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墮「買平樓」騙局偷母逾十二萬被呃清

少女墮「買平樓」騙局偷母逾十二萬被呃清

【本報訊】一名十五歲本澳女學生疑墮網上交友騙局,對方訛稱可用十萬元人民幣,平售內地某單位。女學生圖替家人買樓賺錢,結果偷走母親放在住所的逾十二萬五千元轉帳給騙徒。母親其後發現女兒受騙,報警求助,司警正調查案件,暫未有人被捕。

案中的女事主十五歲,本澳居民。今年三月,女事主透過交友軟件認識一名女網友,兩人一直有聯絡,女網友見取得女事主的信任,開始行騙。至本月九日,女網友要求女事主轉用另一通訊軟件“QQ”聯絡,其後訛稱她在內地“有好多層樓”,見與女事主相熟,可以平價出售,其中一幢位於江蘇省的物業,售價只需十萬元人民幣。女事主心想買樓後轉售,日後可替家人賺錢,立即答允。她其後趁家中無人,取走母親放在屋內的十一萬澳門元及一萬五千港元現金,到高士德某店舖,充值到手機的帳戶再網上轉帳。女網友收款後便“拉黑”與女事主的聯系。

至本月十六日晚上九時,女事主的母親發現該筆現金失竊,向女兒查詢才知悉事件,懷疑女兒受騙,同日晚上十時許到司警局報案,報稱損失折合逾十二萬五千澳門元。

Read more

難辭其咎

沒有最狠心,只有更狠心。近日,本澳揭發一宗可憐天下父母心的棄嬰案,一名剛由娘胎誕下的男嬰,卻被狠心的母親嫌棄,將他放在紙皮箱內,棄於街上垃圾桶旁,十月懷胎,就此不顧而別。幸上天有好生之德,男嬰的哭聲驚動到上址工作的清潔人員,查看之下,嚇然發現紙箱內有一名仍連有臍帶的男嬰,經送院治理後,目前沒有生命危險。小嬰孩命不該絕,未有與垃圾一併被帶往焚化,更因此將作為人母的女子所作惡行揭露,真是天意!

案情雷同電視情節,可悲的是現實真有其事。沒有最荒謬,只有更荒謬。涉案女子棄嬰理由,竟然是怕離離合合過多次的男友知道她珠胎暗結後會不高興,索性要「仔」唔要「囝」。本身無業的她,育有一名八歲女兒,也因為害怕無力照顧男嬰,而下這個有違倫常的忍心決定。據她供稱,去年初與男友再次復合。以此推算,男嬰若非出自該男友,懷孕時也應在她身邊。擔心男友不悅,何解仍一直懷著胎兒,要讓這樣的結果發生。

筆者並非鼓勵墮胎,既然無想過要生,就該作出更好的選擇,不應害了下一代。除非連自己懷了孕也懵然不知,到知道時已無法回頭。否則,錯上加錯。而至少是第二胎的她,很難讓人信服。當然,每個人都有她的故事,筆者也不想妄下斷論,案件會由法官去審。值得思考的是,即使有想不通的事,總會有解決辦法,與身邊親友及可信的人商量,總好過獨自承擔壓力。始終是一條生命。要是嬰孩有什麼不測,作為母親實難辭其咎。

山草

Read more

關公赴會—單刀直入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與他人溝通時,都喜歡「繞圈子」,少有直言直語告知對方真正目的,因此對方若感到不耐煩時也會說「關公赴會—單刀直入」,希望說話直截了當,不要再「繞圈子」了。

其實「關公赴會」是中國著名的故事,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關羽是一位著名的英雄。赤壁之戰以後,諸葛亮三計氣死周瑜,取得了荊州,關羽鎮守要地荊州。為收回荊州,魯肅給孫權獻計,設酒宴名為招待關羽,實為鴻門宴,企圖宴請關羽過江到東吳,席間埋伏刀斧手欲殺關羽。關羽久戰沙場,熟讀兵書,早知是計,便有所準備,只帶領十幾個隨從人員,提著寶刀輕駕小舟,單刀赴會。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魯肅迫不及待地直奔主題,索還荊州。關羽開始時以飲酒莫談國事為由將話題叉開,哪料魯肅步步緊逼。關羽乃以劉備繼承漢室土地為由,且使刀鈴錚錚直響。周倉插話:「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豈獨是汝東吳當有耶?」抵賴之言,毫不掩飾。關羽於是變色而起,從周倉手中奪過大刀,假裝怒叱道:「這是國家大事,休得多嘴,快快給我退出!」明叱周倉,實在魯肅!接著,關公推醉,右手提刀,左手輓住魯肅手,親熱之中又帶有幾分殺氣:「今天飲酒,我已經醉了,莫要再提荊州之事,擔心我這刀傷了故舊之情。改日我再請到荊州赴會,再作商議。」魯肅被他一提,掙脫不得,早已嚇得魂不附體,暗藏的刀斧手也只好望洋興嘆。到了船邊,關公才放了魯肅,拱手道謝而別。魯肅如疾如醉,半晌才緩過氣來。關羽不僅應邀赴了宴會更挫了東吳的銳氣,打消了孫權收回荊州的念頭,同時也歌頌了關羽勇敢的精神和過人的才智。

