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拾醫觀幼童及家長_連日檢測無礙准離開_需繼續自行健康管理

坊眾托兒所需隔離的幼童已全部回家

數拾醫觀幼童及家長

連日檢測無礙准離開

需繼續自行健康管理

【本報訊】早前氹仔坊眾托兒所因一名保育員為中山坦洲確診個案的密切接觸者,托兒所內八十多名人員,包括三十多名幼童需要到醫學觀察酒店隔離。社工局局長韓衛表示,所有接受隔離的幼童及家長已經離開醫學觀察酒店返回家中,採取家居隔離,繼續進行健康管理。他表示有關托兒所計劃於本週三展開一次大清潔消毒行動,爭取在本週五重新開放。

氹仔坊眾托兒所一名五十九歲女保育員於一月九日到中山市坦洲鎮參加宴會,同場的一名親友為中山確診病例,因此被列為密切接觸者。托兒所在本月十三日早上接獲該名員工的家人通知,指她在坦洲與新冠陽性個案人士共同吃飯,托兒所主動向衛生局通報。當日需要隔離的幼童家長帶同行李箱在托兒所外等候。當日有家長反映接到社局電話通知,前往接子女後需到北安核檢站做核檢,再到醫學觀察酒店隔離七日。

托兒所C、D和E班約有三十多名幼童列為次密切接觸者,並在家長陪同下乘坐社局的專車到醫觀酒店隔離;另有四十多名職員為次密切接觸者,同樣需接受隔離。

另外,特區政府的收入受新冠疫情影響有所減少。韓衛提到,社局今年的預算相對政府其它部門是有所增加,包括涉及新的服務和開設新的中心,例如在北區開設照顧者支援中心,會比較集中對照顧者進行支援及培訓。由於需要較多人手,資助方面亦有所增加。

韓衛強調,社工局今年用於社會福利方面的資源不會減少,例如對社服人員的資助、薪金等均會維持,以確保社服工作人員有穩定的工作環境。

Read more

購買口罩保障計劃_政府補貼逾二億七

特區政府至今已推出三十七輪保障口罩供應計劃。立法會第二常設委員會透露,二○二○年政府口罩保障計劃實際支出為四億元,收入為一億二千多萬元,即政府補貼二億七千九百萬元。

立法會第二常設委員會早前分析及討論《審議〈二○二○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報告〉》決議案,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財政局長容光亮等列席。委員會主席陳澤武、秘書林倫偉會後引述政府回應,透露中小企業援助計劃二○二○年的實際開支為十九億五千萬元,政府收到六千九百多宗申請,批准了五千六百一十多宗,不獲批一千零七十四宗。二○二○年政府口罩保障計劃實際支出為四億元,收入為一億二千多萬元,即政府補貼二億七千九百萬元。

保障口罩供應澳門居民計劃至今已推出三十七輪,現時每人可一次性購買三十個口罩,售價合共二十四澳門元。衛生局協議藥房、本澳兩個社團(工聯、婦聯)繼續提供售賣口罩服務。即全澳共有六十四個售賣點,透過口罩計劃購買的口罩,如有不合格或次貨可退回衛生中心。

口罩計劃對象包括本澳永久及非永久居民、持外地僱員身份認別證(俗稱藍咭)人士,以及持澳門各高等院校學生證的非本地學生。兒童口罩方面,由五十四間協議藥房售賣,滿三週歲至八週歲的兒童,每人每次可選擇購買三十個兒童口罩或三十個成人口罩。

所有合資格人士購買口罩時須出示澳門居民身份證、藍咭或澳門各高等院校學生證正本,非本地學生須經系統成功識別學生證資料後方能購買。購買兒童口罩的家長須憑合資格兒童的澳門居民身份證正本前往協議藥房售賣點購買,工作人員會根據其提供的身份證所顯示的出生日期確定是否符合資格購買兒童口罩。

應變協調中心強調,特區政府保證口罩供應充足,居民在計劃期間的任何時間都可購買到口罩,毋需急於首兩日前往購買,以避免人群聚集,亦毋需長時間輪候。

購買口罩保障計劃 政府補貼逾二億七

Read more

調整第三劑接種對象無限制於高暴露風險

調整第三劑接種對象無限制於高暴露風險

衛生局調整第三劑加強劑的接種對象,已接種兩劑滅活或mRNA疫苗的十八歲或以上人士均建議接種第三劑加強劑,毋需限制於高暴露風險或免疫力低的人士。同時,放寬有急切需要(如前往外國或台灣地區需要)人士的第三劑加強劑接種間隔,一般原則上,第二劑與第三劑加強劑的間隔是半年,但對於有急切需要的個別人士,第三劑(或加強劑)接種可在第二劑(或初種系列)接種後三個月(不少於十二周)進行。

