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澳門日報
中學教職員核酸檢測
首日順暢逾千人完成
【本報訊】中學教職員工昨日起接受核酸檢測。山頂醫院醫務主任羅奕龍表示,首日檢測工作順暢,平均每人需時約十分鐘完成檢測,預計全日完成檢測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二人。
羅奕龍稱,昨日早上九時至下午五時,有七百五十八名教職員工完成檢測,預計全日完成檢測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二人。首日檢測工作順暢,平均每人需時約十分鐘,呼籲教職員工按預約時間到場,避免增加人群聚集感染風險。他又表示,現時本澳一日可為約二千人檢測,未來亦會不斷增強檢測能力。
另外,衛生局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協調員梁亦好表示,前(二十六)日沒有新增需要接受醫學觀察人士,累計有四千零七十七人接受醫學觀察。
旅遊局執照及監察廳廳長陳露表示,目前仍有七十人在指定酒店接受醫學觀察,其中外地僱員十五人,本澳居民四十四人,外籍人士十一人。
治安警行動及通訊處處長馬超雄表示,前(二十六)日經各口岸總出入境有約一萬五千人次,較前一天減少一千一百人次,下降百份之七,其中澳門居民的出入境約為一萬四千人次。有二百二十四名來自疫情高發地區的旅客被送到綜藝館臨時醫學檢查中心,一名旅客不願受檢而選擇返回內地。
澳研設結算託管平台
推動債券市場發展
【本報訊】 特區政府正著力推動特色金融產業發展。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金管局將部署成立名為CSD的構建平台(中央證券託管系統),類似香港的CMU系統(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將來本澳的債券可在國際流通。
李偉農指出,金融業一直是澳門的支柱產業,但部份金融產品工具欠缺制度方面的配套,例如債券市場的最大問題是兩級市場託管管理尚未完善,現時只能靠本地知名銀行在兩級市場尋找流動機會,金管局已開始部署有關工作,未來希望在制度和稅務上可以做配套,完善兩級市場。他又稱,綠色金融覆蓋的股票、債券和資產信託等有關標的,包括碳排放、園林環保等方面,特區政府已派人到全球最大的債券市場盧森堡交流,並建立雙邊掛牌機制。
就外資企業投資開戶情況,李偉農表示,外資企業必須要符合 KYC(認識您的客戶)的相關規定,以及CDD (客戶盡職調查)等標準才能夠開戶,這並非只是澳門這樣做,是符合國際慣例。
他又提到,融資租賃方面有公司想進入澳門,但因欠缺土地,本澳資本成本相對較低,下一步要思考如何進入大灣區和橫琴。
對於經濟局將與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澳門電貿公司合併為經濟及科技發展局。李偉農表示,部門之間有密切溝通,希望銜接是無縫對接。他又稱,希望經濟局將科技變成產品和產業,並透過科技推動產業升級等,今年會完成職能重組工作。
李偉農在施政辯論中又提到,有關旅遊局轉到經財司的情況,兩司之間合作無間,今次會議提及的部份內容亦已與社文司溝通。
疫下千六民遭「炒魷」
逾百人被放無薪假
【本報訊】本澳最新居民失率為百份之二點九。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疫情至今,有近一千六百名本澳居民收到解僱信,一百三十多名僱員放無薪假。雖然就業形勢仍然大體穩定,但變化隱憂不能忽略,他呼籲社會對克服當前困難抱有信心。
李偉農在立法會上提到本澳就業情況,截至今年三月最新一期的總體失業率為百份之二點一,本地居民失業率為百份之二點九,就業不足率為百份之零點八,就業形勢仍然大體穩定,但變化隱憂不能忽略。
