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磚調查揭兩部門「卸膊」廉署批行政不當促補救

甩磚調查揭兩部門「卸膊」廉署批行政不當促補救

【本報訊】廉政公署公佈《關於湖畔大廈及業興大廈公共位置牆身磁磚嚴重剝落之全面調查報告》,調查發現甩磚與設計、建造、監理、監督、統籌各階段及環節存在疏忽或不嚴謹有關,事後亦無認真總結及深究原因,錯過根治問題的時機。廉署批評前建設辦及房屋局行政不當,工作表現強差人意,各涉及的單位及部門均不能完全置身事外,建議有關部門採取適當有效的措施,考慮主動給予財產或非財產性質的支援,以積極態度跟居民住戶共同尋求根治辦法。

廉署指出,涉案兩個經屋項目所出現的大面積脫磚問題,誠然跟設計單位對樓宇公共部份牆身飾面的設計、磁磚選材及尺寸、承建單位建築工人的磁磚鋪設工藝質量、環境溫度的急劇變化,以及監理驗收是否嚴謹、後續維修跟進是否徹底等因素有關,但在設計、建造、監理、監督、統籌各階段及環節均發現存在不盡人意的疏忽或不嚴謹的情節。

當中,前建設辦在房屋局詢問或索取兩個涉案經屋項目的資訊時不予積極配合,在房屋局索取湖畔大廈建造工程的監理公司對該大廈單位作出的檢查紀錄時,更以建造及保養責任與房屋局無關為由而拒絕提供,從而直接導致房屋局在後續出現脫磚問題時,因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參與程度及掌握的信息有限,使其依法履行監督與統籌的職能受到妨礙,前建設辦有關行為實屬行政不當。至於房屋局從兩廈管理公司獲得涉及共有部份的牆身磁磚大量剝落的消息後,一直只擔任着信差角色,僅限於將問題轉介給前建設辦跟進或陪同跟進,未見積極擔起《新經屋法》賦予其監督與統籌職能,對於前建設辦未能及時準確地調查出有關脫磚成因及責任歸屬時,並無嚴肅要求前建設辦切實執行《公共工程承攬合同之法律制度》之規定,同樣有不作為之行政不當之嫌。

報告指出,在涉及兩個經屋項目脫磚事宜的預防、維護等問題上,突顯前建設辦與房屋局之間缺欠協調與合作,兩部門各自為政,未見嘗試在跨部門工作上進行更多的溝通與協調,導致市民產生對政府部門相互卸責、追責無門的不良之感。此外,報告還指出有關磁磚選材、尺寸未符合當局要求,鋪設工藝及技術欠缺嚴謹規定,批評有關部門謹慎態度欠奉。而抽樣檢查公共走廊牆面發現大量空鼓情況,相關部門態度漠視,則反映行政機關、監理及監察單位在工程監督的工作表現均強差人意。

廉署認為,無論是涉及的行政機關抑或承建商,乃至監理及質量監控單位,均無一全面及認真地總結及深究原因,錯過根治問題的時機,導致現時已不可能百份百還原並確定脫磚現象的根本成因,但考慮到兩廈公共部份牆面磁磚剝落情況已達到威脅居民住戶的人身安全,廉署建議有關部門以積極態度回應市民需求,跟居民住戶共同尋求根治辦法,徹底解決事件。

廉署期望有關當局借涉案兩個經屋項目作為前車之鑒,總結經驗,加強觸覺,敏銳察知的同時,在未來公共房屋設計、建造的統籌、監督及監察,乃至後期樓宇管理的工作上,能在發現問題的前期階段就認真處理,尋找問題根源有利確定責任歸屬、改善或解決具體問題及後續工作的跟進。

Read more

首揭培植“迷幻蘑菇”_司警拘導演及攝影師_另檢大麻朱古力餅乾

首揭培植“迷幻蘑菇”

司警拘導演及攝影師

另檢大麻朱古力餅乾

【本報訊】司警首次揭發有人在本澳涉培植俗稱“迷幻蘑菇”毒品,拘捕兩名導演及攝影師,於其工作室起出迷幻蘑菇及培植工具,同時揭發兩人從海外郵購含大麻成份的朱古力及餅乾,毒品市值約三十萬澳門元。警方正追查毒品的來源及疑犯培植“迷幻蘑菇”的方法。