當然,眾所周知,《三國演義》是一部小說,而關漢卿的戲曲《單刀赴會》也美化關羽,「好江風,將這輕舟催送,波翻浪湧,添幾分壯志豪情。龍潭虎穴何足懼,劍戟叢中久鏖兵。非是俺藐群雄,一部春秋銘記。義不負心泰山重,忠不顧死何言輕。桃園金蘭誓,弟兄山海盟。早把這九尺身軀青龍偃月,付與蒼生!」直唱出了關羽氣勢豪邁、形象高大,間接將魯肅有所醜化。

其實「單刀赴會」中真正的主角並非關羽,而是魯肅。歷史上的魯肅是一位忠厚大度,勇、謀、德兼具的文武全才,他的有些戰略思維和謀略藝術甚至超過了諸葛亮。不僅是東吳的著名將領,而且是三國著名謀士之一。他曾為孫權提出和諸葛亮隆中對類似的戰略規劃,因此得到孫權賞識。

歷史上的「單刀赴會」,魯肅要與關羽談判,部下擔心他出事,不讓他去。而魯肅堅持要去,在談判桌上,魯肅不顧危險,據理力爭,「厲聲呵之,辭色甚切」,駁得關羽面紅耳赤,理屈詞窮。尤其是魯肅的一番慷慨陳詞,更是令關羽啞口無言。結局是羽無以答,備遂割湘水為界,於是罷軍。至此,魯肅單刀赴會,不但贏得了這場談判的勝利,還維護了孫劉聯盟的團結局面,其功可謂大也。

關公赴會—單刀直入

持大刀的關羽(互聯網圖片)

Read more

輸菲傭第三段再放寬下週起不限照顧對象

輸菲傭第三段再放寬下週起不限照顧對象

【本報訊】菲律賓籍家傭豁免入境限制先導計劃下週一起實施第三階段,照顧對象不限,但其它申請條件則維持不變。

菲律賓籍家傭豁免入境限制先導計劃於上月二十五日起分階段實施。開放申請的對象是菲律賓籍家務工作準外僱或外僱(即已取得家務工作為目的入境憑證,或已有有效的家務工作外地僱員身份證),

申請入境的外僱必須至少已接種兩劑新冠疫苗滿十四天,而接種第二劑滿七個月的人士,需要接種第三劑加強劑。成功申請的家傭入境本澳後,須在指定地點接受醫學觀察,以及在有獨立房間的家居或指定酒店接受自我健康管理。僱主亦須承諾為沒有能力的家傭支付費用,包括醫學觀察及檢測陽性等可能需要支付的醫療和住院費用。

申請人須先預訂醫觀酒店名額,預訂採用先到先得,逢星期一上午十時至週三下午五時四十五分接受預訂,若取得醫觀酒店名額,可於隨後的星期一起的四個星期內入境及入住醫觀酒店。

Read more

跨工區口岸本週六起_零時至早七暫停通關

【本報訊】因應疫情防控需要,珠澳跨境工業口岸本週六起臨時調整通關時間,每日凌晨零時至早上七時暫停通行,並僅向園區工作人員開放。

珠澳聯防聯控澳方工作組表示,根據疫情防控需要,經珠澳聯防聯控機制協商一致,並報請上級批准,自二零二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凌晨零時起,珠澳跨境工業區專用口岸通關時間由現行二十四小時通關,臨時調整為每日早上七時至晚上二十四時通關(每日凌晨零時至早上七時暫停通關),並僅向園區工作人員開放,非園區工作人員不能經該口岸通關。