衛生局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控處梁亦好處長稱,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可以減少感染的風險,更重要的是可以減少感染後出現重症、住院或死亡的風險,是預防和控制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部份場所,如餐飲場所,居民在進食時不能佩戴口罩;另有部份場所,如戲院、演唱會等,市民需要在室內環境逗留比較長的時間,這些均會增加疾病傳播的風險。隨着新變種病毒的出現,病毒的傳染性越來越高,為保障居民健康,正進行相關研究,不排除會要求進入特定場所人士須已接種疫苗或者提供七天內有效核檢證明,以減少病毒的傳播。

至於第三劑新冠疫苗用溝針方式會否產生更好的免疫效果。梁亦好稱,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於上月十六日的資料,表示相較於只採用滅活疫苗作為同系列接種,以mRNA疫苗作為滅活疫苗的加強接種,一致顯示具有更佳的免疫效果;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早前也表示,第一和第二劑接種滅活疫苗後,第三劑接種不同技術路線的疫苗,產生的免疫效果更好。而根據香港衛生署於上月二十三日發佈的消息,亦表明對於無論已接種兩劑滅活或mRNA疫苗的人士,專家建議接種mRNA疫苗作為第三劑接種。因此,對於已接種兩劑滅活或mRNA疫苗的人士,可以根據各地專家的建議,選擇接種mRNA疫苗作為第三劑加強劑接種。

另外,梁亦好指出,由疫情開始已對航班機組人員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目前要求往返中高風險地區(如新加坡和台灣地區)的航班機組人員,均不允許入境本澳,原則上是不能離開飛機,即使有特殊情況要離開飛機,亦不能進入機場大樓,機組人員會隨飛機離澳;而往返低風險地區(如內地)的航班機組人員,則須每七天進行核酸檢測,航空公司亦會要求機組人員進行自我健康監察(包括測溫和健康碼等)和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Read more

珠海累計確診卅三宗十一封控區涉兩萬人

珠海累計確診卅三宗十一封控區涉兩萬人

【本報訊】珠海昨日(22日)至中午,再新增一宗新冠肺炎確診,全市目前累計確診三十三宗、無症狀感染三宗。全市共有十一個封控區,涉及近兩萬人。

新增患者卅五歲,居於香洲區南屏鎮十二村南豐匯景灣,是之前二名確診者的母親,隔離期間至前日(21日)的核檢均陰性,昨日轉為陽性。初步流調判斷,新增病例與之前病例屬於同一傳播鏈,傳播鏈條清晰。

市疫情防控指揮辦舉行記者會指出,本輪疫情出現後,當局迅速把病例所涉及的重點區域劃為封控區,目前全市共有十一個封控區,涉及(19,868)一萬九千八百六十八人。截至目前,珠海先後開展了四輪全民核檢、五輪香洲區全員核檢和八輪重點區域全員核檢,除首輪南屏鎮核檢發現陽性感染者外,其它核檢結果均為陰性。

市防控指揮辦副主任林日團指出,十一個封控區分別是南屏鎮廣生村(含將軍山榕園二棟)、香洲區南屏十二村成豐園中四十五號、南屏鎮屏西四路拜瑞口腔公司宿舍樓、華發新城四期一二九棟、南屏十二村南豐匯景灣一棟二單元、南屏十二村成豐園東十一號、廣昌社區東豆街五號、前山金福廣場十二棟、情侶中路三四五號漁政樓、東風街廿六號、河排街六十二號B棟。另外,南屏鎮全鎮、情侶中路以西、華海路以南、碧濤路以東、翠香路以北區域劃亦被劃為管控區域。

另外據中山市坦洲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昨日消息,按照廣東省、中山市關於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坦洲鎮於今日開展第九輪全員核酸檢測,全鎮人員需按要求做好個人防護,務必配合坦洲鎮全員核酸檢測,做到應檢盡檢,不漏一人。

