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屋一直是本澳社會重大問題之一,特區政府多年來都找不到特別有效的解決良方,有的只是為市民製造過眼雲煙的幻想,讓人一直住在憧憬裡,盼望終有一日可以「上樓」。迫出來的「萬九」公屋算是叫做解決了部份人的住屋問題,但除著社會發展,人口愈來愈多,多種因素下令到私樓價格和租金穩升不跌,加上公屋有限,分配制度不善,使住屋成了長期問題,當中青年對住屋訴求,近幾年來更為突出,惟政府多番提出的房策對此都是輕輕帶過,說了便算。
民間團體不時對住屋問題進行調查,近日就有一項調查顯示,本澳絕大部份青年都認為現時本地樓價高到不合理,置業最大難關就是首期難儲。當然,這個不是本澳獨有的問題,如何儲錢?各有各法。調查又發現“難上樓”是青年的主要核心壓力。車都未上就有壓力,可見買樓是不少人一生的夢想。然而,就算畀得起首期,如此高樓價,月供都相當吃力,可能要節衣縮食,仲要擔心失業搵唔到食,到這個時候就知咩叫生活壓力!
年青人有能力自然傾向私樓市場,公屋還是次選,如今的公屋更屬選無可選,情非得已。對於青年置業問題,不知政府有否深入研究過,能說的只是整體房策要包含的其中一點,所以從來都是“有名無實”,沒有真正推出過青年住房。現屆政府決心建“夾屋”,規劃提到未來五年會陸續啟動興建約七千個至一萬個相關單位。調查發現青年對此有正面諗法,不過,“夾屋”是否青年杯茶?又能否成為青年杯茶?要等夾屋法出台始知!
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