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台

生活迫人

社區消費大奬賞活動進行已有兩星期,雖說活動對於市民而言是小恩小惠,但一般升斗市民也樂於買嘢和食嘢有優惠有折頭。因為有優惠扣減,市民或願意外出多食一餐或多買一些東西,活動也達到精準地扶持民生區內商戶的目的。當局公佈,活動首週二千多萬元電子優惠已被核銷,而長者立減優惠額亦有約六百萬元被核銷,整體帶動全澳消費逾一億元。民生區商戶在活動中必然受惠,即使不是每家店舖同樣好生意,更重要是活動能營造消費氣氛。

正如上述所講,小市民在活動中平均起來受惠有限,一次抽到二百元消費優惠已叫不少人欣喜若狂。無它,因為生活開支壓力確實非輕。政府統計資料顯示,二零二三/二零二四年住戶每月平均消費開支為三萬八千一百一十五元,與五年前相比上升百份之一點七。即使數字未能反映出家家戶戶的實際情況,但按消費分類,「住屋及燃料」的支出最高,佔住戶消費開支四份一,其次是「食物及非酒精飲品」佔近四份一。兩者加起來佔比達一半,接近兩萬元。日常開支有多大不言而喻。

雖然,「食物及非酒精飲品」未有細分,但從開支佔比中多少反映出食品價格之高。同樣是剛性開支,在經濟轉弱,收入後退,而「住屋及燃料」又不得不支出之下,唯有節衣縮食,盡量減少消費。即使消費大奬賞及長者立減優惠人均獲得感有限,社會也普遍歡迎。甚至有人為了小小優惠,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在不用真消費情況下可以抽奬。活動開始兩週左右,當局發現逾一百三十宗不尋常消費交易。究竟是貪小便宜心態作祟,還是真喺生活迫人?

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