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司評估治安形勢:_失業率升社會矛盾加劇_博彩修法調整緩解壓力

保安司評估治安形勢:失業率升社會矛盾加劇博彩修法調整緩解壓力

保安司指失業率升恐令社會矛盾加劇

【本報訊】保安司就首季博彩業對澳門治安形勢進行評估,報告指出,新冠疫情下澳門失業率不斷上升,若失業率繼續上升,各種社會矛盾必然持續加劇。修改博彩法作出適度調整,消除了業界顧慮,也緩解了行內的失業壓力。由於博彩業是澳門的支柱產業,在其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綜合問題必然對產業發展帶來重大影響,也可能對社會治安和社會穩定造成衝擊。保安當局一直保持高度警惕,持續關注博彩業發展過程中的各種不穩定因素。

保安司稱,澳門博彩業的發展與澳門的社會治安環境息息相關。持續兩年多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澳門的博彩業和旅遊業帶來巨大的衝擊,博彩業收入大幅下降;而去年在博彩經營權屆滿前,特區政府為了推進博彩經營權牌照的重新競投,確保博彩業的健康有序發展,着手修改《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法律和《規範娛樂場幸運博彩的中介業務》行政法規(以下統稱“博彩法”)。由於博彩業是澳門的支柱產業,在其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綜合問題必然對產業發展帶來重大影響,也可能對社會治安和社會穩定造成衝擊。對此,特區政府高度重視,保安當局也一直保持高度警惕,持續關注博彩業發展過程中的各種不穩定因素。

報告指出,政府本月十三日修訂博彩法的修法方向,提出衛星場毋需再在承批公司物業內經營,報告稱是在不違反整體修法方向前提下的適度調整,將很大程度消除承批公司和“衛星賭場”對未來繼續經營的壓力和顧慮,從而最大程度緩解博彩業的失業壓力,也對博彩業周邊行業的未來發展帶來利好因素,因此可以預見,博彩業政策的調整會使未來博彩業的發展更加規範,也並不會對博彩從業人員的就業帶來直接的壓力。

報告又提到,根據司法警察局的博彩相關犯罪數據顯示(主要涉及高利貸、禁錮、盜竊、詐騙及搶劫等與博彩相關的傳統犯罪),有關犯罪由二零二一年第一至第四季分別為八十九宗、一百一十三宗、七十七宗及六十三宗,二零二二年第一季則有五十二宗,可見二零二一年第四季至本年第一季與博彩相關的犯罪數字呈下降趨勢,新冠肺炎疫情對博彩業及與此相關行業所帶來的嚴重衝擊是主要因素;警方針對與博彩業相關的非法活動的預防和打擊沒有放鬆。

Read more

首季罪案跌一成二治安環境穩定良好

首季罪案跌一成二治安環境穩定良好

【本報訊】保安司公佈今年第一季澳門罪案統計和執法工作數據,本季警方開立刑事專案調查案件共二千五百六十五宗,較去年同期下降一成二。保安司表示,本澳治安環境保持穩定良好,反映出警方的針對性預防及打擊措施取得一定成效。警方將會繼續透過多種渠道發佈防罪資訊,增強公眾的防罪意識及能力,持續完善各類犯罪舉報渠道,並加強情報收集,更主動地發現和打擊相關罪案。

今年首季罪案統計中,“侵犯人身罪”比去年首季下降百份之五點九;“侵犯財產罪”下降百份之六點四;“妨害社會生活罪”下降二成一;“妨害本地區罪”下降二成八;“未納入其它組別的罪案”下降二成五,其中“電腦犯罪”大幅下降八成五。暴力罪案方面共有四十三宗,下降三成九。嚴重的暴力犯罪,如“綁架”、“殺人”及“嚴重傷人”等案件,則繼續保持零案發或低案發率。此外,縱火案、詐騙案、販毒案等數字均錄得下跌;對兒童的性侵犯案件和勒索案件則有所增加。

罪案統計數字顯示,本澳治安環境保持穩定良好,整體罪案數量有所減少,絕大多數類型的犯罪相比去年同期均呈下降趨勢,特別是暴力犯罪的降幅尤為明顯。

保安司稱,當前,防疫形勢仍十分嚴峻,保安當局將繼續堅持特區政府“內防反彈,外防輸入”的防疫策略,全力配合各項防疫部署,同時加強預防與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持續強化與周邊地區的情報交流及警務合作,對影響治安狀況的各種變化因素保持警覺,不斷評估各類犯罪的變化發展趨勢,保障澳門社會的繁榮安定。

在目前周邊國家和地區疫情持續蔓延及反覆不穩的情況下,包括澳門的博彩業和旅遊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的發展正面臨較大的壓力,可能給社會治安帶來不穩定因素,需要政府和社會警惕和面對。保安司及轄下各警務部門會持續關注和分析各種不穩定因素,及時採取各種有效措施,確保澳門社會的安全穩定。