被捕的兩名本澳男子分別姓蘇,二十八歲,報稱導演;另一人姓沈,二十九歲,報稱攝影師,租用的攝影工作室位於中區,已租賃一年多時間。涉販毒送交檢察院處理。

案情指,司警早前與香港海關毒品調查處進行情報交流,得悉有本澳居民從海外郵購毒品來澳,隨即調查,經分析鎖定目標及部署。本月十八日下午五時許,涉案的沈某到中區取件時將其拘捕,於包裹內起出含大麻成份的九十粒朱古力及二十五塊餅乾。警員隨後根據線索,到沈某及涉案蘇某位於中區的工作室調查,並於工作室內拘捕蘇某,以及截獲三名工作人員。行動中起出七克大麻花、九點九二克迷幻蘑菇,保溫箱,煙槍等吸毒工具。司警估計起出的毒品市值約三十萬元。

被捕的攝影師承認與導演合謀網購及郵寄含大麻成份朱古力及餅乾來澳。兩名工作人員承認曾吸食含大麻成份電子煙,另一人拒絕合作。有關人士檢測後均對毒品呈陰性反應。吸毒案將另案跟進。

司警表示,起出的迷幻蘑菇含有“西洛西賓”及“裸頭草辛”成份,均為本澳受管制物品,服用後三十分鐘,便會出現視覺幻覺,噁心等不良反應,可以持續數小時至數個月時間,長期吸食可能會導致精神問題。至於疑犯如何種植迷幻蘑菇,有待警方進一步調查。

涉販毒的兩名本澳男子被捕

Read more

海關破水客散貨點_拘一女檢六十萬貨_包括瀕危野生物種

【本報訊】海關日前在北區某商業大廈破獲水客散貨點,拘捕一名本澳女子,起出近二千件總值六十萬澳門元的貨品,包括舊手機及乾貨,部份乾貨為花旗蔘及石斛,屬《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物種。

海關根據情報,持續監察北區懷疑水客活動場所。本月十八日,關員到北區某商業大廈單位調查,即場拘捕一名本澳女子,起出一批未經申報的貨物,包括九十八部舊手機及一千八百五十二盒乾貨,總值約六十萬澳門元,部份乾貨為花旗蔘及石斛,屬《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所載的物種。為減低新冠病毒傳播風險,海關執行防疫指引,對所有涉案貨物進行全面消毒。

經調查,被捕的本澳女子為該散貨點的負責人,由於其未能出示進口瀕危野生動植物種須具備的准照,海關根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執行法》作出檢控,一經處罰,最高可被科處十萬元罰款。同時,海關亦根據《對外貿易法》之相關規定作出起訴,一經處罰,最高可被科處十萬澳門元。被緝獲的貨物亦會宣告歸澳門特別行政區所有。另外,海關於查期間發現該商廈單位無相關營業許可證明文件,轉交財政局處理。

海關破水客散貨點

拘一女檢六十萬貨

包括瀕危野生物種

Read more

氣勢磅礡拉卜楞寺

圍繞經輪祈福

年青人也來轉一周經輪

氣勢磅礡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九甲鄉,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高僧人才輩出。這裏佛學制度嚴密,是修學最齊全的寺院,共分六大學院,最著名是藏醫院及文思院。拉卜楞寺被譽為“世界藏學府”。鼎盛時期,僧侶4000餘人,1980年對外開放旅遊。

寺院坐北向南,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學院、僧舍、講經壇及印經院等,屬藏族宏偉建築群,房屋不下萬間。拉卜楞寺的轉經長廊,全長7公里,跟着藏人圍着轉經輪走一趟,約2個小時,但小心高山反應。

拉卜楞寺宗教體制以聞思、醫藥、時輪、吉金剛、上續部及下續部六大學院為主。在藏區寺院中建制最為健全。聞思學院是其中心,為藏式古宮殿式。著重研習印度佛學家所著的五部大論《釋量論》、《般若論》、《中觀論》、《具舍論》、《戒律論》。

全寺梵宇,近似梯形,外石內木,有“外不見木,內不見石”之諺。各廟宇依其不同的功能和等級,分別塗以紅、黃、白等土質顏料,陽臺房檐掛有彩布帳簾。建築物頂部,放置銅質鎏金的法輪、陰陽獸、寶瓶、幡幢、金頂、雄獅等。

殿堂融合漢、藏兩族的建築成就,宮殿式屋頂,上覆鎏金銅瓦。拉卜楞寺內珍藏民族文物、佛教藝術品共1萬餘件。各殿堂內高8米以上銅制鎏金或檀香木雕的大佛有十六尊。其他菩薩、佛塔、法器等多不勝數。

拉卜楞寺在歷史上號稱有108屬寺,是甘南地區的政教中心。拉卜楞寺保留全國最好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寺廟現存最古老第一世,嘉木樣活佛時期所建的佛殿,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的最經典的建築。

