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半月減重25磅不是夢(1) -甯教授“日行千層梯”快速減肥計畫

一個半月減重25磅不是夢(1)

甯教授“日行千層梯”快速減肥計畫

導讀:對肥胖者而言,減肥運動是一項只有開始而沒有結束的持久戰。上文說到現代運動科學的研究證實爬樓梯是一種高效減肥運動。我非常好奇,如果我堅持一個半月連續每天爬1000級石梯後會發生什麼變化呢?真的能夠快速高效減肥嗎?帶著這個問題,我決定親自做一回白老鼠,進行一個“日行千層梯”的減肥計畫的實驗,結果出乎意料:在45天的時間裡成功減重25磅,約11.36公斤。

下面就是我連續一個半月裡每天爬樓梯減肥時發生的故事。

一、好漢坡上偶遇英國友人

9月12日,星期天,這是我開始在澳門路環山上遠足的第四天。

下午兩點,天氣晴朗,氣溫高達攝氏33°,路環山上熱浪撲面,我一個人邁著沉重的腳步,氣喘吁吁地一級一級攀登著路環山上好漢坡282級石梯,豆大的汗珠像滴水一樣不斷跌落在滾燙的石梯上。

爬了一會兒,我不由自主地停了下來,大口大口地喘著氣,像似窒息的感覺。此時我忽然聽見好漢坡上傳下來的聲音:“Prof. Ning, is that you? (甯教授,是你嗎?)”, 我抬頭仰望,只見一名身穿運動服,頭戴太陽帽的外國人正在朝我招手,我愣了一下,“這是誰呢?我好像不認識他哦”,我在心裡暗自問道,感到有點尷尬。

我努力回憶了一下,才忽然想起來他是一名我相識了多年的老朋友、英國高爾夫職業教練Keith,我連忙回應道:“Hi,long time no see, how are you?(你好呀,好長時間了沒見你了,一切可好?)” 一陣寒暄後,我氣也喘定了,我們開始聊了起來。

Keith年約50來歲,曾經是一名出色的英國職業高爾夫球手,退役後轉為了職業教練,是第一批在深圳觀瀾湖教球的外籍教練,轉展香港後,最後定居在澳門,現在是澳門一間專為在澳門的外國人做房地產仲介的公司的老闆。

Keith身材魁梧,體格健壯,我上次見他已經是半年前的事情了。他告訴我,他這半年來,因為疫情關係,他一直都到澳門路環山這裡鍛煉身體,主要是爬山和慢跑。

這次見面,之所以差一點沒把他認出,主要是他比之前消瘦了許多。他告訴我,他的體重已經從半年前的102公斤減到了目前的85公斤,從他現在的體型看到他體重的確降了下來,他跟我介紹他減肥的方法就是控制飲食加上每天爬山鍛煉身體。

二、爬山也能減肥?

多年前,我曾讀到當時已經50多歲的流行歌星麥當娜(Madonna)健身的報導,談到她在阿根廷的世界巡迴演出時如何爬上她下榻酒店的樓梯健身的消息。或許在那個時候,這種爬樓梯健身的方式是她用來彌補時間的匱乏沒有機會進行適當鍛煉的一種補救健身方式。像麥當娜在巡演時選擇樓梯馬拉松,讓我們意識到:放棄像電梯這樣的小奢侈品可以幫助我們隨時隨地免費進行高效的減脂運動。

在過去十多年裡,麥當娜的爬樓梯健身的效果已被許多的國內外的科學研究所證實。國外的研究表明,爬樓梯比慢跑每分鐘燃燒更多的卡路里。一個 54 公斤重的人上樓 30 分鐘消耗 220 卡路里,而在 30 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中僅燃燒 190 卡路里。

爬樓梯是一種有科學依據的減肥方法,一項發表在韓國雜誌上的研究運動醫學博士,對爬樓梯的減肥益處進行了詳盡的討論。事實上,以更高的速度做這件事會讓你呼吸更重,這意味著它會讓你的心臟泵血更厲害,就像任何其他有氧運動一樣,從而讓你燃燒更多的卡路里。

