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 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本報訊】國務院發佈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標誌?橫琴開發進入粵澳全面合作、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階段。特區政府表示,建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是豐富澳門“一國兩制”實踐的重大創舉,是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舉措。

在新的形勢下,要建設好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體制機制創新是最關鍵、最核心所在。只有把體制機制創新放在突出位置,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充分利用澳門單獨關稅區、國際自由貿易港地位以及對外聯繫網絡等條件,結合橫琴的空間和資源優勢,最大程度釋放政策潛力,才能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彰顯“兩制”優勢的高水平開放區。

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首要的任務是加快組建深合區開發管理和執行機構,建章立制,明確職責分工,從組織機構上落實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體制機制。

其次,在遵循國家憲法和澳門基本法的前提下,逐步構建民商事規則銜接澳門、接軌國際的制度體系。結合實際,認真研究分析澳門和內地民商事制度規則體系的長處,取長補短,形成更加有利於產業發展、更加有利於構建現代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制度規則,為深合區長遠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以更加開放的思維推動政策創新。“分線管理”、跨境金融監管、人才政策以及民生等領域的政策創新,涉及方方面面,必須分清輕重緩急,有所聚焦;同時,深合區的建設沒有現成的樣板可參考,因此也必須要有創新思維,敢於改革,敢於突破,唯此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兩制”的優勢,最大程度釋放政策潛力。

“一國兩制”是澳門的最大優勢,建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就是將這個最大優勢充分發揮,讓澳門特區在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過程中實現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Read more

旅局推廣下月大賽車 親子坊活動今起報名

【本報訊】旅遊局配合推廣下月舉行的第六十八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及深化“旅遊+”跨界融合,澳門大賽車博物館將於十一月周末日舉辦共十六場名為《小車手大製作》的親子工作坊。由今日起,公眾可透過網上報名參加。名額有限,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是一個標誌性的盛事活動,旅遊局舉辦周邊活動加強“旅遊+體育”品牌協同效應,帶動大賽車文化的傳播和傳承,營造賽車盛事氛圍。

《小車手大製作》的工作坊將於十一月的每個周末日(11月6、7、13、14、20、21、27、28日)在澳門大賽車博物館內的地庫層舉行,每個活動日有兩場(上午十時三十分及下午三時三十分)。以粵語進行的工作坊每場可供十組家庭參與,每組為兩人,歡迎四至十四歲的兒童及其家長報名參加。參加者須自行購買澳門大賽車博物館門票入場,工作坊費用全免。

工作坊的內容包括製作黏土回力車、手繪汽車袋、汽車造型手工皂、彩繪電動賽車、汽車拼豆、水霧珠汽車、汽車馬賽克膠片畫和玉米粒汽車等小手工,讓大人小孩盡情發揮創意,增加親子互動的機會。

有興趣報名的人士可在澳門大賽車博物館官方網站先購買門票,之後透過網址選擇心儀的工作坊,並填上參加者姓名、聯絡電話、購買博物館入場門票確認編號及電郵等相關資料。入場門票的確認編號將顯示在訂票成功後的頁面,亦會透過電子郵件發送予購票者;而成功報名工作坊的人士將會收到電郵確認。工作坊的網上報名日期將於每個活動日前兩周開放。

Read more

今日復課天氣轉涼 購冬季校服現人龍

【本報訊】本澳疫情趨穩定,非高等教育學校今日起全面復課。由於天氣轉涼,不少家長匆忙為子女購買冬季校服,連日來有關店舖大排長龍。有家長反映校服經常缺貨,多次排隊仍未能買齊。有提供校服的百貨店稱,疫情下為免家長排隊和減省人手成本,本月起已增設網上平台,並通知學校可提供網上預訂校服的服務。

中小幼學校今日起恢復面授課堂,天氣轉涼,加上校服開始換季,不少家長急忙為子女購買冬季校服,即使未換季,學校也通知家長,可視乎天氣穿上適合的校服上課。有提供校服的百貨公司昨日大排長龍,家長帶著子女選購大小合適的校服,高峰時有近一百人排隊。

有家長表示,本澳校服生意幾乎獨市,很多時候出現缺貨,排隊多次仍未能買齊所需的校服。也有家長稱,雖然學校未正式換季,但近日天氣較涼快,擔心子女上課時著涼,所以提前購買,奈何只能到同一店舖排隊購買。

