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最近失業率未能在高位回落,只能做到與上一期持平。社會要求保就業的聲音此起彼落,特區政府想方設法推出臨時補助措施,鼓勵僱主在疫情下聘用待業居民,每請一個可獲一次性近兩萬元補助。消息一出,勞資雙方都認為措施能帶來一定幫助。的而且確是,若僱主等人用,暫時又未請到人,失業人士能夠頂上,補助計劃可謂互惠互利。然而,這個時勢,大型企業能請的想信已請夠人,中小企又有那一家等著用本地人?
補助措施屬臨時性質,目的希望待業居民能夠打住短工,等到疫情過後,經濟恢復就可以重新出發。所以僱主至少要聘用待業者一年,否則退回款項。大家將就一年問題不大,但一年過後可能打回原形。穩定的就業環境才是長遠,但現時大圍經濟十分不明朗,即使疫情穩定下來,氣氛依然沉重。尤其澳門靠旅遊博彩撐起一大片天空,由此形成的產業鏈牽涉到各行各業,一時三刻難以斬纜,重新另起灶頭,點火起爐難上難!
就如政府所言,業界應思考出路,拓展海外客源。口是這樣講,身體卻很誠實。現時政府乃至業界的策略所針對的大多還是離不開內地旅客,差別是焦點由從前的賭客轉移至觀光客身上。開講有話,靠山食山,靠水飲水。內地客源對本澳旅遊業是可起立竿見影之效,毋容置疑。要開拓海外客源並非不可能,但不是馬上就可成事。皆因小城未必人人知曉,以日本為例,可能都唔太熟識,將澳門列為黃色風險地區,就可見一斑。若要海外遊客所知,未來的宣傳工作可能得花點時間和心思。
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