隨著人們對減肥機理深入研究得知,在身體素質允許情況下選擇高強度間歇性運動更有利於能量消耗,達到較好的減脂效果。高強度間歇性運動即在短時間內進行爆發式、快速、全力的訓練,使身體增加對氧氣需求且製造缺氧狀態,導致身體在恢復期間需要更多氧氣,製造出一種運動後燃脂效應,簡稱EPOC,其持續減脂的效果可以持續長達24小時。

加拿大和英國的研究人員也發現,爬樓梯堪比高強度間歇性運動,其強度是快走和舉重的兩倍。實驗證明減肥者選擇高強度間歇性運動可以有效降低體重、腰臀比、BMI、體脂含量,可以達到預期減肥效果。

此外,爬樓梯比走路時更快達到“峰值運動”,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人在爬樓梯時都會氣喘吁吁。更不用說,這就是爬樓梯可以促進心臟健康的原因。此外,所有的出汗和血液迴圈都可以使您的皮膚煥發光彩。在這種形式的鍛煉中使用腿部和足部肌肉可以增強臀部肌肉並使下半身更強壯。

三、我為何下定決心減肥?

最主要是自己的體重急劇飆升:自從新冠疫情在2020年初爆發以來,我平時習慣了的運動環境發生了比較大的改變,我的運動量大幅減少,其結果就導致了我的體重急劇飆升,在三個月前的8月12日稱重時發現自己的體重竟然飆升到了101.3kg,也就是223磅,BMI升至了32.70%,讓我正式進入了肥胖人的行列。

對於自己在一年半的時間裡體重急劇增長了近15公斤(33磅),我著實被嚇了一大跳,並開始憂慮自己的健康問題,讓我感到真的要做點什麼了,不然身體可能真的不行了,減肥和努力恢復正常的體型成為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

其次是我現在有了許多屬於自己的時間來鍛煉身體。

隨著我的兩個兒子8月11日離開澳門開啟他們的大學生活,我實施了11年的“願望軌跡”計畫順利地落下了帷幕,在我之前每天帶領他們在高爾夫球場訓練時僅有的跟著他們一起步行的運動也戛然而止,這讓我瞬間失去了運動的機會,因此我有必要去找到一種新的鍛煉方式填補出現的空白。

從今年8月初開始,澳門的疫情出現了多次反復,為了避免人群聚集,政府關閉了絕大部分的公共體育設施,絕大部分居民只能暫時放棄了原來去這些地方鍛煉身體的習慣,相關的體育活動可以說是陷入了停頓的狀態。

但是,即便在疫情陰霾籠罩的情況下,有一個好去處在多輪的疫情下仍然保持開放,這就是澳門路環步行徑。

澳門路環步行徑坐落在澳門路環島的疊石塘山(也稱路環山)的第一條林徑,始於1984年,1986年全線完成,位於在路環海拔100公尺高的山頭,全長8,100公尺。步行徑沿途青蔥林木,風景優美,唯有深入其境,方能體驗個中運動的樂趣。人們可沿天梯朝拜媽祖聖像,爬好漢坡登上澳門最高的疊石塘山,或在瞭望台涼亭裡欣賞一望無際的伶仃洋和白浪逐黑沙灘的美景。

在過去兩年的疫情期間,來這裡遠足運動的市民與日俱增。我也因為久聞路環山上空氣新鮮,環境宜人,在夫人的多番推薦下,在兩個月前的9月4日,第一次跟隨她的同事勞先生夫婦到了澳門路環路環山上的步行徑開始了遠足步行運動。

