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勝:擴客源計劃有助加快經濟復甦

【本報訊】特區政府因應疫情變化,採取分階段及針對不同對象,有序推動「百億抗疫援助經濟措施」的落實,繼澳門居民的本地遊計劃後,今日(九月一日)政府將推出「擴客源‧興經濟‧保就業」計劃,透過與騰訊、阿里巴巴及澳門航空等合作,向旅客提供機票、酒店及消費優惠,吸引旅客來澳消費,延長留澳時間及拉長消費鏈。澳門中華總商會副理事長黃國勝對此表示支持,認為計劃能夠帶動更多旅客前來澳門,有助加快澳門經濟復甦。

黃國勝指出,日前澳門統計局公佈,二零二零年第二季澳門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實質下跌百分之六十七點八,澳門二零二零年五至七月總體失業率為百分之二點七,本地居民失業率為百分之三點八。顯示目前本澳在疫情防控穩妥下,經濟境況嚴峻,失業率創新高,急需復甦提振經濟。雖然珠海及廣東省已分階段開放內地居民自由行簽注,但就近日相關數據顯示,訪澳旅客量未見大幅上升,相信是因為往澳門旅客需做核酸檢測和預約辦理簽注等因素影響訪澳意欲。黃國勝認為「擴客源‧興經濟‧保就業」計劃當有一定吸引力,必可推動更多旅客來澳旅遊,期望政府與內地相關部門充分協商,優化旅客申請簽注的行政過程,加快辦理簽注的時間。另外,為提高通關效率,建議政府做好「智慧旅行」的部署,利用電子媒體及科技推廣在機場、口岸、高鐵等地加強宣傳,幫助旅客在抵澳前,已可獲取相關信息,並做好轉換「健康碼」等事項。同時,更要適時地調整客源定位,使有關計劃能更惠及各區商號和不同行業,避免過於集中某一區域和部份行業。

黃國勝強調,政府應從本地遊計劃中吸取經驗,思考出創新、具持續性的旅遊發展項目,為不同定位的訪澳旅客帶來更多的選擇。同時,期望推出更多扶助政策,加大對企業數字化改造的支持力度,鼓勵中小商號開展線上線下互惠帶動,連帶政府推出的優惠措施吸引人流,擴大消費覆蓋面。他又呼籲業界在這提振市況的重要時刻,更要提供優質服務及合理價格,更要不斷優化營運模式,注入創新元素以保競爭力,積極挖掘商機,更好的迎接「疫」後經濟復甦的機遇。同時,社會各界亦應要繼續做好防疫工作,避免「熔斷機制」的出現。

黃國勝:擴客源計劃有助加快經濟復甦

Read more

陳德勝:水貨客猖獗品質安全堪憂

【本報訊】自七月內地放寬澳人持有效核酸檢測報告經粵口岸進入廣東省免除14天隔離的措施下,水貨客再度活躍於關閘一帶,即使海關及相關部門多次對水貨店採取掃蕩行動,仍然無阻水貨客帶貨出境問題。

政府一直高度關注外來食品質量檢測,著力對食品進出口進行風險評估和追蹤監察,澳門走水貨情況再度受到社會關注,城區發展促進會理事長陳德勝表示,水貨來源無從查證,品質安全堪憂。

水貨店以「水貨客」為工具,以每次小量攜帶,多次出入境的方式帶貨,在境外駐點交收而賺取金錢。水貨客報稱貨品以自用為主,避開繳付關稅。早期有往返澳珠人士提供食品送貨服,不論生、熟及冰鮮食物,都可安排交收。陳德勝表示,不明來歷的鮮活或冷凍食品均未經檢疫,存在非常嚴重的食安風險,一旦有人因進食未經檢疫或冷凍保鮮出現問題的食物而不適送院,根本無法堵截及追查來貨源頭,更甚如流出市場及食肆,爆發大規模食物中毒,後果不堪設想。他促請海關及相關部門認真及加強打擊水貨冷凍食品等違法行為,保障市民安全。