Read more

港新冠疫情疑大爆發_確診及初陽日增百宗

【本報訊】香港新冠疫情持續上升,昨日新增二十六宗確診個案,包括三宗本地源頭暫時不明個案,初步陽性個案超過一百宗。大部份與葵涌邨逸葵樓有關,大廈多個樣本呈陽性,出現較大的環境污染。此外,珠海昨日新增一宗新冠肺炎確診,全市目前累計確診有三十三宗,全市共有十一個區被封控。

香港新增個案包括一宗輸入、二十五宗本地個案。其中十宗本地個案與葵涌邨逸葵樓相關。初步陽性個案超過一百宗,大部份與逸葵樓相關,包括一名在葵涌邨內護老院工作的四十九歲男子,照顧五十多名院友,他同時在葵涌德昌大廈一間護老院派藥。

珠海方面,昨日新增一宗新冠肺炎確診,全市目前累計確診有三十三宗、無症狀感染三宗。市疫情防控指揮辦舉行記者會指出本輪疫情出現後,當局迅速把病例所涉及的重點區域劃為封控區,目前全市共有十一個封控區,涉及一萬九千多人。

另外,應變協調中心宣佈,因應內地的疫情變化,昨午三時起,所有曾經在十四日內到過北京市豐台區、海淀區特定區域的入境及已入境人士,須按照衛生局的要求;在指定地點接受醫學觀察至離開當地後十四日但最短不少於七日。

港新冠疫情疑大爆發 確診及初陽日增百宗

Read more

本地經濟存不確定性_學者倡延續惠民措施

【本報訊】群力論壇邀請多位學者及團體代表探討本澳經濟前景。有經濟學者預計今年訪澳旅客數字有望達至一千萬人次,但因疫情持續,中小企業面對不確定因素,本澳就業壓力或會上升。另有學者對今年前景有信心,預計賭收約為一千億元至一千三百億元,認為未來產業應偏向非博彩元素發展。

澳門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預估本澳今年首季經濟應處於欠佳水平,中小企業的新春黃金檔期會受影響,但相信若下半年周邊地區疫情回復穩定,本澳的經濟復甦步伐將有望加快。他認為今年政府的財政預算基本沒有減少,惠民措施延續,整體社會大局維持較穩定狀態,但在疫情反覆下,估計今年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會有上升壓力,中小企經營狀況仍然困難。

劉本立期望特區政府在防控疫情情況下,盡快恢復本澳經濟狀況。他指出若疫情穩定下來,下半年經濟復甦步伐會快一點,今年訪澳旅客數字有望升至一千萬人次。

澳門大學博彩研究所所長馮家超則表示,過去兩年疫情對澳門經濟影響正在遞減當中,每次疫情發生後,本澳經濟能更快恢復起來。因此他認為即使今年疫情狀態與去年相若,但經濟亦有機會向上增長,對今年前景仍有信心,預計今年訪澳旅客約一千萬至一千二百萬人次,賭收約為一千億元至一千三百億元。

立法議員顏奕恆關注青年就業問題,期望政府除了現有的實習和培訓措施外,應推出更多新措施,針對就業困難且貧困家庭推出針對性幫扶措施等。

本地經濟存不確定性 學者倡延續惠民措施

Read more

換錢黨情侶「黑吃黑」_騙同行二十萬元就擒

【本報訊】一對換錢黨情侶涉“黑吃黑”騙同行二十萬港元,取款後不停帶對方在賭場遊花園,其中男朋友被保安截獲,女朋友得悉事主報警,自行到司警局自首。

被捕的換錢黨情侶均是內地商人,分別姓馬,三十三歲,男;姓譚,二十八歲,女;涉詐騙送交檢察院處理。案中的男事主為內地人,同是換錢黨。

案情指,本月二十日凌晨四時,涉案的情侶聯絡男事主,要求協助將十六萬五千元人民幣,兌換二十萬港元,雙方相約在本澳某賭場見面。男事主其後交出二十萬港元現金給馬某,對方即時轉交予譚女,譚女其後離開賭場。而馬某陪同男事主並不停拖延,亦無轉帳相應的人民幣。馬某之後訛稱帶男事主取款,結果在賭場內遊花園,男事主覺不妥,向保安求助截停馬某,司警接報到場拘捕馬某,帶返警局問話,其否認犯案。就在調查期間,譚女突然到司警局自首。司警翻查兩人的帳戶,證實無足夠的款項與男事主交易,案件有待進一步調查。