勞先生夫婦也是五十歲,心寬體胖,他們在疫情初期就已經開始在週末假日時候過來遠足散步,算起來也已經有近兩年的時間了,變得輕車熟路,可以說是我和夫人遠足的領路人。

說來我自己也感到奇怪,開始遠足的一個星期後,我竟然也慢慢喜歡上了在路環山上的遠足運動,可能是與大自然的那種親密接觸讓我有了其樂融融的感覺。在此後的時間了,我上山運動的頻率就越來越密集,同時也開始自己一個人上山,獨享運動,非常愜意。隨著體能狀態的提升,我一個月後就已不再滿足于圍繞著路環步行徑那種在平地上休閒式的遠足運動了。

於是,我來到了好漢坡腳下,面對這高50米,有282級石梯的巨型斜坡,感覺這應該是一個挑戰自己的好地方。也就在我剛剛開始嘗試去征服這個好漢坡的時候,遇到了英國朋友Keith,有了之前的一番對話。

所以我才發現,原來減肥成功真的是可以成功的,而且不需要每天進健身房打卡,不需要每天跑步,也不需要嚴格的計算熱量節食,只靠爬山步行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減肥效果。

第一部分完,待續。。。

Read more

滅活疫苗適用年齡 下調至三歲今預約

【本報訊】本澳今日起下調新冠滅活疫苗的接種年齡,新冠病毒應變協調中心宣佈,新型冠狀病毒的滅活疫苗適用人群,由年滿十二歲下調至年滿三歲,家長或其他監護人即日起可為相關人士預約接種。

應變協調中心指出,行政長官根據《防疫接種制度》規定,核准新的《澳門特別行政區防疫接種特別計劃》,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適用於年滿三歲且未滿六十歲人士,以及健康狀況良好及暴露風險較高的六十歲或以上人士;而信使核糖核酸疫苗則繼續適用於年滿十二歲人士。

應變協調中心又表示,有關批示今日生效,家長或其他監護人可由即日起開始可為相關人士預約接種,同時亦提醒未滿十八歲人士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須取得其家長或其他監護人同意。

Read more

本地男爛賭兼失業 設搵工騙局呃兩人 涉二千元輸光被捕

【本報訊】一名爛賭本澳男子失業兩年走投無路,訛稱認識某賭場主管,“有路數”介紹任職賭場司機,騙取兩人二千元“介紹費”。治安警透過“天眼”破案,拘捕該名男子。

被捕的男子姓林,四十八歲,本澳居民;涉詐騙送交檢察院處理。案中兩名男事主為本澳居民。

案情指,涉案的林某二零一九年因工作關係認識其中一名事主,同年林某離職後一直失業至今。林某走投無路兼賭癮起,於是“出蠱惑”,上月向事主訛稱認識本澳某賭場部門主管,“有路數”可介紹任職賭場司機,每人需支付二千元的“介紹費”。事主信以為真,即通知其朋友一同準備交履歷表等文件,兩人同月底相約在沙梨頭與林某見面,交付文件及二千澳門元。林某稱尾數二千元待入職後才繳付,之後各自離開。

林某最終失去聯絡。治安警接報透過“天眼”鎖定目標,日前在三盞燈某單位拘捕林某,起回事主的履歷表及文件。其承認犯案,但已輸光二千元騙款。

Read more

六旬婦與內地男假婚 申請定居被揭發就逮

【本報訊】一名本澳老婦疑與內地男子假結婚,並用紙寫好“丈夫”的身份及背景資料,以防警方上門調查時答對。最終申請“丈夫”來澳定居時被當局發現,治安警調查該名老婦,正追查具體收取利益及在逃“丈夫”的下落。

被捕的本澳老婦姓梁,六十四歲,任職清潔工;涉“假結婚”送交檢察院處理。

案情指,治安警早前接獲身份證明局轉介,指涉案的梁女懷疑假結婚,經調查鎖定目標,日前在梁女的本澳住所將其拘捕,其否認犯案,但又稱於二零一七年與內地“丈夫”在內地結婚,但之後無一同生活。警員在該單位內起出一份財產協議書,以及寫有“丈夫”背景、身份資料等的紙張。盤問下,梁女供稱有關紙張是以防警方上門調查“丈夫”情況時答問,而簽署財產協助書是防止“丈夫”婚後分割她的財產。警方正進一步調查案件。