同時,陳德勝表示除了食品外,化妝品等亦成為水貨客的熱門貨,不少人大批攜帶出境,部分標榜賣正貨的水貨店將假貨混入真貨中發售,假貨防不勝防。即使海關人員接獲投訴及舉報,但情況仍然讓消費者感憂慮。

水貨活動對居民日常生活帶來滋擾,經常於公眾地方擺放貨物造成阻街。行人與水貨客爭路的情況經常發生,嚴重影響市民日常出及行街道衛生。陳德勝指,阻塞道路不僅對行人帶來不便,如不幸發生火警,貨物在大樓出入口及街道堆積更是無從逃生。水貨客為求帶貨對於市民的怨氣視若無睹,居民已經對水貨客的活動忍無可忍。

陳德勝認為,珠澳政府應加強溝通及合作,多管齊下,兩地聯手打擊走私等違法行為,加派巡查及把關人員,加大處罰力度,同時加強宣傳教育,提醒市民不要為少少利益鋌而走險,以身試法。

陳德勝:水貨客猖獗品質安全堪憂

Read more

醉酒男駕車回家_中途睡覺塞交通_被判緩刑及停牌

【本報訊】一名本澳男子醉酒駕車回家,中途“頂唔順”將車停在路中阻塞交通睡著,治安警接報到場將其叫醒拘捕,被判四個月徒刑緩刑一年及停牌一年。

涉案的男子姓蘇,三十歲,本澳居民。他上月二十七日深夜與友人宵夜飲酒,至翌日凌晨四時許醉酒駕私家車回家,行經雅廉訪大馬路附近不勝酒量,“頂唔住”將車停在路中便睡著。有人見狀報警求助,治安警到場發現該車引擎開著,遂敲打車窗叫醒涉案的蘇某,其被驗出體內酒精含量一點五四克。蘇某要求到醫院驗血反證,結果驗出酒精一點七七克,屬醉駕。被法院判四個月徒刑,緩刑一年;同時須停牌一年。

醉酒男駕車回家

中途睡覺塞交通

被判緩刑及停牌

Read more

鄧文基冀做好開學交通疏導工作

鄧文基冀做好開學交通疏導工作

【本報訊】現時九月開學在即,社會持續關注開學期間的交通狀況,對於政府針對開學提前進行巴士調整,街坊總會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鄧文基表示認同,又指出現時澳門不少道路工程正在進行,希望政府加強改道指引和宣傳工作,同時學生應提早出門避免因交通問題導致遲到的情況發生。

鄧文基表示,八月期間政府曾進行調整巴士班次引起社會誤會,近日政府提前公佈班次恢復正常,並公佈開課時的交通狀況,對此表示認同,認為政府有汲取教訓,行為有助改善官民之間的溝通,唯由於颱風「海高斯」關係,清理及恢復工作仍在進行,加上部份主幹道的工程仍未完成,政府必須持續關注情況,定期發佈道路資訊讓居民得悉交通狀況。

他特別指出提督馬路本就是交通要點,現時正進行工程且改道範圍廣,街坊適應需時,而巴士路線進行了調整,對於乘搭巴士回校的學生將會造成一定影響。

鄧文基希望政府在開學期間持續檢視澳門交通狀況,並透過「交通資訊站」手機軟件及媒體即時發佈道路最新資訊,亦可以藉街道中的LED瑩幕讓駕駛者得悉情況,錯開繁忙路段防止塞車,又呼籲學生提早出門,儘早回校避免遲到。

Read more

環境危機論壇代表訪永利澳門

【本報訊】“國際環境危機治理論壇及展覽(IECMF)”主辦單位代表粵澳工商聯會會長施家倫,副秘書長、縱橫文化有限公司項目總監張森華,以及澳門展貿協會會長林中賢、監事長岑惠妮、副理事長李約翰日前拜訪永利澳門,獲永利澳門有限公司副主席兼執行董事陳志玲、永利澳門永利皇宮社區及政府關係行政總監張詩敏及永利澳門永利皇宮研究及策略規劃行政總監倪孟正博士接待。

會面中,林中賢、岑惠妮詳細介紹IECMF籌備安排,陳志玲認同IECMF舉辦意義,認為疫情之下更顯環境危機合作治理的重要性,永利澳門樂意擔任活動支持單位並參與論壇,將會組織採購部門現場考察,支持環境危機資訊館建設等各項工作。雙方還就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會展業發展定位等議題作了深入交流。

