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台

細雨紛飛

今年清明節,內地三天假期,大批旅客經本澳各個口岸來澳旅遊。小小假期,旅遊區也擠得水洩不通,好不熱鬧,需要採取人潮管制措施。清明正日入境旅客約十七萬三千人次,比起春節八天假期日均訪客十六萬三千人次還要多,對澳門而言,可謂月月都是旅遊月。事實上,截至日前,今年累計訪澳旅客已較去年提早了十一日,衝破一千萬客次的關口,日均十萬九千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一成一,恢復至疫情前二零一九年同期約九成半。

本澳旅遊業從以上數字看來不愁無客,而現時旅客特質更多是將澳門當作周末和空餘的消遣地方,只要是假日或假期,都有來澳一逛的動力,不像以往在大時大節才會思考來澳旅遊。撇開賭場不談,對於澳門旅遊業發展,以及對做旅客生意的商戶都能起到穩定信心的作用。當然,目前旅客消費力不如前是可以肯定,問題是有否捉住旅客群的變化,投其所好?如旅遊區有特色小食店大排長龍,也有手信店反映小假期多是「旺丁不旺財」。

談起旅遊業,自不然說到經濟,尤其大家關注的社區經濟。從口岸出入境數字細看,的確能看到一定影響。警方公佈,清明節當日本澳各口岸有近七十二萬人次出入境,相當接近去年暑假尾創出逾七十五萬人次出入境的單日最高紀錄,而當中旅客佔逾三十二萬人次,比例卻不到一半。意味著,旅客到來也填補不到居民的離澳量。同樣地,現時逢周末及假期,居民北上或外遊率相當高。民生區店舖都可能因而被迫休息,在清明細雨紛飛下更覺冷清!唯有靠大奬賞谷消費。

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