氣勢磅礡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的轉經長廊

蔚奇

藏民都是遠道而來

別出心裁的轉經長廊

攀上寺廟的金頂

藏族特色宏偉建築群

Read more

張祖榮涉貪污罪成判囚五年不得緩刑

張祖榮涉貪污罪成判囚五年不得緩刑

【本報訊】前貿促局主席張祖榮涉及投資移民弊案重審昨日在初級法院宣判,張被控受賄作不法行為罪、清洗黑錢罪和濫用職權罪名成立,結合之前判刑,共被判五年實際徒刑,不得緩刑。張祖榮律師當庭提出上訴,法院並維持原有強制措施。

張祖榮代表律師山度士受訪時稱,對上訴有信心,又稱已與張祖榮溝通,法庭的決定並非張祖榮意料之內。

案中需要重審的另一名被告、商人吳國壽,初級法院結合之前判刑,共判二十三年實際徒刑,不得緩刑。

中級法院較之前裁定張祖榮上訴部份得直,改判四項違反保密罪全部不成立;其餘的三項財產資料不正確罪,獲准緩刑。由於檢察院同樣上訴部份得直,張祖榮原在初級法院被判無罪的濫用職權、受賄和清洗黑錢罪需重新審理。

Read more

兩經屋招標審批監督_暫未能認定存在貪腐

【本報訊】氹仔湖畔大廈及路環業興大廈公共地方磁磚大範圍剝落,廉署表示,在綜合分析調查所得的人證物證後,暫未能認定在湖畔大廈及業興大廈的工程招標、審批及監督程序上存在貪腐行為。但報告披露湖畔使用的磁磚尺寸既不符當局要求,在驗收階段抽查超過九成五的次數被測出空鼓的情況,但仍簽署了臨時接收筆錄;而業興在施工及驗收階段中,更無任何負責單位曾要求對公共走廊的磁磚進行拉拔測試。

二零一六年至二零二零年期間,廉署陸續接獲該兩個經屋項目的住戶及其它團體的投訴及反映,質疑公共地方牆身磁磚大片剝落現象可能涉及設計方案缺陷、用料不當、質量監管不力等問題。為此,廉署先後開立專案調查卷宗,考慮到相關部門當時正持續跟進有關維修工作,暫未見存在明顯的行政違法或行政不當,故作歸檔處理。及後在脫磚現象持續,未尋到問題成因及責任歸屬的情況下,相關部門卻容許承建商離場不再跟進;而廉署亦同期搜集到更多資料,包括相關部門之前無全數提交的文件等,廉政專員遂於去年命令重開涉及業興大廈的專案調查卷宗,並合併入調查中的湖畔大廈案件,改以全面調查卷宗形式,進一步深入調查。

廉署報告指出,在綜合分析調查所得的人證物證後,暫未能認定在湖畔大廈及業興大廈的工程招標、審批及監督程序上存在貪腐行為。湖畔大廈在電梯大堂及公共走廊的牆身使用的磁磚尺寸,被發現不符合行政當局原本提出的尺寸要求。在驗收階段,湖畔大廈被抽樣檢查的公共走廊牆面超過九成五的次數被檢測出空鼓的情況,但仍簽署了臨時接收筆錄。在樓宇保養期間,湖畔大廈的公共走廊多次出現脫磚情況,房屋局多次透過前建設辦要求承建商修繕,但始終無對各座樓宇的所有樓層的牆磚進行詳細的檢查及記錄,且無提供改善方案以避免類似情況再發生,而只是以“掉一塊、補一塊”的方式提供維修;直至樓宇確定接收後至今,湖畔大廈各樓層仍不時出現脫磚情況。

業興大廈方面,在施工及驗收階段中,無任何負責單位曾要求對大廈公共走廊的磁磚進行拉拔測試。在簽署臨時接收筆錄後,業興大廈的公共地方牆身在保養期間,陸續出現磁磚剝落的情況,前建設辦及房屋局只督促承建商跟進維修,並無及時查證成因,確實地追究問題是出在設計抑或建造階段,又或兩者皆是。至樓宇工程保養期已過,業興大廈共有部份仍出現脫磚情況,房屋局要求業興大廈全體分層所有人承擔維修責任,並透過分層所有人大會議決處理脫磚問題,業興大廈有八座分層所有人大會議程均有討論涉及共有部份牆身磁磚剝落的問題,當中房屋局一律選擇投棄權票,無一分層大會成功通過維修方案的建議。

兩經屋招標審批監督 暫未能認定存在貪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