換錢黨情侶「黑吃黑」 騙同行二十萬元就擒

Read more

各等院校跨境師生暫停上課提前放假

因應珠海疫情不斷發展,以及當地管控區增加,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宣佈,為配合防疫措施,經與衛生部門溝通,認為進一步減少跨境師生往返珠澳,對減低疫情風險有正面作用,高等教育及非高等教育的跨境師生,自本月二十一日起暫停回澳上課,至春節假期結束。另外,部份學校考試結束後有條件提前放春節假期。

教青局表示,收到多間學校查詢,表示上周考試結束後將有條件提前放春節假期。經分析,考慮到約有八成的非高等教育學校於上周內完成學期考試,有條件提前開始放春節假期,對學校全年的整體課程安排影響不大。對於有照顧困難的家長,學校可為其小學三年級或以下學生提供友善措施;至於其餘兩成於今周仍有考試安排的學校,校方可自行決定繼續考試,或提前開始放春節假期並延後考試安排。而本澳高等院校現時並非屬於考試期間,本周初亦將陸續開始放春節假期,院校亦會視乎自身情況調整安排,包括將面授課堂調整為以線上方式進行,或提前開始放春節假期。

另外,教育局稱,現時各高等院校、非高等教育學校均落實執行由衛生部門發出的《關於工作人員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及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指引》,相關指引於本月五日作出更新,故教局於本月十九日向高等院校和非高等教育學校發出通知,自下月二十一日起,高等院校及非高等教育學校所有教職員、高等院校學生等進入校園,須出示完成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初種系列的全程接種達十四天的證明,若未完成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初種系列的全程接種(滅活或信使核糖核酸疫苗初種系列的全程接種為兩劑)達十四天,應至少每七天接受一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私立持續教育機構及私立補充教學輔助中心,亦應於同日執行上述指引。

截至本月十八日,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的非高等教育學校教職員接種率逾八成八,其中僅接種一劑疫苗的為百份之七點八;高等院校方面,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的教職員及學生的接種率逾八成七,其中僅接種一劑疫苗為百份之十一點三。

各等院校跨境師生暫停上課提前放假

高等教育及非高等教育的跨境師生,暫停回澳上課至春節假期結束。

非高等教育學生提早放寒假

Read more

司警反罪惡_截查百二人

司警反罪惡 截查百二人

【本報訊】農曆新年將至,司警局繼續“洗太平地”,派員到旅遊區巡邏截查,進行冬防行動,持續淨化社區治安。

行動由警察總局統籌,司法警察局於本月二十一日下午五時至晚上八時,警察總局與司警局共派出超過四十人前往新馬路一帶旅遊區、以及新口岸區至新馬路一帶巴士站進行巡查。

行動中合共截查了一百二十一名男女,當中沒有可疑人士被帶返司警局作進一步調查,有關行動將會持續不定期進行。

Read more

兩居民墮電騙_損失四十三萬

【本報訊】再有兩名本澳居民墮電騙,被指在內地消費出問題,交出個人及銀行資料再存款,最終被騙徒轉走約四十三萬港元。司警接報調查案件,暫未有人被捕。

首宗案件的事主於去年九月三日,手機接獲自稱“北京某銀行職員”來電,指其在內地消費二萬元出問題,電話隨後轉線至“北京公安”,對方訛稱事主在內地涉一宗二百多萬元的騙案。翌日,一名“內地女法官”視訊聯絡事主,稱未來一個月會協助跟進案件。事主信以為真,按指示交出個人資料、銀行帳號及密碼“調查”。至本月十九日,事主收到銀行短訊通知,稱有十萬港元存款被提走。事主立即查詢“女法官”,獲告知提款是用作“資金審查”。翌日司警聯絡事主指她的帳戶有異動,才知自己墮電騙。

第二宗案件的事主去年十月中,同樣收到相同的來電,指其在內地欠一百一十八萬元人民幣卡數及涉案。事主信以為真,交出個人及銀行資料,並轉帳三萬元給騙徒“審查”。至上月底,一名“內地法官”訛稱會派人來澳,帶事主到北京受審,要求交付二百至三百萬元的“保證金”。此時,事主深信不疑但無錢,立即向銀行貸款三十二萬元,並於本月七日存入自己的帳戶等候“審查消息”。本月十九日,事主收到銀行短訊通知,稱有三十萬港元存款被騙徒提走,才知受騙。

兩居民墮電騙 損失四十三萬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