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署去年收近五百個案疫下保「飯碗」令貪腐增
【本報訊】去年廉政公署共接獲四百七十九宗投訴及舉報,連同反貪局及行政申訴局均有介入,或由司法機關主動立案交廉署偵查的個案合計有四百九十一宗。廉署表示,過去一年為保就業而引發的貪腐案件有所增加。廉署受理多宗通過行賄、受賄,爭取聘用、要求續約或職務晉升的私營領域案件,主要發生在博彩、保安及建築等私人企業。涉案者包括本地人員、內地僱員,以及東南亞部份國家的外僱。
廉政公署昨日公佈二零二零年度工作報告,在接獲的四百九十一宗個案中,送反貪局跟進的有一百零五宗,送行政申訴局有二百八十二宗。因事實不清、資訊嚴重不足,不具立案條件而直接歸檔的有一百宗,四宗因明顯屬其它機關職權而轉介相關部門。廉署指出,過去一年接收的匿名投訴或舉報的比例較過往少,僅佔總體投訴舉報的三成四,較二零一九年的百份之五十四點六下降超過兩成。而實名投訴舉報增至近六成,這反映廉署相關宣傳工作初見成效,市民具名投訴舉報的意識正逐漸增強。
在反貪工作方面,廉署指出,對於近年較為突出的各類社團或機構詐騙政府資助的案件,繼續予以嚴厲打擊。廉政公署認為,各公共部門及各類公共基金必須切實推動公帑資助的防貪機制建設,透過事前審查、事中監督和事後監察等多層次、多方位建設長效動態的防貪機制,盡力保障公帑被合理運用。另一方面,在疫情的影響下,為保就業而引發的貪腐案件與過往相比有所增加,對此,廉政公署將密切關注公私營領域的廉潔情況,並且會有據必查。
行政申訴方面,廉署去年完成“關於七十四個被宣告臨時性租賃批給失效之土地審批卷宗之調查報告”,以及“關於工商業發展基金向非凡航空(澳門)有限公司發放借貸援助的調查報告”,當中為堵塞公共資產的審批及監督漏洞,除了對完善基金援助使用的監察機制提出建議,亦特別就公共資產管理事宜與各基金會舉行會議解釋說明。
廉署表示,面對疫情來襲,廉政公署去年年務實地按照工作計劃,有序落實反貪、行政申訴以及宣傳教育的各項工作。報告已提交行政長官賀一誠。報告還收錄了部份反貪及行政申訴個案的案件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