Read more

危險品監管法律制度 獲立法會一般性通過

【本報訊】《危險品監管法律制度》法案獲立法會一般性表決通過。保安司司長黃少澤表示,法案旨在訂定監管危險品和預防危險品在持有、製造、銷售、運輸、儲存和使用時可能發生嚴重意外事故的一般法律制度,不影響現行規範各類危險品的專有法律法規的繼續適用。

黃少澤在引介法案時稱,隨著本澳社會快速發展,各行各業使用的危險品種類日趨繁多,對社區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為解決現時部份危險品沒有專有統一規範監管的問題,以更有效保障人身及財產的安全,經諮詢業界和公眾的意見,以及參考中國內地和其它國家或地區的相關法律制度,特區政府制定了《危險品監管法律制度》法案。

有必要指出的是,在制定本法案過程中,考慮到其立法意圖僅針對那些會引起嚴重意外事故的危險品,故法案曾經定名為《預防嚴重意外事故的危險品監管法律制度》,藉此排除適用範圍過於廣泛,以免令人誤會是規管所有的危險品。然而,經行政會討論,有委員認為法案名稱應該簡單易記,立法意圖不一定在法律名稱呈現出來,只要法案標的表達清楚即可。為此,沿用法案於公開諮詢時的原有名稱《危險品監管法律制度》。

Read more

內地女一人分演多角 扮名店職員賭場公關 代訂貨騙六客四百萬 司警拘接收贓款丈夫

【本報訊】一名內地女子涉分別稱是本澳免稅店職員,賭場公關及名店職員,以“優惠價”訂貨,騙取六名內地客約四百四十五萬元人民幣的貨款,其丈夫涉協助接收騙款。司警接報調查拘捕涉案丈夫,追緝在逃妻子的下落。

被捕的丈夫姓楊,三十六歲,內地人,酒店經理。涉相當巨額詐騙、清洗黑錢送交檢察院處理。案中六名事主均為內地人。

案情指,今年七月司警接獲第一名事主報案,指去年十月上網認識一名鄧姓女子(涉案楊某的妻子),對方其後訛稱為本澳某免稅店職員,可用“員工優惠價”七五折,購買手錶、手機、手袋及護膚品,事主信以為真,去年十一月至今年三月,以轉帳方式共購買一百萬元人民幣的貨品。鄧女當時訛稱可十日內交貨,但最終只交了其中五十萬元的貨物,尾數拖延下,她再遊說事主買其它“新貨”。事主竟然再信,再多付二百六十三萬元人民幣貨款,鄧女最終失聯。司警調查發現,丈夫楊某有份接收近百萬元的騙款。

司警調查期間,再陸續接獲其餘五名事主報案,均稱被鄧女詐騙。第二名事主今年五月在珠海認識楊某,之後介紹妻子鄧女與其認識,有人訛稱在“澳門名店”工作,事主支付九十萬元人民幣訂六隻名錶及一個手袋,結果來澳到該店取貨時才發現被騙,鄧女根本不是該店職員。第三名事主早前工作期間認識鄧女,對方訛稱是賭場公關,可協助兌換外幣及用賭場積分換手機,事主當時要求換十二萬三千多港元,結果只收到九萬元。事主其後被遊說買六十五部手機及兩隻名錶,轉帳支付多三十萬元,其中十五萬元轉帳給楊某,結果又只收到部份貨物。合共損失二十三萬元人民幣。