施家倫表示,中國是全球抗擊疫情的國家典範。澳門也是其中的城市樣板。政府、社會、企業皆具有許多寶貴經驗值得總結、推廣和交流,疫情對各區域行業造成影響,各行各業正主動求變、謀求轉機。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可通過會展業聯合大灣區各城市共謀發展,打造全球環境危機治理的交流合作平台。是次IECMF涵蓋醫療器械、中西醫治療、環境治理等科技企業來澳參展,期望為澳門中醫藥產業發展和會展業復工復產注入動力。

林中賢分享了“大會展、大旅遊”概念,指出會展應服務和引導城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對不同行業產生拉動效應,並匯聚各領域專家學者交流,著重探討行業經濟發展定位,所產生的效益更是無法估計。而IECMF聯動公共環境衛生相關行業,有助開拓客源探掘潛在商機,對宣傳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作出更大貢獻。

陳志玲介紹了永利澳門面對風災和疫情應對經驗,表示構建安全健康社區是社會各界共同責任,當前是深入宣傳環境保護和預防意識的重要時機,並指出危機管理措施涉及綜合性的資訊發佈、管理應對安排,是次論壇有助加強業界跨界交流、互學互鑒。

關於發展澳門的會展經濟,陳志玲特別分享了如何讓整個城市的各行各業一起融入參與的想法。她認為,會展經濟是促進多元產業發展的重要助推器。澳門的高端旅遊基礎可提高會展效果,吸引龐大的參展者群體,為澳門社會帶來許多商機和消費力。同時,澳門的頂級酒店和高品質的服務更能吸引到參展商的領導人首選來到澳門,進行交流或私人的高層次會議,這讓澳門旅遊業佔據了比其他地方更突顯的地位。因此,我們可以憑藉這些優勢,吸引更多企業家來澳門投資,為澳門經濟的發展帶來正面影響,並且成為年輕人的榜樣和楷模。

陳志玲進一步認為,應鼓勵澳門居民積極投入會展業發展之中,讓澳門居民融入會展經濟,感受由此帶來的鼓舞和商機,並且把會展經濟的發展成果分享到整個澳門的各個社區和階層,將澳門真正打造為亞洲會展中心。

環境危機論壇代表訪永利澳門

Read more

珠澳警方破詐騙集團_練功券呃千萬現金碼_拘捕四男子起回贓物

珠澳警方破詐騙集團

練功券呃千萬現金碼

拘捕四男子起回贓物

【本報訊】珠澳警方揭發有詐騙集團,疑利用疫情期間部份賭廳暫停及限制兌換現金服務,網上發帖訛稱有意兌碼,一名本澳事主中招,被對方用近一萬張千元偽鈔“練功券”夾雜四十張真鈔,騙走一千零六十萬元現金籌碼。行動中警方拘捕四名男子,包括主腦及的士司機,其中兩人在內地就擒,起回全數贓物。

在本澳被捕兩人均為本澳居民,分別姓范,三十四歲,疑是主謀,無業;姓鍾,三十二歲,的士司機。涉相當巨額詐騙、犯罪集團送交檢察院處理。在珠海被捕的兩人為內地男子,均二十四歲,分別姓吳及姓陳。案中的男事主為一名二十多歲的本澳居民,無業。

案情指,由於疫情下有賭廳暫停兌換服務,男事主早前看到網上帖文,指有人想換現金籌碼,於是立即聯絡對方,經商議同意用一千零六十萬元現金碼,兌換一千萬港元現金,雙方相約上周五晚上約十時,在巴波沙大馬路一石梯暗處交收。涉案的吳某及陳某到步,將一袋現鈔交給男事主,當收到有關籌碼後即乘的士離開。此時,男事主點算才發現只有四十張一千元是真鈔,其餘九千九百多張全部是偽鈔“練功券”,隨即向附近的治安警報案。