Read more

第五跨海通道未定_輕軌西線需聽意見

【本報訊】十年交通規劃提出規劃輕軌西線,交通事務局局長林衍生表示,西線是初步概念,需要進一步細化,並非決定下一步工作,希望聽取社會意見,是否值得投資興建六公里長的西線。他又稱,第五條跨海通道未有限制規劃方向,希望在公開諮詢期間聽取市民意見。

交通事務局昨日向交通諮詢委員會介紹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並舉行新聞發佈會。交通事務局局長林衍新表示,交諮委普遍認同十年交通規劃的方向,分別提出發展軌道交通項目盡快上馬、加強細化口岸交通、提升公交分攤率,以及澳氹第五通道等。

林衍新稱,研究顯示在中區交通容納能力沒有增加下,原計劃建於舊大橋旁的第五通道若建成反而令中區更塞車,他強調第五通道未有限制規劃方向,希望在公開諮詢期間聽取市民意見。

對於有委員建議發展輕軌東線同時,盡快規劃西線。林衍新稱,西線是初步概念,雖只有六公里,但能將整個軌道交通網形成環形,可覆蓋範圍涉及二十五萬名居民。但強調西線需要進一步細化,今次只是提出規劃概念,並非決定下一步工作,目前希望將資源集中在東線。

林衍新在記者會上再次提到輕軌西線只是初步概念仍未有任何規劃,指出現時澳門半島西面的交通側重在河邊新街,若遇上道路工程或塞車,澳門半島西面就會相當擠塞,因此交局大膽提出輕軌西線概念,希望聽取社會意見,是否值得投資興建六公里長的輕軌西線。他又稱,澳氹第四通道興建如火如荼,相信最遲未來二至三年可見。

第五跨海通道未定 輕軌西線需聽意見

Read more

增五公共停車場_可提供二千泊位_另研遙距入咪錶

增五公共停車場

可提供二千泊位

另研遙距入咪錶

【本報訊】政府計劃今年增加五個公共停車場,可提供二千個私家車位供大眾使用。交通事務局局長林衍新表示,下階段將構思更多咪錶便民措施,例如研究考慮採用其它支付方式或透過交通事務局 App 遙距入咪錶等。

交通事務局預料今年會在五十五個公共停車場的基礎上,再增加五個停車場,屆時可提供二千個私家車位供市民使用。林衍新認同日後電動車輛使用公共停車場充電位或路邊充電位應該收費,至於具體如何收費,他相信相關部門正探討,有消息會適時向公眾公佈。

林衍新又稱,下階段將構思更多咪錶便民措施,例如研究考慮採用其它支付方式或透過交通事務局 App 遙距入咪錶等,同時因應公平使用咪錶,他以最長泊車時間四小時為例,已入咪錶二小時,其後可使用手機遠距離加鐘,但泊滿四小時便需駛走車輛。他提到特區政府與科陽公司所簽署的公共道路收費泊車位服務合同於明年四月到期,目前正開展新的招標工作。

另外,陸路交通十年規劃諮詢文本提出要控制車輛增長,林衍新稱,根據近年數據,私人車輛增長不多,預料未來幾年車輛增長在低位徘徊,若日後經濟轉好和車輛增多時,不排除推出更多控車措施,但短期至中期未有計劃。

↑交局研究搖距入咪錶

Read more

口岸外僱保安製造漏洞_轉售健康碼未核檢人士_獲利二千放行出關就擒

口岸外僱保安製造漏洞

轉售健康碼未核檢人士

獲利二千放行出關就擒

【本報訊】衛生局委託保安公司於關閘離境大堂,查核健康碼的一名外僱保安貪圖利益,製造防疫漏洞。涉利用職務之便,出售自己的澳門健康碼及粵康碼,給未有核檢結果的“買家” 及放行過關,最少九人向他買“健康碼”,涉案保安員獲利最少二千元。司警經調查將其拘捕及其中一名買家,並追緝其他在逃人士的下落。

被捕的男外僱姓朱,三十一歲,口岸保安員,任職衛生局委託負責查核出入境人士健康碼的保安公司。涉及公務員所實施之偽造和受賄的不法行為罪被送交檢察院處理。另一名疑曾購買偽造健康碼內地女子姓王,五十四歲,無業,逾期逗留涉行賄和偽造文件罪。

去年七月,司警接獲檢察院轉介一宗案件,指衛生局收到有內地人投訴,在關閘離境大堂的口岸保安員涉嫌在工作期間,專門物色因未有核檢結果的人士,以四百元人民幣向其出售偽造健康碼及粵康碼,若對方願意購買,有關的保安員會利用職權,扮檢查再放行。司警立即聯絡涉事受衛生局委託的保安公司調查,經分析鎖定目標。本月二十一日,拘捕涉案的王女,前日涉案的朱某經關閘入境時被捕。

