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間醫院引一站式發牌 擬允啟低風險外科手術

政府制定《私營醫療機構業務法》法案

日間醫院引一站式發牌

擬允啟低風險外科手術

【本報訊】政府計劃增設日間醫院准照,把部份醫院的非住院專科醫療服務釋放至日間醫院,包括低風險外科手術、內窺鏡、醫學輔助生殖技術、先進療法和全身麻醉等手術,會引入一站式發牌程序。衛生局局長羅奕龍稱,法案旨在理順醫院、日間醫院和診所功能定位,推動大健康產業及醫療旅遊發展。

行政會完成討論《私營醫療機構業務法》法案。為落實“一加四”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推動大健康產業及醫療旅遊的發展,進一步拓闊醫療業界的發展空間,並確保醫療服務的質量及水平,特區政府透過完善法律制度,對私營醫療機構的運作、准照及登記制度制定規範。法案將提交立法會審議。

法案明確訂定私營醫療機構的類別,並增設日間醫院准照,將部份原須於醫院進行的非住院專科醫療服務釋放至日間醫院進行;同時,將引入一站式發牌程序,優化發牌手續,提升申請的審批效率。

為推動業務發展及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法案建議訂定開展遠程醫療、外展醫療及先進療法的要件及規範,並放寬對醫療服務廣告內容的限制,為醫療業界拓展新型醫療服務創造條件。

為進一步完善處罰制度,法案建議適當調整行政違法行為的罰款金額,並引入保存措施和新增勸誡機制。法案同時建議衛生局具職權對私營醫療機構進行巡查及監察,以確保其醫療服務的質量與水平。

為維持本澳醫療服務的穩定性,法案設有過渡條款,對現有綜合診所及醫務所、實際營運多於五年的醫院,以及對實際營運不多於五年的醫院分別訂定過渡方式與要件。

衛生局局長羅奕龍稱,未來日間醫院不設住院部,是提供衛生局指定專科醫療服務的私人醫療機構,預計每項接受服務時間少於十二小時,讓市民有更多選擇,衛局收到很多業界查詢,會設定醫院面積、保證金和人員等規範。而醫院定位將是提供綜合性醫療服務,包括住院、急症和重症服務,營運多於五年的醫院將可以二十四小時門診取代急診和深切治療部。衛局已與全澳醫療機構協商,相信可順利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