司警接手調查,得悉吳、陳兩人得手後乘坐鍾某駕駛之的士到關閘口岸,將贓物交給鍾某後離澳潛逃。而鍾某其後乘坐主腦范某安排的七人車離開,該車駛至路氹工業村的偏僻位置泊車,將逾千萬元的贓物籌碼放在車上,鍾某再轉乘另一車離開。司警將事件通報珠海警方要求協助,經分析鎖定目標,翌(二十九)日,范某到該七人車取回贓物即被司警拘捕,稍後時間,鍾某亦在筷子基的住所被捕,行動中起回全部現金籌碼。鍾某承認受范某指示犯案,事成可獲三萬元報酬。范某否認犯案及拒絕合作。

同日,珠海警方在內地拘捕吳某及陳某,其承認犯案。兩地警方正進一步調查案件。

消息指,現時本澳部份賭廳管理現金籌碼較嚴謹,兌換現金要登記及限制金額,部份活躍賭廳人士便冒被騙風險,私下找人兌換將籌碼轉出套現。

Read more

澳博頒獎學金勉逆境自強

【本報訊】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澳博」)昨於新葡京宴會廳舉行第十六屆「澳博獎學金」頒獎典禮,向十名優秀的員工子女頒發獎學金,同時向二十七名尚在就讀的往屆得獎學生續發新學年的獎學金。澳博常務董事兼行政總監梁安琪、秘書長官樂怡大律師等出席,與家長一同見證得獎學生的喜悅,場面溫馨熱鬧。

「澳博獎學金」旨於獎勵優秀的員工子女升讀高等教育課程,致力為澳門培育人才。今年共有三十名學生申請「澳博獎學金」,經「澳博獎學金」評審委員會審核成績及進行面試後,選出了十名表現優異的學生頒發二零二零年度「澳博獎學金」,他們分別是梁凱晴、高偉盛、馮俊昇、蔣慧明、何俊傑、何宇傑、蔡慧儀、蔡依芩、何文政和梁詠妍,每人每年獲頒獎學金二萬澳門元,直至其修畢大學課程止。

昨天,澳博亦向二十七名尚在就讀的往屆(二零一九、二零一八、二零一七及二零一六年度)「澳博獎學金」得獎學生續發新學年的獎學金(每人二萬元),其中李雅秀和譚浩然在上學年度取得最佳成績,各獲頒「成績優異獎狀」及書簿金五千元,以資嘉許。

澳博董事局主席兼澳博獎學金評審委員會委員何超鳳透過短片為同學們送上祝福和鼓勵,她說:「疫情拉開了人際距離,卻拉不開人心距離。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既要進行網上學習,又要自我管理時間分配,殊不容易,但同學們都表現得很優秀,深受嘉許。父親何鴻燊博士生前十分重視人才培育,受惠者除了院校學生,還包括員工和員工子女,歷年來為無數人提供了一個讓他們飛躍的舞台。澳博傳承何博士育人的理念,積極投放資源於教育和文化工作,並致力推廣國情教育,期望能為社會培育有能力、有擔當的人才,讓『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她勉勵得獎同學說:「你們即將跳出原有的舒適圈,去開展人生另一個學習階段。作為新生代的大學生,你們必須清楚明確自己的目標,並積極履行社會義務。當前的逆境,只會激勵我們更加團結,更加珍惜和感恩。『君子求諸己』,希望同學們從自身做起,學會更多欣賞,更多包容,更多關懷,以積極和樂觀的態度去面對疫情,向社會釋放更多青春正能量。」

澳博董事兼澳博獎學金評審委員會主席蘇樹輝博士今年為同學題了「逆境自強」四個字,他透過視頻致詞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環球經濟、民生,以及我們的日常生活也置於逆境中。『逆境是磨練人的最高學府』,面對困難危機,最大的考驗莫過於自律及自強的決心。同學們必須有面對逆境的勇氣,要在逆境中磨練出堅強的意志及不屈的毅力,學會知難而進,學會關愛分享,為社會發揮團結的力量,在困難中尋求機遇和突破,在逆境中逆流而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直激勵著我們中華兒女奮勇向前,永不止息。希望同學們能夠在逆境中變得更強大,以『自強不息』作為終身座右銘,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將來為澳門和國家作出應有的貢獻。」