跨工區口岸本週六起 零時至早七暫停通關

Read more

詹天佑在美留學修讀土木工程鐵路專業

詹天佑系列之四

詹天佑在美留學修讀土木工程鐵路專業

中國第一批官費留學生到了美國舊金山後,便搭乘橫貫美國中部的大鐵路,抵達留學的目的地——康乃狄克州。考慮到這些幼童少小離家,缺少親情照顧,抵美後,容閎按照美方建議,把他們三五一組安排到美國東北部康乃狄克河谷的美國人家中,以便他們學習語言,加快融入美國社會和文化。這時,詹天佑被安置到一位叫做諾索布的先生家裡,並就讀於康州威士哈芬海濱男生學校。這是一所私立的預備教育性質的學校,諾索布先生時任該校校長。諾索布一家對詹天佑關懷備至,留學生活也十分愉快。

此時的美國,南北戰爭已經結束,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帶著夢想投入這一新興國家的建設,同時還經歷著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全新洗禮,電報、電話、留聲機、電燈、內燃機相繼發明並投入使用。在科技的帶動下,美國經濟迅猛發展。詹天佑以及留美幼童們耳濡目染,深受鼓舞,學好本領、報效祖國的信念愈發強烈 。

對詹天佑而言,萌生最大興趣的莫過於火車。當時橫貫美國大陸的火車幹線剛剛竣工,而他們正是坐了一個星期火車才來到康州。孩子們對於這一噴著火冒著煙飛速前進的新式交通工具瞠目結舌,這也直接影響了詹天佑日後的選擇。

1873年,詹天佑考入美國西海文小學。他與美國學生一起上課,很快便意識到自己英文底子遠遠不夠,於是像幼時誦讀四書五經那樣天天背誦英語單詞,主動與當地學生聊天,鍛鍊會話能力。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詹天佑的英文水平進步很快。1876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取紐海文中學。另外,當時美國舉行建國100週年慶祝,出洋預習班的同學們參加了一個規模巨大的百年博覽會,見識了美國建國100年來的各項生產成就和當時世界上最新的科學技術成果。他們目睹北美西歐科學技術的巨大成就,對機器、火車、輪船及電訊製造業的迅速發展贊嘆不已。而在中國館裡,展品都是中國傳統的農副產品和手工製品,比西方資本主義機器大生產落後了整整一個時代。是次活動刺激了詹天佑,感受到中國與西方的差距,堅定了他學習鐵路建設的決心,要學好西方先進技術。

1878年,詹天佑以優異成績進入耶魯大學,修讀土木工程,鐵路專業。他選擇鐵路,乃因為西方正興起以鐵路起飛帶動經濟起飛的理論,美國鐵路正處於高速發展的高潮期,詹天佑親身經歷,意識到鐵路對中國的重要性。

其實,詹天佑讀書期間興趣也是非常廣泛,表現出了讓同學驚異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在美國這種藏龍臥虎之地,詹天佑永不言後,刻苦鑽研,各科成績都很優秀,特別是數學,經常拿獎學金。課餘時間,他閱讀了大量具有民主思想的進步作家的文學作品,他還喜愛游泳、滑冰、釣魚、打球等各種體育活動,特別喜歡打棒球,而且水準讓美國人都震驚,後來他還組織了一個棒球隊,取名為「中華棒球隊」,更將棒球運動帶回了祖國。

粵港澳大灣區之名人錄

詹天佑(後排右二)在美國參與棒球活動(互聯網圖片)

(本系列待續)

Read more

若政府多收取稅款_擬需付賠償性利息

【本報訊】就納稅人多繳稅款原因歸責政府時,現有法律只有消費稅有賠償性利息規定。政府接納立法會小組委員會建議,調整核准稅務法典法案內容,將適用範圍擴至所有稅種。而退回多繳稅款是以憑證方式支付未來相同稅種稅款。委員會關注若納稅人已出售物業如何利用憑證繳稅,並引述政府稱這屬例外情況可申請現金返還。

立法會第三常設委員會昨日繼續討論核准稅務法典法案,財政局局長容光亮列席會議。會後委員會主席黃顯輝稱,政府接納委員會建議當納稅人多繳稅款原因歸責政府時,除了需要退回多繳稅款外,政府亦需支付賠償性利息。他又稱,現有法律只有消費稅有賠償性利息規定,因此政府會調整法案內容的適用範圍至所有稅種。

黃顯輝又稱,退回多繳稅款並非以現金方式,而是透過以憑證方式支付未來相同稅種稅款。委員會關注若納稅人已出售物業如何利用憑證繳稅,他引述政府稱這屬例外情況可申請現金返還。

另外,委員會提倡政府改用電子形式如短信、電郵等通知當事人,避免納稅人因遲繳款項而進入滯納程序。同時法案建議滯納程序須於五日內完成,委員會關注有關條文的實際操作是否可行。

