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前民防部署應對演習提升救援保安全
本澳進入風雨季節,根據地球物理暨氣象局預測,今年約有五至八個熱帶氣旋影響本澳,數量屬正常至偏多。為應對惡劣天氣的出現,各相關部門最近分別進行各項部署,包括氣象局進行了系統測試運作演習,持續提升對熱帶氣旋和風暴潮的預報預警及應急處理能力;海事及水務局則派員到內港碼頭進行安裝防水閘的演練;民防架構成員早前亦舉行會議,共同分析及探討本年度關於突發公共事件的應對部署,並進行“水晶魚”大型實地颱風演習,優化各項民防工作,提升應急救援的效能,以維護市民大眾的生命及財產安全。
要防範惡劣天氣來襲,天氣預報是重要一環。氣象局早前進行了內部熱帶氣旋演習,以檢視和優化各相關工作程序、測試系統運作及強化各工作崗位的溝通與協調。今次演習模擬颱風 “白兔” 在本澳約一百公里內掠過,且在風暴潮叠加天文大潮影響下,局方需發出八號風球及橙色風暴潮警告信號之情境。此外,因應近年極端天氣頻生,演習特加入“白兔”突然近岸加強等複雜多變的情況,並模擬了本局氣象監察中心因突發事故需啟動緊急應變方案,以加強各崗位的綜合應對能力。
每逢風季,內港低窪地區容易受風暴潮或大量降雨影響。海事及水務局較早前亦派員到內港碼頭進行安裝防水閘的演習,確保內港各碼頭掌握安裝方法,確保在風暴潮來臨時,能及時阻擋海水經碼頭平台湧入內港區域。今次年度操練共涉及內港二十個碼頭。操練期間,局方聯同碼頭佔用人檢視了各項防洪設施和設備的損耗狀況。海事局又稱,為配合內港臨時防洪工程之實施,局方已與內港各碼頭建立完善的預警緊急通報機制。當氣象局發出黃色或以上的風暴潮警告,海事局會通知內港碼頭安裝防水旱閘擋水板。
疏散撤離演練達預期
民防是防災減災的重要工作。保安司司長、聯合行動指揮官黃少澤,聯同警察總局局長、輔助聯合行動指揮官梁文昌、海關關長黃文忠,以及二十九個民防架構成員代表,在民防行動中心舉行“二零二三年民防架構會議”,共同分析及探討本年度關於突發公共事件的應對部署,持續推進及優化各項民防工作。並進行“水晶魚”颱風演習,整個演習歷時四個半小時,共模擬約有五十項颱風事故,超過二千三百五十三人參與,除了民防架構成員外,亦包括五十二個民間團體、二十九名民防志願者以及報名出席演習的三百八十六名市民,低窪地區疏散撤離計劃共撤離三千零五十八戶。
今次整個演習過程順利,重點測試都達到演習的預期效果,包括架構成員間的通報協調、對低窪地區排查及撤離系統、應急指揮應用平台的操作、訊息公佈、疏散撤離計劃的執行、各部門的實地專項演練等。黃少澤表示,將演練過程中所發現的不足情況和問題盡快進行檢討和完善。同時,需加強向市民推廣氣象及極端天氣情況,各架構成員依職權做好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準備。另一方面,隨著防疫政策的調整,預料今年風季期間,旅客人數會比過去三年大幅增加,各架構部門需備妥旅客的各項安全保障、訊息發放及支援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