朱某承認犯案,供稱去年中旬開始曾向至少九人(包括王女在內)出售自己健康碼及粵康碼,並利用職權放行對方出關,獲利二千元人民幣。王女供稱曾買有關的健康碼通關。司警正進一步調查案件,追查其餘八名曾購買偽造健康碼人士的下落。

Read more

十年交通規劃目標_構建持續陸路運輸

【本報訊】特區政府就《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下簡稱“交通運輸規劃”)展開為期六十日的公開諮詢。交通事務局表示,“交通運輸規劃”將貫徹“公交優先”和“控車輛”兩項政策,朝着為居民及旅客提供更安全、綠色、高效、便捷和宜行的陸路交通運輸系統的方向發展,實現構建可持續發展的陸路交通運輸體系的目標。

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十年規劃提出未來陸路交通規劃的願景、策略和規劃方向,諮詢期由本月二十四日至七月二十二日。重點工作計劃包括:大力發展軌道交通,爭取至二零二八年澳門輕軌線網里程可達致約二十四公里;增建步行通道,計劃開展規劃及建設的步行通道及行人天橋約十公里;建設道路新通道及優化節點,打造立體交通,保障道路網絡的整體高效運轉;配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發展,推進澳門輕軌橫琴線建設及研究通過水上航線連接,為澳門未來融入大灣區發展提供更便捷的交通服務;以持續加強交通安全引導和教育為重點,強化交通安全觀;以推廣電動環保車輛為重點,引導交通低碳轉型;依法加強的士運營管理,研究建立的士服務評鑑體系;完善公交設施及步行系統等綠色交通設施,引導公眾更多選擇公共交通及步行等綠色交通方式出行,爭取機動車年增長率不超過百份之三;整合現有陸路交通工具平台數據,整體提升澳門交通智慧化水平;持續完善陸路交通運輸相關法律法規,為陸路交通運行及管理提供法律保障等。

交通事務局提出探索發展訂制巴士滿足市民多元出行需求,局長林衍新稱,“多元出行”是概念性計劃,他稱現時規劃的部份軌道交通站點和巴士站點,兩點之間距離超過一百米,會研究盡量縮短至五十米左右,方便市民和旅客轉乘,順暢地由巴士接駁輕軌或公交接駁步行等。

至於公交數量方面,林衍新表示,現階段沒有“限死”巴士數量,但按照道路情況,加上巴士泊位難尋,一千輛巴士已是極限,且相信“小巴變中巴、中巴變大巴”措施,即使回復至二零一九年客流量亦可應付。

此外,由陸路交通相關的職能部門組成的“跨部門小組”,將共同推進規劃落實、對主要指標及重點工作計劃進行檢視分析,評估規劃推動進度以及目標的達成狀況,對規劃推行進行監察及檢討。

完善的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有賴全澳巿民一同參與,特區政府期望社會各界在諮詢期內踴躍發表意見和建議。在諮詢期結束後,特區政府將就所收集到的意見和建議進行分析,製作並公佈諮詢總結報告。

十年交通規劃目標 構建持續陸路運輸

Read more

不要惡化

特區政府就新一個十年陸路交通運輸規劃進行諮詢,在立法會的介紹會上總結過去,推考未來交通狀況,且排山倒海道出多個交通大計。小城路窄人車多,政府預測未來十年的出行會有明顯增長,交通壓力依然突出。而嚴格控制車輛增長、落實公交優先繼續成為政府的重要交通政策,同時,未有放棄以步出行的想法,並認為這是優勢可加以發揮。有具前瞻性的想法故然是好事,能否如願落實又是另一回事!

筆者不是潑冷水,要控制車輛增長、至少要落實到公交優先,出行願意多行幾步就更好。然而,以一個發達的城市來看,上述行為是逆水而行,甚至在某種意義上是倒退的表現,極不現實。在生活步伐急速的年代,每日爭分奪秒,步行可謂奢侈,只能作為在假日的一種健康消遣。出行也涉及到經濟和享受問題,有錢自然想舒服啲,就算揸唔起車,再差都要逼倒上巴士,選擇行路始終是少數,除非大家願回歸平淡。

事實上,在政府的預測中車輛只能控制在低水平中增長,難以減少;巴士再多也無法全面覆蓋居民的出行,分攤率最多都是六成,可見一斑。至於輕軌能否扭轉乾坤,做到舒適出行,分擔路面壓力,更不用想得太好。過去十年僅建成氹仔線,未來十年,多了閣媽線、東線等叫做較完整,但日客量預測都只能提高到十三萬人次,相較現時巴士日運載力達五十萬至六十萬人次,其成效並不理想,無法做到集體運輸的主力。交通問題如新冠疫情,難以徹底解決,不要惡化就好!

山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