其餘三名事主被鄧女以“優惠價”詐騙四個手袋錢,被騙合共十七萬元人幣。

司警經調查鎖定目標,本月十九日,楊某經關閘入境將其拘捕,其拒絕合作,聲稱對妻子鄧女情況不知情。警方正追緝在逃鄧女及騙款的下落。

Read more

澳娛綜合與衛生局合辦「齊接種・守護澳門」

澳娛綜合與衛生局合辦齊接種・守護澳門

全澳首場市民外展疫苗接種活動

【本報訊】澳娛綜合度假股份有限公司(「澳娛綜合」)一直響應澳門特區政府防疫指引,自今年六月以來積極推廣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計劃,全力支持澳門特區政府實現群體免疫目標。為繼續積極配合政府對新冠疫苗接種的呼籲,澳娛綜合將與衛生局合辦「齊接種 · 守護澳門」活動,於本月25日至27日一連三天,在新葡京酒店宴會廳舉行全澳首場面向市民的外展疫苗接種專場,為符合資格人士提供疫苗接種服務。新葡京酒店位處澳門交通樞紐,冀是次外展疫苗接種專場便利居民大眾前往接種疫苗,提升群體疫苗接種率,合力共建免疫屏障。

為進一步吸引更多巿民大眾參與接種,澳娛綜合更推出豐富大抽獎,凡於上述活動成功接種的人士均可參加大抽獎,有機會獲得數碼電子產品及豐富禮品,合共超過100份。同時,於活動成功接種疫苗的人士均可獲得澳娛綜合專屬紀念品,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Read more

銀娛邀請同善堂醫護人員暨家屬觀賞大賽車 藉年度體育盛事答謝醫護並增社區交流

銀娛邀請同善堂醫護人員暨家屬觀賞大賽車

 藉年度體育盛事答謝醫護並增社區交流

【本報訊】 銀河娛樂集團(下稱「銀 娛」)全力支持多項國際體育盛事及體育活動,助力本澳體育事業的發展。「第 68 屆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於過去的周未圓滿舉行,其中「銀河娛樂澳門東望洋大賽」由 銀娛冠名贊助;同時為推動與體育活動相關的社區交流,銀娛向同善堂旗下診所的醫 護人員家庭送贈賽事門劵,並特意安排相關家庭參觀澳門大賽車博物館,藉此感謝相 關醫護人員對本澳疫情防控工作所作出的貢獻,亦期望能透過多元體驗,讓他們投入 體育盛事的熾熱氛圍。 銀娛秉承「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理念,多年來積極支持體育盛事,亦致力連結社 區上的不同群體,宣揚大眾體育的精神。於「第 68 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舉行期 間,同善堂的醫護家庭在銀娛的悉心安排下,到賽事現場觀看包括「銀河娛樂澳門東 望洋大賽」等一系列精彩賽事,家長及小朋友看見賽車風馳電掣地於賽道上飆馳,均 表現雀躍,紛紛拍照留念。較早前,在銀娛義工隊的陪伴下,相關醫護家庭亦參觀澳 門大賽車博物館,觀賞各類賽車的陳列展品、參與互動遊戲及導賞體驗,多角度認識 本澳賽車運動的悠久歷史;並參與由旅遊局舉辦的「小車手大製作」親子工作坊,學 習利用黏土製作其專屬的回力車,以充滿趣味的方式感受澳門特有的大賽車文化。 有參與活動的家長林女士表示:「感謝銀娛組織是次的系列活動,讓我們能夠近距離 親身感受賽車運動的刺激,孩子相當興奮!透過此系列活動,我們更深入認識了澳門 獨特的賽車文化及歷史,亦讓平日忙於工作的我,能夠享受與孩子一起的親子時光, 增進感情。」 銀娛一直積極配合澳門特區政府體育發展的施政方針,協助促進本澳「體育+旅遊」 的跨界融合,至今已連續 18 年冠名贊助「銀河娛樂澳門國際馬拉松」;先後 14 年贊 助「世界女排大獎賽」及「國際排聯世界女子排球聯賽」;並作為「WTT 澳門國際乒 乓球賽 2020」的賽事呈獻合作夥伴,支持賽事於去年首次落戶澳門。未來,銀娛將繼 續積極關注及推動本地體育發展,豐富本澳體育旅遊的體驗,亦助力宣揚大眾體育的 理念。