澳博常務董事兼行政總監、澳博員工福利諮詢委員會主席梁安琪亦為同學送上勉勵,她說:「澳博貫徹何鴻燊博士『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理念,為員工子女設立的獎學金計劃,為澳門人才培養作貢獻,傳承澳博『愛國愛澳、回饋社會』精神。澳門今天的繁榮穩定,除了祖國的支持,還有賴澳門各界及市民的努力,這些努力的成果都是來之不易。隨著科技、訊息發達及社會的多元發展,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和人生觀也受到干擾和衝擊,同學們要堅定信念,日後如何發展,如何回饋父母以至社會,記著要有『傳承、感恩』的心。」

梁凱晴代表本屆的得獎同學致謝詞,她說:「澳博作為本土企業,一直致力培養本地人才以配合社會發展,在教育方面投放資源,並鼓勵同學們繼續努力,將來為澳門出一分力。我謹代表所有得獎同學向澳博致以萬分謝意,亦要感謝一直悉心栽培我們、陪伴我們的家長。突如其來的疫情令我們脫離固有的生活軌道,但也令我們學懂自我檢視,堅定信念,自強不息,同時也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去認清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更加確定自己所選的方向,學懂對自己負責任。」

「澳博獎學金」計劃於二零零五年成立,旨於獎勵優秀的員工子女升讀高等教育課程,為社會培育人才。申請者須為澳博或直屬澳娛的員工子女,並為第一年入讀大學的學生。獎學金名額每年十名,每名學生每年獲頒發「澳博獎學金」二萬元,直至其修畢所報讀之高等教育課程止(課程年期以五年為限)。評審委員會根據得獎學生的成績,逐年決定是否繼續向其發放新學年的獎學金。「澳博獎學金」頒獎典禮至今已舉辦第十六屆,其中一百一十人已畢業,當中部分投身社會工作,亦有同學繼續進修。

澳博除了為員工子女設立獎學金,也為澳門院校提供獎學金;同時,澳博全費贊助員工於中西創新學院進修,又積極推動「回歸教育」,鼓勵員工重返校園,多年來不少員工在創新中學取得認可的高中學歷。澳博於二零一四年在江西省井岡山設立「澳博‧井岡山愛國主義教育培訓基地」,並連續多年組織員工團隊赴井岡山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培訓,取得良好成效。澳博支持中西創新學院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屬下研究院由二零一八年起在澳門開辦「中國近代史、國情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培訓課程,澳博員工是首批接受培訓的企業員工。

澳博頒獎學金勉逆境自強

Read more

減塑

本澳實施膠袋徵費至今已有九個月,環保局認為相關措施成效理想,巡查不同零售場所,亦未發現需要處罰的個案。換言之,商戶相當配合政府環保工作,沒有任意向顧客提供免費膠袋。但重要的是,市民有否減少使用膠袋,比例又是多少,實際數據有待環局統計。早前有十多間不同規模的企業和商戶,捐出膠袋收費的款項,用於支持環保或社會公益的工作,金額約四十三萬元。意即在九個月內,市民最少已使用四十三萬個膠袋。

減廢減塑,不可能一吓子從有到無,政策以外還需要時間來改變市民的生活習慣。除了膠袋徵費外,環保局計劃明年起禁止入口發泡膠盒,循序漸進解決一次性塑膠產品對環境造成影響的問題。其實,耐熱膠盒面世後,市面已很少使用發泡膠盒,尤其食肆。不過盛載食物的一次性膠盒使用變得更普遍,更是有增無減。外買一樣食物,買碗麵又話要分湯,買個飯又要飯餸分開,一個套餐分分鐘要用上兩三個膠盒,使用率十分高。

除食店外,超市部份食品如水果、冷凍肉類,同樣會使用到透明膠盒或發泡膠盒,一件件包裝好。而市民到超市購買食用品愈趨普遍,去一次超市可能已帶走幾個塑膠包裝,現代人要做到減塑,往往事與願違。正如上述,環保工作需逐步推進,採取限制措施外,也要持續宣傳推廣。現時不少一次性塑膠產品,雖然都可重複使用,但日積月累,到最後還是要棄掉。在未有方法取代塑膠產品前,減廢的同時,分類回收同樣重要。