其中一家有提供校服的百貨店表示,由於停課了一段時間,不少家長忽略購買冬季校服的需要,在教青局宣佈恢課後,加上天氣轉涼,在急需購買冬季校服之下,導致今年排隊情況嚴重,店舖已延長服務時間四小時協助家長購買校服。

對於有家長反映,雖然店舖設有網上平台可買校服,但預訂需要兩至七天,未能即時取貨,因此帶小朋友到場排隊希望能買齊校服。百貨店稱,雖然網上平台有折扣並可送貨,但開通十八天只有數張訂單,直至近日訂單突然爆滿,部份校服例如中碼出現缺貨情況,一星期內可補貨滿足需求。

復課前,加上疫情穩定,不少家長趁周六日帶子女到公園遊玩。有家長表示,疫情期間,子女都在家溫習功課,較少外出,所以復課前帶他門外出輕鬆一?。

對於市面出現排隊買冬季校服人龍。教青局表示,暫時未收到家長求助或投訴,但鼓勵供應商逐步使用網上預訂的方式,為家長提供更理想和便利的購物環境,分流到場買校服的情況。亦鼓勵學校提早與家長溝通,彈性處理校服換季問題,據了解,現時學校為保持校服質量及價錢合理性,普遍選擇不同的校服供應商。

Read more

教職人員大學生回校 須示疫苗或核檢證明

【本報訊】除非高等教育學校復課外,高等院校亦同步恢復面授教學。但根據防疫指引,所有教職員、高等院校學生等進入校園,均須出示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的證明,或出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七天內結果為陰性的證明。

今日起復課,各校須嚴格執行教青局及衛生部門的各項防疫指引,例如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及出示澳門健康碼。復課前,各校要徹底清潔和消毒校園。根據衛生局發出的《關於工作人員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及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指引》,以及教青局於九十月三十日向高等院校和非高等教育學校發出的通知,自十月二十五日起,高等院校及非高等教育學校所有教職員、高等院校學生等進入校園,均須出示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的證明,或出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七天內結果為陰性的證明。而私立持續教育機構及私立補充教學輔助中心亦應於同日執行上述指引,並恢復持續進修發展計劃各項課程。

為配合防疫,有大學生前往核檢站做核酸檢測,認為措施為大家安全,但暫時不會接種疫苗,稍後按身體情況再作決定。昨日,綜藝館和工人球場核檢站人流不算多,有核檢人士稱,因公司要求需要每七天核檢一次。

根據數據顯示,現時各高等院校及非高等教育學校教職員及學生已接種疫苗的人數不斷增加,非高等教育已接種至少一劑或以上疫苗的教職員及學生人數已逾二萬二千人,其中教職員接種率接近八成,十二歲以上學生接種率約四成;高等院校已接種至少一劑或以上疫苗的教職員及學生人數已逾三萬三千人,其中教職員接種率接近八成,學生接種率為六成多。

Read more

開壞個頭

澳門疫情經一輪防控後已平靜下來,社會陸續恢復正常運作,學校亦等到復課的一日,學生可以回復正常上課學習,家長高興。然而,整體疫情持續,各行各業尚未回到從前般活躍,北風一吹,蕭條之感更強,要捱的日子看來還很長。事實上,本澳疫情趨緩解後,又到內地爆出新一波疫情,北京、內蒙及河北相繼出現自駕遊群組確診個案,得採取封控核檢。以現時世界各地的新冠疫情發展而論,只要一放寬限制,隨時有機會反彈!

粵澳雖已放寬通關限制,由於疫情反覆,內地、澳門或兩者之間管控措施一日未除,對於澳門整體旅遊業仍有較大影響。現時大家不敢輕舉妄動,話鬆就鬆,都在觀察其它國家或地區的疫情發展,尤其在接種新冠疫苗後的變化,惟到目前這方面出來的數據都難以作為參考,即使接種率高的國家,疫情依舊上上落落,防控也得時鬆時緊。當然,這並不代表疫苗無用,正如當局指出疫苗可減低出現重症和死亡的機會,的確有數據支持。

新冠疫苗接種屬自願性,但政府得強加一些條件來「鼓勵」接種,顯然民眾對政府一直強調疫苗好處多於壞處是無動於衷,原因離不開世界各地最初急忙推出疫苗,當中出現連串安全問題所帶來的負面效果,可謂開壞?個頭。最弊的是疫苗推出至今已一段長時間,疫情仍揮之不去,人們接種的動力只會更低。現時追求高接種率,究竟是從防疫角度出發,抑或更多的從經濟因素去考量?相信大家心裡有數。

山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