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導街渠治標不治本_政府從基建解決水患_兩泵站明年招標動工

疏導街渠治標不治本

政府從基建解決水患

兩泵站明年招標動工

【本報訊】低窪地區常因暴雨引致水浸,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表示,本澳渠網嚴重老化,雖然近年部份渠道施工擴容,但整體承載力不足,難以應付長時間的強降雨,導致水浸。持續疏導街渠是治標不治本,政府下定決心從城市基建開展整治工程。

張永春昨日受訪時表示,內港北雨水泵站在本月一日的持續暴雨中起到相當作用,緩解區內水浸情況,有助降低水浸高度,加快去水速度等,經評估認為是治水的可行方案。張永春稱,知悉工務部門已落實內港南、林茂北灣興建泵站,爭取今年內完成相關規劃,明年招標開展工程。

張永春指出,持續疏導街渠是治標不治本,應從城市基建方面想辦法,並下定決心開展相關整治工程,他希望市民能忍受未來工程時帶來的不便。他又表示,將針對非法排污制定相關行政法規,提升相應處罰及加快程序,並加強相關宣傳。

另外,市政諮詢委員會昨日舉行平常大會,多名委員關注水患、水浸等問題,期望特區政府積極協調各個部門,共同優化本澳排水系統,落實渠網升級,分階段整治水患。市政諮詢委員會副主席鍾國榮表示,長久以來的水浸問題由不同原因形成,渠道老舊、胡亂接駁渠網、食肆非法排污等,難以單靠市政署的力量解決,建議特區政府積極協調各個部門,共同優化排水系統,落實渠網升級,分階段整治水患。

委員梁鴻細亦指出,水浸另一因素是建築工程的泥沙及食肆油污令管道淤塞,建議應修改《公共地方總規章》,加大罰則及提高相關部門的執罰權,如遇屢勸或屢罰不改的單位,應協調工務及環保部門勒令其停工整改。

委員林宇滔則表示,與颱風、風暴潮等可提前預測不同,暴雨僅能提前數小時預警。為此建議應將黑色暴雨警告納入民防機制,以利民防系統調動資源,並用各區廣播系統向受浸區域作警示。

爭取內港南和林茂北灣泵站明年招標

Read more

預報能力再受到質疑_氣象局續優化降影響

【本報訊】氣象局昨日早上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但已有不少學生正值上學途中,有家長質疑氣象局預報天氣能力。氣象局表示,十分關注暴雨為市民出行帶來的不便,將持續優化工作致力將影響程度降低。當局預測至明日天氣仍不穩定,有大驟雨及雷暴,呼籲市民留意氣象局發出的天氣信息。

氣象局昨早上七時五十分發出紅色暴雨警告後,中學教育上午停課,小、幼及特殊教育全日停課。有家長反映,紅雨未發出前,雨勢已很大,陪同子女上學途中已被大雨淋濕,十分狠狽,質疑氣象局預報天氣的能力,希望當局能準確地提前發出暴雨警告,以便為停課作安排。也有家長指出,理解暴雨難準確預測,如果學校在惡劣天氣下能酌情處理學生上學問題,影響不大。

氣象局在發出黃色及紅色暴雨警告信號期間,直至早上九時二十分,累積雨量澳門區錄得最高約八十毫米,氹仔區最高約三十五毫米,路環區最高約三十九毫米。氣象局表示,十分關注暴雨為市民出行帶來的不便,當局根據預測資料於二十日發佈了特別推送消息,提醒市民留意周二至周四天氣不穩定。因應昨日早上天氣變化,局方於上午六時二十分特別發出了提示信息,提醒本澳未來兩小時將有雷雨區影響,並可能出現大驟雨;及後於七時十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並於七時五十分改發紅色暴雨警告。

氣象局稱,氣象預測、預報工作同社會民生經濟息息相關,按現今氣象科技手段,要準確預測未來六十分鐘大雨出現的地點、時間及雨量,難度相當大,加上澳門面積相對細小,亦增加了預報難度。然而,氣象局仍將會不斷檢討及持續優化本身的工作,提升氣象預測、預報能力,同時感謝市民對氣象局工作的理解,並加強與公眾的溝通。

氣象局預料這道低壓槽未來兩天仍持續影響本澳天氣,今日至週四天氣仍不穩定,有大驟雨及雷暴,呼籲市民留意氣象局發出的天氣信息。

預報能力再受到質疑 氣象局續優化降影響

Read more

搵嚟搞

暴雨不單會造成本澳低窪地區水浸,還會引發返學與否的爭議。惡劣天氣下,如颱風、暴雨,甚至酷熱和寒冷氣溫,都有一套停課標準,當中以暴雨的爭議較大,科學數據與實況觀感往往存在誤差,結果出現一幕幕落湯雞的畫面。為了在暴雨天更科學和更標準下停課決定,氣象局採用黃、紅、黑的新三級暴雨警告信號,教青局則根據暴雨警告來決定停課,現時停課要求最起碼達到紅雨級別,即澳門廣泛地區未來或過去一小時達到五十毫米降雨量,且預料雨勢持續!

有科學標準,停課措施執行起來不會拖泥帶水,思前想後,就好似昨日一場紅雨,氣象局發出警告後,教青局隨即宣佈停課,跟足指引,不過,其時已有不少學生正在返學途中,只好來來回回又折返,相當狠狽。事實上,當紅雨警告發出後不久,雨勢感覺已變小。不論新舊暴雨警告,總讓人質疑欠精準。從科學去了解,或許短時間和小範圍的天氣變化,正如氣象部門所言較難預測,真喺要雨落出先知道有多大。

天氣預測準確與否是科學層面問題,大家還是較關心要唔要返學,滂沱大雨下該唔該返學。然而,宣佈停課講求的是時機,如果暴雨難測,卻以此作為依據,實在搵嚟搞!颱風停課爭議一向較少,也正好說明當中的問題所在。在颱風和暴雨停課指引中,大家可以發現設有時間條件,當中關鍵是早上六時半至九時,而暴雨常常短暫地在這返學時段出現,如學校能稍稍調整一吓上課時間,相信已可解決很多問題。

山草

Read more

停課需要按法律規定_教局指不能主觀判斷

【本報訊】紅色暴雨警告下宣佈停課,教青局表示,發放停課信息必須按現有法律規定去做,不能主觀判斷是否停課。在一般情況下,黃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期間,學校會因應實際情況酌情處理遲到或缺勤。

氣象局昨日早上七時五十分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後,中學教育上午停課,小、幼及特殊教育全日停課。教青局非高等教育廳廳長黃嘉祺表示,暴雨小組清晨已與氣象局密切溝通,當收到氣象局通知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時,已即時按機制迅速通知傳媒和政府部門發放停課信息,並提醒學校保持校園開放。他指出,在一般情況下,黃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期間,學校會因應實際情況酌情處理遲到或缺勤。教局早上亦收到家長查詢停課情況並已跟進。

黃嘉祺強調,發放停課信息必須按現有法律規定去做,不能主觀判斷是否停課,教局需要因應氣象局專業判斷發放信息,強調已按機制即時向外發出停課信息。而按暴雨停課的批示規定,學校應取消或延期測驗、考試和課外活動。

停課需要按法律規定 教局指不能主觀判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