進駐區內,附近的環境衛生及治安狀況變得更差及複雜,希望政府關注。

鄭安庭表示,都市更新是舊區居民多年來的期盼,「祐漢七幢樓群」樓齡大,加上不少樓宇都屬於「三無」大廈,日久失修,環境相當惡劣,更陸續出現外墻剝落、內墻破裂、門窗鬆脫、塞渠漏水,電線老化殘損、消防設備失靈等問題,具一定安全隱患,加上住戶以長者居多,上落亦甚不便,然而若要求居民自資重建其樓宇存困難,且單幢樓宇重建無助改善區內環境,期望政府針對現時情況,以更好的政策和落實方向推動都市更新工作,宜以片區式規劃佈局,除適當地放高樓宇高度,亦要考慮騰出空間增設休憩設施和服務設施等,以提升區內整體生活環境。

陳溥森表示,「都市更新」計劃推進需要解決舊樓維修及拆卸重建兩個問題,而這兩方面都無法迴避有關的法律問題。現時城市總體規劃尚未出台,都市更新該如何規劃才能配合未來的城市總體規劃?同意舊樓拆卸重建的業權比例,究竟是沿用舊制還是設立新規,達多少比例才合理?又如整項計劃是以政府部門主辦,抑或授權都更公司力推?對重建大廈受影響的業主如何支付換樓補償或安置津貼,數額多少才合理?將來的銀行按揭和相關稅務又怎樣處理?等問題。

他認為推進「都市更新」計劃首要更新法例,指祐漢七幢樓群規劃研究調查,除了住宅形態、家庭結構、經濟收入等技術性數據的了解外,絕不能忽視法律上的調查研究,法律問題不清晰、不解決,市民就有疑慮,實務也難開展,強調先在法律層面上梳理好各種關係,令每一個環節有法可依,才可擺脫束縛輕鬆前進,否則制肘處處,導致最後議而不決一事無成。

推進「都市更新」計劃首要更新法例 鄭安庭陳溥森巡視祐漢樓群實地了解

Read more

工銀澳門成首批支援Huawei Pay銀行

【本報訊】為落實打造e-ICBC,推動智慧金融服務,助力澳門發展智慧城市,中國工商銀行(澳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工銀澳門」)和銀聯國際合作推出Huawei Pay信用卡產品,成為澳門首批支援Huawei Pay的發卡銀行,並於四月九日正式為澳門居民提供Huawei Pay澳門幣支付服務。

Huawei Pay是工銀澳門繼Android系統NFC支付和ios系統apple pay支付後,再次推出一種全新手機金融支付服務,Huawei Pay能夠提供輕鬆便捷的「即時」支付服務,並支援工銀澳門實體信用卡及虛擬信用卡,信用卡持卡人只要使用華為或榮耀手機,在」華為錢包」App中進行信用卡綁定,即可開通Huawei Pay服務,在澳門及全球所有支援「銀聯閃付」的商戶進行快速支付。使用Huawei Pay線下消費時,手機無需解鎖,只要在手機上驗證指紋即可快捷使用Huawei Pay默認銀行卡,手機螢幕上會同時出現提示,只需靠近支援「銀聯閃付」的pos機即可完成支付。而受理Huawei Pay支付的商戶,不僅不需要更換POS機,而且可以大幅提高收單效率,提升支付靈活性,吸引消費力高、信用良好、移動互聯網應用頻繁的客戶群體。另外,Huawei Pay在支付技術上使用現階段最頂尖的token技術,進一步保證客戶支付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為進一步配合Huawei Pay的推出,由四月十五日起,凡綁定並使用Huawei Pay的客戶,工銀澳門聯合銀聯國際及華為將提供尊貴禮遇,包括多重消費立減優惠、綁定贈送華為點數、消費特定金額獲現金回贈等。

Huawei Pay的推出,不僅是工銀澳門推動落實 e-ICBC 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本澳互聯網金融建設和支付創新發展的重要成果。未來,工銀澳門將繼續攜手銀聯國際構建完善的互聯網金融服務體系,開拓互聯網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空間,推動本澳金融服務水準和廣大市民的服務體驗向更高層次提升。

工銀澳門成首批支援Huawei Pay銀行

Read more

宋碧琪關注本澳物價及通脹

【本報訊】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國際實體經濟停滯不前,各國亦開始出現停止部分糧食出口,以致貨物供需緊張。澳門作為一個對外依賴強的地區,所有的生活物品都需由外地進口供應,尤其是大部分的生活必需品都是內地進口。物品的價格受外影響較大,特別近期在疫情下更為顯著,如豬肉的最高零售價格已升至九十五元一斤。在經濟不景氣之下,還要面對如此高的生活物價,居民可以講是苦不堪言。

當局自疫情爆發後,亦積極採取多項措施壓抑物價,如市政署積極協調南光和南粵兩間公司擴展活豬來貨貨源以穩定供應,並著力溝通兩間公司履行社會責任進行補貼以穩定豬肉來貨價格。消費者委員會及市政署更出動人力物力,加強市場價格調查並公佈透明化。然而,自由市場的零售價格仍然出現了高低不一,豬肉最高價和最低價每斤都有二十元之差。這使居民摸不著邊,更想不透,同樣是街市攤販,在免租免水電費之下,豬肉價格每斤都可以差距二十元,而要給付租金、水電費等經營成本的商舖超市,豬肉每斤價格都可以低過在街市免租免水電費的攤販價格十五元。