李偉農指出,一月二十二日至四月二十四日,有一千五百九十三名本澳居民收到解僱信,向勞工局申請三個月,每日最高一百五十元的失業津貼。同時,勞工局成功為七百六十九名失業人士轉職,主要涉及建築業、零售行業等。他又稱,勞工局共收到三家企業的一百三十七名僱員同意放無薪假。他強調,放無薪假需要僱主僱員雙方同意才可以達成,若果僱員是在不自願情況下被放無薪假,呼籲要找勞工局求助。
李偉農表示,對於受疫情影響的僱員,除了在經濟上有針對性支援外,更會加強有助配合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以及有助澳門居民增強就業與晉升機會的培訓工作,同時在就業配對和轉職安排上將加大力度。他又強調,打擊黑工、職業安全和不斷優化勞動法律法規的工作,不會因經濟環境變化而有所鬆懈,並會優化外僱退場機制。李偉農呼籲社會不能回避經濟下行帶來的壓力,但亦要對克服當前困難抱有信心。
豬肉販拆貨不開檔
市署加強巡查打擊
【本報訊】街市豬肉檔零售價之高叫升斗市民卻步。市政署表示,本澳活豬的批發價比香港低二至五成,但零售價卻不比香港便宜,批發和零售之間有一定差距,當中存在的所謂中間環節,是街市豬肉檔之間存在拆貨的情況,有街市豬肉檔長期拆貨不開檔,對市場造成很大影響,市政署會加強巡查,對有關違法行為已開立卷宗調查,處罰方式包括收回檔位。
市政署市政管委會主席戴祖義稱,每個街市均有數個肉檔長期拆貨不開檔,但情況不太嚴重,會陸續打擊有關行為,整頓街市秩序。政府會批准提高批發價以提升購買活豬的競爭力,保障活豬供應,並呼籲零售商在批發價提升、貨源增加的同時,不要將成本轉嫁予市民,在活豬分配上,將會向零售價較低、願意薄利多銷、和社會共渡時艱的零售商傾斜,因此政府將加大對街市及超市每日豬價走勢的巡查。
戴祖義昨日在電台時事節目上稱,希望增加食品價格透明度,以壓抑物價通脹。他指出,本澳九個街市中的豬肉零售價差距大,呼籲街市檔主檢視自身是否需要下調價格,與市民共渡時艱。

第二版 農曆庚子年四月初六日
社會工作委員會2020年度第一次全體會議
【本報訊】特區政府多年來推出不少措施扶助中小企業,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本澳中小企養活四成就業人口和九成行業,未來中小企應思考如何創新求變。他表示,今時今日已非產品經濟,講求體驗和價值,政府能做的工作只佔一半,另一半需要依靠行業創新求變。
李偉農談到青年創業時表示,年青人創業除了有熱誠外,關鍵是要有接受挫折和失敗的心理準備,很多青年人的心理準備不足。他表示,做生意並非一定成功,政府是支持大家更努力,而非依賴政府,所以支持過程中,不希望企業離政府太近,離市場太遠,真正令行業存續並非政府支持和教導,而是需要透過企業自身競爭成長。
李偉農稱,政策思路是扶助青年做好自身生涯規劃,而非只是職涯規劃,政府鼓勵青年創新創業,但年青人亦要認識創業風險,包括自身特質是否適合創業。他又稱,今年內會通過跨範疇協作,在校園開展職業素養、工匠精神、創新創業的輔導和認知等活動。
李偉農又稱,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已經與八個大灣區城市中的十三個孵化中心簽署十份合作協議,累計共有二百七十三個本澳團隊進駐,累計合共有四十五人次使用“專業顧問服務互換計劃”,更稱由“中葡青年創新創業交流計劃”推出至今,已有五十五位青創人士完成“交流計劃”,主要從事商貿服務、文創及科技等新興行業。
【本報訊】特區政府多年來想方設法解決本澳單一經濟結構問題,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今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清醒地看到澳門經濟結構較為單一,經濟多元發展進展不明顯的問題,政府的思路是改變產業結構,把過往以旅遊業為龍頭的垂直多元適度加入其它產業的橫向多元。