山草

Read more

民建聯冀為三歲幼兒上學設彈性機制

民建聯冀為三歲幼兒上學設彈性機制

【本報訊】政府日前公佈幼兒需滿三周歲方可回校上課,約一千多名幼稚園幼兒班學童受到影響,不少家長感到焦慮。民眾建澳聯盟婦幼事務委員會副主任許結玲建議當局綜合評估措施受影響程度,考慮增設彈性機制,並進一步向受影響家庭作出支援,減低措施對家長及學童造成的影響。

許結玲表示,措施公佈後該會即時收到不少家長求助,表示早前因認為可正常上學,未為幼童預留托兒學位,加上九月自由行恢復,料遊客增多,公司業務將逐漸回復,故需返回工作崗位,憂慮幼童照顧問題;亦有部分家長質疑當局以三周歲作為劃分的條件,認為九月一日與十二月三十一日之間出生的幼童僅僅差距數個月,心智及行為舉止差異不大,無須差別對待;有家長則憂慮影響幼童學習進度,感到不知所措。

許結玲認為,當局以幼童健康為主要考慮因素制定錯峰開學計劃無可厚非,然而相關政策公佈過於倉促,令家長感到無所適從。雖然各地衛生組織都有建議指三周歲以下幼童不適宜長時間配戴口罩,但期望當局考慮以彈性處理方式,對個別有困難的家庭,例如協助家長保留現有的友善措施。她表示,子女與父母是血肉至親,子女健康定必也是父母關注的重要事項,故此,在防疫措施穩妥的情況下,可考慮讓家長在清楚明白相關風險的前提下,自行選擇讓三周歲以下幼童上學,或半晝上學。

許結玲稱,倘當局決定維持相關措施,期望在分流復課期間能為家長和學校在幼稚園幼兒班課程上作出更多指引,包括如何將早入學和遲入學的幼兒,在學習及融入群體生活的進度方面拉近,並建議為暫時未能入學的幼兒提供在家教育資源和指引,減輕家長憂慮。她補充,倘將來再有上課措施的安排或調整,當局應及早公佈,讓家長作好規劃及安排。

Read more

新學年體育課防疫指引_容許進行一米距離活動

【本報訊】本澳多所學校今日開學。教青局教育廳廳長黃嘉祺表示,開學後的課程教學均會遵守衛生局防疫指引,其中體育課因應新學年更新部份防疫指引,學校容許開展例如羽毛球、乒乓球及體操等有一米距離的活動,亦適宜除下口罩,只要保持一定社交距離即可;而籃球及足球等運動,以及音樂課因學生需吹奏樂器,無法佩戴口罩,亦暫不開展。

黃嘉祺又稱,教局與學校及政府不同部門溝通聯繫,期望確保新學年順利開學,他提醒學校開學前做好防疫工作,包括清潔校園、檢視測溫設備等。他相信透過錯峰上課,開學後學校運作將會逐漸順暢,目前學校反映防疫後備物資充足。

黃嘉祺表示,在七月時已和各學校不斷溝過,包括做開學演習、檢查防疫物資是否齊全等;亦已和交通事務局及治安警察局溝通過,交局會安排好巴士交通、維持正常的交通秩序等。

關於滿三歲幼兒方可回校上課,教青局和社工局協調受資助托兒所友善措施,支援原計劃入讀幼稚園但幼兒未滿三歲的家庭。黃嘉祺表示,目前教局兩條查詢熱線,至今共收到二十六名學童的家長查詢,其中十七人已確認獲安排使用有關的服務,七人仍待補交資料,兩人仍在考慮是否需要有關的措施。

另外,本澳連續六十六天沒有新增新冠肺炎病例,連續一百五十五天沒有本地感染病例。旅遊局表示,至今仍在酒店接受醫學觀察有一千一百一十七人,分別是二十九名外僱,四百八十三名澳門居民和六百零五名旅客。治安警表示,前(三十)日本澳總出入境有二十二萬六千人次,較前一天(二十九日)減少三萬七千人次。

新學年體育課防疫指引 容許進行一米距離活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