若政府多收取稅款 擬需付賠償性利息

Read more

氣象局供電網絡演習_提升風季協作應對力

【本報訊】風季將至,為更好地應對突發事故,氣象局日前進行了供電和網絡方面的應急演習。當局期望透過進行不同領域的應急演習,模擬不同情況的故障,檢視和完善不足之處,制定針對性的優化方案,從而提高應對緊急事故的能力。

有關供電方面的演習,氣象局邀請了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參與,雙方模擬不同程度的供電線路故障,測試應急供電方案的協作及後備發電機的運作情況。此外,局方亦就數據中心和網絡服務等方面進行演習,透過測試內部及外部網絡系統無法使用的情況下,檢視各類型的資訊接收及發放的運作情況。

局方於演習完成後舉行檢討會議,透過聽取不同崗位之工作人員的回饋意見,持續強化各崗位的溝通機制,提升應急處理的協作能力。

氣象局供電網絡演習 提升風季協作應對力

Read more

搭巴士摸女客臀_警拘五旬男外僱

【本報訊】一名內地男外僱涉乘搭巴士期間施展“鹹豬手”,兩度摸一名女乘客臀部。治安警接報調查拘捕該名外僱。

被捕的內地男外僱姓馮,五十五歲,報稱廚師;涉性騷擾送交檢察院處理。案中的女事主三十歲,本澳居民。

案情指,本月十二日早上九時,女事主在氹仔孫逸仙博士大馬路乘搭三十三號巴士,途中先後被涉案的馮某兩次用手摸其臀部。女事主隨即喝止並與馮某理論,巴士駛至亞馬喇前地時,女事主因趕上班落車離開。及後經考慮不甘被非禮,同日下午到治安警局報案。警方透過巴士車廂的閉路電視及“天眼”鎖定目標,翌日在內港十六浦附近拘捕馮某,其承認犯案。

搭巴士摸女客臀 警拘五旬男外僱

Read more

安格妮絲在盲人工場當導師

本欄在較早前介紹了1834年,普魯士籍的傳教士郭實臘夫婦收養了一些孤苦的女盲童作為義女。他們最少收留了7名以上的女盲童,並分成三批將她們送到英國及美國接受教育,但只有一名女盲童返回了中國,這名女盲童名叫安格妮絲,她在英國接受了13年盲人教育後,返回了祖國的寧波市在當地英國中國傳教會服務。安格妮絲之後進入英國基督教獨立女傳教士艾德綏(Mary Ann Aldersey)開辦的「寧波女塾」內工作,在校內負責教導女盲童認字和閱讀課。安格妮絲在課餘的時間還組織了歌唱班,用唱歌的方式去讚譽上帝,她的工作受到了當時任英國聖公會寧波副主教(後成為華北主教)的祿賜悅理(William Armstrong Russell)認同。

安格妮絲在的課餘時間又教盲人做些手工藝,艾德綏有見及此,就在學校開設了一間盲人工場,這間工場其實是一個幫助盲人學習技能的小作坊,艾德綏用自己的錢給學校的盲人發工資,而這些盲人們每天從上午九點工作到下午五點就在小作坊內工作,他們主要是從事些織席子、做鞋襪,以及花樣不同的項鍊。據安格妮絲寫給英國教會的信中透露,當時學校有十一個工人,她每天早上九點都去那裡,教工人們讀書和傳播上帝的福音等,下午她在教室裡教授四名女孩童學習。

艾德綏和安格妮絲在寧波的日子忙碌而充實,安格妮絲亦到鄉間表演音樂和傳教,她的盲人身份加上表演手風琴音樂,很容易受到當地人圍觀。安格妮絲雖然知道圍觀的人主要是出於好奇心看熱鬧,對真正接受上帝福音的成效有限,但她仍沒有因此而灰心。

1860年底,起義的太平天國兵迫近寧波,令到寧波戰雲密佈,當時太平軍的人數是寧波清軍人數的8倍,在大清境內的外國列強向太平天國施壓,要求寧波保持為自由的貿易港,力保寧波的安全。不過,這種外交的壓力只能保持短暫的和平,寧波一直處在軍士壓力之下,年老的艾德綏在這種壓力之下決定退休,將自己創辦的女塾移交給來自美國的傳教士柯女士(Miss Cole),將盲人工場託付給安格妮絲打理,而她就離開生活了18年之久寧波到了上海,之後再往移居澳大利亞去投靠定居在那裡的侄女。安格妮絲即仍繼續留在寧波工作,直至1861年12月,太平天國軍攻破寧波,出於自身的安全,安格妮絲就轉到上海。 (本系列待續)

安格妮絲在盲人工場當導師

郭實臘夫人系列之十

1860年時期居住寧波的西方人生活情況(互聯網圖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