李偉農提出,金融業、會展業和中醫藥產業具條件多元發展。金融業目標是儘快形成活躍的二級債券市場;爭取開拓粵港澳大灣區的雙向理財業務;積極推動本地企業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的融資租賃項目。會展業將加大力度推行“以會帶展,以展帶客”策略,擴大對周邊行業的拉動效應;加強與大灣區城市特別是橫琴的合作,讓“一會兩展”模式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爭取更多國際知名展會落澳門,增強會展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中醫藥產業會在重視成本效益的前提下,加快產業化發展,重點開拓海內外市場。
李偉農強調,促進產業多元,特別是橫向多元,土地是最需要突破的制約因素,未來的努力方向是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以突破澳門空間狹小的制約。
李偉農重申,澳門要以橫琴突破中長期經濟適度多元空間制約,現時要先做好頂層工作。他認為不要帶偏見看待本澳與橫琴的深度合作,而是橫琴能提供甚麼支持,他表示,本澳長期發展受制約的是空間,包括居住空間、產業空間,與橫琴未來深度合作是爭取適用本澳商業活動及商業習慣,令本澳企業、就業、居住空間有更多條件,他稱橫琴“澳門新街坊”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稱要改變對橫琴的合作關係、重新定位發展空間。
李偉農又稱,今年先不注資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需視乎產業園發展是否符合特區政府施政的要求,並先定位、梳理產學研。他表示,產業園的重點實驗室有不少成果,但認為橫琴欠缺產業化,在產業化及研究後,本澳居民才有機會參與。
【本報訊】社會工作委員會2020年度第一次全體會議於2020年4月27日在澳門世界貿易中心蓮花廳舉行,由委員會代主席、社會工作局代局長韓衛主持。
韓衛介紹了社會工作局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支援措施,包括在疫情期間與社服界溝通,協作有關社服設施的運作安排和特別措施,對弱勢群體、市民心理和社區支援,以及相關宣傳教育等,並感謝社服機構和社會各界配合特區政府落實各項應對疫情的措施,持續為弱勢社群尤其長者和殘疾人士提供支援。
會上匯報了《社會工作者專業資格制度》的相關工作。韓衛介紹了《社會工作者專業資格制度》的發展歷程、宣傳及普法工作、構建專業資格認可及註冊一站式網上申請系統等。社會工作者專業委員會主席區志強則介紹了社專會的一系列工作,包括制定《專業資格認可準則》及《社會工作者倫理工作守則》,上述內容已刊登於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匯報專業資格認可情況以及面對的挑戰等。自法律於今年4月2日生效起至4月20日期間,共759人提交了專業資格認可申請,當中通過專業資格認可有355人。在通過社專會負責的專業資格認可程序後,可進入社工局負責的執業註冊審批程序。
會上,委員會審議了6個社會服務界別法人確認/續期申請,以及表決通過修訂《社會工作委員會內部運作細則》內容。韓衛感謝各委員支持和參與委員會的工作,期望各委員繼續積極就社會服務政策及工作建言獻策。
出席是次會議還有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梁詠嫻顧問、社會保障基金行政管理委員會容光耀主席、衛生局鄭成業副局長、教育暨青年局梁慧琪副局長、勞工事務局陳元童副局長、市政署高佩珊廳長、法務局戴冰廳長、檢察院卓倩芝處長、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吳小麗理事長、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梁偉峰副會長、澳門婦女聯合總會林婉妹理事長、澳門天主教美滿家庭協進會黃正為會長、澳門志願者總會白琪文會長、澳門社會工作人員協進會吳婉瑩理事長、澳門仁慈堂盧茜儀秘書長、同善堂李傑興值理、澳門明愛黎妙玲理事、鏡湖醫院慈善會林燕妮常務理事、澳門特別行政區紅十字會中央委員會黃麗嫦委員、李雪屏女士、林翠倩女士及張嘉敏女士。列席會議有社會工作局許華寶副局長、鄧潔芳廳長以及相關部門主管人員等。
