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區政府施政報告提出深化公共行政革和完善法律制度,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表示,正全面收集、分析和總結公共部門資料,作為制定公共行政改革計劃的依據,並會在今年進行諮詢。張永春指,政府去年檢討官員問責制,現正研究領導主管人員紀律追究法律制度,希望今年有方案提交討論。他強調,涉及刑事必定追究,不會在事件發生後不了了之。
立法會昨日就行政法務領域施政方針進行辯論,列席會議的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引介施政方針時表示,今年是特區第五屆政府施政的第一年,行政法務施政重點主要包括公共行政改革、法律制度完善及市政服務便民利民。政府將分批重組公共部門架構,張永春稱,正全面收集、分析和總結公共部門資料,作為制定公共行政改革計劃的依據,在今年諮詢行政改革計劃。
張永春稱,政府將訂定統一的標準與原則,規範部門職能與架構的重組工作,首階段會將政府發言人辦公室併入新聞局;旅遊危機處理辦公室併入旅遊局;政府總部輔助部門與禮賓公關外事辦公室合併為政府總部事務局;經濟局與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澳門電貿公司合併為經濟及科技發展局;能源辦併入環保局、以及合併教青局與高教局。
張永春指出,政府去年檢討問責制,研究領導主管人員的退休制度和官員問責之間的關係,領導主管人員通則要有相對應的紀律追究法律制度,政府正做工夫,希望今年有方案提交討論。
張永春稱,領導主管人員通則清晰訂明領導主管人員的責任,若未達到要求可以不續期或停職,但社會有另外要求,即出現違法違紀等問題時問責,出現不協調問題,因領導主管人員通則規定了權利和責任要求,但沒有紀律程序的相關制度,所以領導主管人員通則規範的人員開展紀律程序時要行俗稱“黃書仔”,即公共行政人員制度,其中違紀的情況訂定和領導主管人員通則不協調,所以政府完善問責制時要整體研究。
張永春強調,政府針對刑事問責有司法機關,行政方面透過紀律程序等跟進,涉及刑事必定追究,不會在事件發生後不了了之,他舉例前貿促局領導的案件初級法院很快將開庭,前環保局領導的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前駐京辦領導的案件亦會進入司法程序。
張永春在回應諮詢制度問題時稱,按照現時指引(諮詢)時間較長,留意到有項目時間長,甚至“超期”,他認為政府制訂政策推出諮詢前應有思考,而非收集意見後又“唔知點行”,現時很多時出現這種情況,他相信未必是制度性問題,而是諮詢前期應有更好溝通研究,並強調諮詢組織改善和調整是公共行政改革其中重要組成部份,他舉例接手市政署工作後有體會,市政署分區諮詢委員會具相當代表性,可即時反映市政工作,未來要加強相關方面工作。
張永春又提到,大家若有留意公共行政改革諮詢委員會到期後沒續期,因為需要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