在銀娛義工隊的陪伴下,一眾親子家庭觀賞賽車的陳列展品。
「第 68 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期間,銀娛董事程裕昇先生(右四)、銀娛 公共關係高級副總裁林志成先生(左四)與一眾車手合照留念。
Read more

首三季罪案增兩成四 電腦犯罪升幅較明顯

【本報訊】保安司公佈今年首三季罪案數字,據資料顯示,一至九月,本澳警方共開刑事專案調查案件八千八百零二宗,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千七百一十宗,上升兩成四。保安司長辦公室表示,網上詐騙案件近年增長較快,特別是網戀及“殺豬盤”詐騙犯罪,電腦犯罪今年首九個月同比上升超過兩倍,其中以“盜用信用卡資料進行網上消費”案件的升幅最為明顯。

保安司長辦公室稱,罪案上升原因可能包括遊客數量的相對增多,疫情以來經濟恢復情況,公眾使用網絡交友、購物的時間與頻率增加以及警方與鄰近地區加強警務合作搗破多個跨境犯罪集團等因素。其中增幅最為明顯的仍是網絡相關犯罪。此外,與非法兌換貨幣活動相關的部份犯罪也有所上升。

同時,利用互聯網實施的詐騙案件近年也增長較快,特別是網戀及“殺豬盤”詐騙犯罪,首三季同比分別上升五成及一成九。電腦犯罪由去年十月至今年上半年期間大幅上升,今年首九個月同比上升百份之二百七十九點六,其中以“盜用信用卡資料進行網上消費”案件的升幅最為明顯。

罪案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上升近兩成,其中“綁架”、“殺人”及“嚴重傷人”等涉及嚴重暴力犯罪的案件,則繼續保持零案發或低案發率。“侵犯人身罪”同比上升近一成七;俗稱“非法禁錮”的案件比去年同期略升近百份之七;俗稱“高利貸”的案件比去年同期微升百份之五點三;“詐騙”則同比上升超過四成七;“強姦”案件數量有所上升,超過半數案件發生於酒店房間內,且七成案件中被害人是酒醉後遭到侵犯,警方對“強姦”案件高度重視,已加強娛樂場及周邊地區的巡查和相關的宣傳教育。

為遏止水客相關產業鏈,今年一至九月,澳門海關聯同治安警察局、巿政署及衛生局等部門於本澳共開展了超過三十次打擊水客行動,查獲違法個案近一百六十宗,保安當局鼓勵市民積極舉報。

目前本澳的疫情在各方努力下暫時可控,保安範疇將繼續全力配合特區政府“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疫政策。與此同時,密切留意及分析各類犯罪的變化趨勢,加強與其它部門及周邊地區的合作,適時調整警力部署,採取有效措施預防及打擊各類違法行為。

Read more

健康碼記錄行程 按場所風險細分

【本報訊】設有行程記錄功能的澳門健康碼手機應用程式,推出至今已有三萬人下載註冊使用。衛生局表示,為增加精準度,會在大型場所內按風險細分記錄,例如山頂醫院各建築物設有場所碼,若有確診者曾到過醫院其中一層,可很快鎖定同場人士,盡快實施防疫措施。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技術員梁愛心稱,行程記錄功能會分階段推行,風險較高的場所會儘早實施,越多場所對流行病學調查更加有利,現時行程記錄是自願性質,若疫情有所轉變,市民出入特定場所時,可能會被要求使用行程記錄。

梁愛心又稱,為增加精準度,會在大型場所內按風險細分記錄,例如山頂醫院各建築物設有場所碼,就診區域再會細分,若有確診者曾到過醫院其中一層,可很快鎖定同一時段在同一區域人士,盡快實施防疫措施。

衛生局組織暨電腦廳廳長梁基雄表示,衛局推出的澳門健康碼手機應用程式設有健康申報、行程記錄、風險檢查功能,使用者可自行選擇比對功能,檢視是否與確診者有共同軌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