【本報訊】本澳連續十九天沒有新增新冠肺炎個案,維持確診四十五宗。昨日再多一名患者治癒出院,累計至今有三十二名患者出院,仍住院十三人均屬輕症,情況穩定。應變協調中心表示,其中一名接近完成康復隔離的出院外僱患者出現「復陽」情況,需要延長康復期隔離,要直至連續兩次病毒核酸檢測是陰性為止,才會解除隔離。
山頂醫院醫務主任羅奕龍表示,昨日出院的康復者為第十三例確診二十歲本澳英國留學生。上月十六日由英國抵港,同月十七日經港珠澳大橋回澳,於口岸檢疫時發現發熱送往山頂醫院急診部,經鼻咽拭子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住院四十二天後出院,將繼續到路環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接受隔離觀察。
羅奕龍稱,目前仍有十三名患者住院治療,均屬輕症,情況穩定,其中八人分別在山頂醫院隔離病房、五人在路環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接受治療。二十人正接受康復期隔離,他們情況良好。
應變協調中心表示,本澳第十一位出院患者,即三十一歲菲律賓男外僱患者,他在十四天康復期隔離即將解除前,分別又在前日和昨日經鼻咽拭子病毒核酸檢測恢復陽性,被延長康復期隔離,要直至連續兩次病毒核酸檢測呈陰性為止。
對於有出院患者在康復隔離時復陽,羅奕龍表示,衛局根據國家衛健委診療方案制定出院標準,包括康復隔離須入住高規格病房,完全無機會接觸到社區。他又強調,相關患者在延長隔離時並需隔日接受一次核酸檢測,直至兩次結果呈陰性才會解除隔離。
羅奕龍稱,各地醫療機構均不會對復陽患者採取抗病毒治療,而本澳目前只有一名復陽出院患者,比例約佔整體患者中百份之二,數據屬合理範圍。

中小企應思考創新求變
不能單靠政府偏離市場


出院外僱隔離期「復陽」
需要延長觀察再檢測
二零二零年四月二十八日 星期二
【本報訊】本澳賭牌將於二零二二年重新競投,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政府會把握時間研究和跟進賭牌重新競投的相關工作,對於非博彩元素、博企社會責任、博企支持中小微企等意見,政府方向是聆聽社會意見,今年年底會開展公開諮詢,集思廣益。他強調,除了要做好制度,亦需更注重細節,以便調整彼此之間的權利、義務、以及可能出現的糾紛。
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昨日引介施政方針時表示,幸運博彩經營承批合同於 二零二二年六月到期,現時政府雖然未有重新競投賭牌的時間表,但會日以繼夜做好有關工作。他指出,二零二二年重新競投賭牌與二零零三年開放賭權是兩個不同層次,零三年時澳門沒有條件選擇,但現時具備更多條件、更大空間選擇博彩業“點行”,例如非博彩元素、如何帶動中小企,承擔社會責任。
李偉農稱,今年年底會開展公開諮詢工作,凝聚主流、兼顧少數,集思廣益,擬定博彩業法規,做好開標工作。他強調,除了要做好制度,亦需更注重細節,他稱“魔鬼藏於細節”,將來與博企之間的關係便是透過這些“細節”和規定,調整彼此之間的權利、義務、以及可能出現的糾紛。
博監局局長陳達夫在立法會上稱,面對周邊競爭,澳門博彩業發展的優勢是誠信、環境安全和配套都很好,當局會加強監管和立法等,不停鞏固相關方面的優勢。
至於非法博彩網站,陳達夫稱,當局亦做了很多工作,例如與內地網站聯絡,把非法博彩網站訊息下架等,亦曾嘗試與外地合作,但反應不太“熱烈”,當局會不斷嘗試。
社工專業資格制度
逾三百五人獲認可
產業適度橫向多元
改變經濟單一結構
加力推動債券市場
研賭牌競投博彩業法規 年底公開諮詢集思廣益
應變協調中心:再有一位確診病人康復出院
李偉農列席立法會辯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