多年來,居民一直反映本澳微型的經濟體系,輸入性通脹一直高居不下,而在鮮活食品方面又存在壟斷專營及市場聯合定價,令本澳的物價更是節節上升,使居民一直無奈被逼捱貴價物,中小企的營商成本更不斷上漲。面對多年的高物價高通脹困局,特區政府有必要痛定思痛,從穩定民生保障的大局的出發,多舉並下,放開壟斷專營的入口,以拓展多渠道的貨源入口,使價格能得到競爭利民生發展。除此之外,亦需要完善法制,尤其是要爭取《反壟斷法》的立法落實,以加強力度打擊澳門市場內的聯合定價壟斷,釋放更大的紅利惠民生發展。

為此,議員宋碧琪提出以下質詢:

一、居民反映本澳市場不時存在聯合定價的情況,使物價高居不下,即使外部價格下調時,本澳的價格依然高企,如現時的燃油產品價格或鮮活食品價格,對此,特區政府將如何完善法制打強打擊有關情況呢?過去社會一直提出的《反壟斷法》立法訴求,當局又將如何落實呢?

二、在鮮活食品的入口供應,由於過去歷史的因素,一直由南光和南粵兩間中資企業負責,但隨著回歸後澳門社會的發展,兩間公司亦積極承擔起澳門新興產業的發展及基礎設施的運營,可以講發展得到轉型升級,而澳門與內地的合作的渠道亦不斷拓展,已不是回歸前的單一化,因應這些變化,特區政府是否可以積極研究鮮活食品入口澳門市場的開放,以讓澳門的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空間可以得到提升,讓居民可以享受更多價廉物美的鮮活產品呢?

三、針對現時澳門鮮活食品零售市場所出現的價格差異,尤其是在免租免水電經營成本的街市攤販出售的鮮活食品價格比一般要支付舖租、水電費的商舖出售價格還要高的情況,特區政府除了加強價格的調查及資訊透明化,還有何舉措去進一步加強監管,會否加快《公共街市及小販管理制度法》立法工作呢?對於一些惡意抬價的情況將如何加強打擊,以保障民生發展呢?

宋碧琪關注本澳物價及通脹

Read more

非高教復課難定“死線”研判疫情發展作安排

非高教復課難定“死線”研判疫情發展作安排

【本報訊】對於廣東省公佈復課安排,學生在四月二十七日起錯峰返校,其中高三及初三學生最先復課。教青局表示,明白到本澳例如是高三或高二的學生,整個學習課業等都較低年段的學生更緊張,教局會研判疫情發展安排復課,並會優先考慮高年段學生,有消息一定會儘早公佈。但教局強調很難就復課設定“死線”。

教青局教育研究暨資源廳廳長黃健武表示,不論非高等教育本學年能否復課,學校對學生的學年評核亦需要調整。他指出,學校不一定用總結性評核,方式可多元化,尤其當學生無法返學、無法安排大考時,校方應考慮學生停課前的成績,讓學生有最終的評核結果,成績單有完整紀錄,升讀下一個年級。

黃健武稱,學校在下一學年亦要因疫情調整教學時間和進度,例如若時間相對緊張,應集中講解必要內容。至於畢業禮和謝師宴等聚會能否在七至八月舉行,黃健武稱,要視乎疫情發展可否容許群集活動。

黃健武重申,研判是否復課需按疫情發展動態評估,教局很難就復課設定“死線”。他舉例,若教局在距離本學年結束的二至三個月內公佈預案,但這期間仍有大量輸入個案,有關預案也未必適用。

黃健武強調,教局有做過大量預案,假設並推演很多,因此不能設“死線”,只可與學校、教育團體充分溝通,按疫情發展公佈復課安排。

山頂醫院醫務主任羅奕龍重申,新冠肺炎疫情要看全球趨勢、鄰近地區和本澳實際情況才可判斷是否復課,因影響因素很多,政府會綜合評估為復課作考慮。

非高教全體會議建議學校本學年能讓學生全部升班.jpg

Read more

復課無期倡學生全升班 教青局學校達初步共識

復課無期倡學生全升班教青局學校達初步共識

非高教下學年調升六項津貼.JPG 復課的評核及升留級預案圖文包.jpg

【本報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澳非高等教育復課無期。教青局表示,在疫情影響下,現階段仍未有確實的復課日期。教局又建議學校本學年能讓學生全部升班,並初步取得共識。

非高等教育委員會昨日早上舉行本年(二零二零年)第一次會議,由委員會主席、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主持,議程包括報告在疫情影響下,非高等教育學校的復課預案。會後,教青局教育研究暨教育改革輔助處處長鄭錫杰表示,現階段仍未有確實的復課日期。復課預案則計劃在復課日起首週,先安排高中學生返學;第二週是初中學生;小學、幼兒和特殊教育將視乎疫情訂定具體復課日期,其中幼兒和特殊教育不排除本學年不回校上課。

鄭錫杰稱,教青局一直與衛生當局和學校研判復課日期,教局並建議學校本學年能讓學生全部升班。

教青局教育研究暨資源廳廳長黃健武下午在新冠肺炎記者會稱,在今早召開的非高等教育委員會會議上也有討論復課安排,並建議學校本學年能讓學生全部升班是其中一個預案。他稱,學校對於教局上有關建議初步共識一致認同,教局與學校至今溝通順利。

黃健武稱,教青局自疫情發展至今一直就不同情況推演不同預案,包括有機會在本學年復課或本學年未能復課等,教局一直按不同情況研判。

另外,黃健武表示,教局已向學校發出使用軟件網上教學的安全指引,他表示據了解,約有十四間學校曾使用一些教育軟件上課,可能有安全漏洞,教青局已提醒校方留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