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公積金報告建議最快二六年強制實施
【本報訊】社會保障基金昨日發佈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審視報告,建議視乎本澳經濟復甦情況,最快於二零二六年或二零二八年正式實施強制央積金。報告又建議強制央積金應按目前制度的基本標準作平穩過渡,實施強制央積金時,央積金共同計劃維持由本地僱員參與,但中止供款,以及僱主供款享有免稅優惠的措施則取消。
報告指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本澳經濟和各行各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認為應謹慎考慮推動強制央積金的進程,視乎經濟復甦調整推出安排。報告建議政府先設立三年觀察期 (二零二一至二零二三年) ,期間可繼續推動僱主加入非強制央積金,並基於國際貨幣組織(IMF)對澳門經濟的預測,設立五年或七年推行期的兩個準備方案,預料最快於二零二六年實施強制央積金,若經濟恢復未如理想,則延至二零二八年實施。
報告認為,強制央積金應按目前制度的基本標準作平穩過渡,避免產生不確定因素。因此建議實施強制央積金時,央積金共同計劃維持由本地僱員參與,投放分配、供款比率、供款計算基礎、供款計算基礎上下限、權益歸屬及銜接均維持;但中止供款,以及僱主供款享有免稅優惠的措施則取消。
至於央積金個人計劃供款,報告亦建議維持現行供款的上下限金額,下限維持每月五百元,上限維持供款計算基礎上限的百份之十(目前為每月三千三百元)。
審視報告又指,非強制央積金分配制度自二零一零年至二零二零年底政府撥款累計逾二百八十六億澳門元,帳戶擁有人最高可獲分配撥款及收益合共八萬六千九百一十澳門元,為構建制度打下基礎。
社保基金行政管委會主席容光耀稱,非強制央積金自二零一八年起實施,三年多來共有二百六十四名僱主加入,約二萬四千僱員參與央積金共同計劃,另約有七萬五千名居民自願設立央積金個人計劃,反映居民對自身退休保障十分關注,制度總體運作順暢,取得一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