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意外意一宗都嫌多,為更好保障工友職業安全和健康。政府制定建築業職業安全健康法律,已於今年初獲立法會表決通過,並將在十一月一日起生效。當中明確規範建築工地和工程地點內各主體的義務,建立安全管理人員制度。目的希望由上至下加強地盤安全監督工作,盡量做到零意外。經過無數次血的教訓,嚴謹的法例雖然姍姍來遲,但問題總算獲得正視。不論法例何時生效,僱主和僱員時刻都需要重視職安健。
勞工局統計資料顯示,有關違反現行建築安全與衛生章程的個案,二零二一年有九宗,去年減至一宗,而事故導致死亡或長期無能力情況,亦有所下降。過去三年,由於疫情關係,很多行業均停頓,數字未必能反映實際情況,加上勞工局持續巡查也會起到阻嚇作用。雖然去年工業意外中只有一人的死亡涉嫌與違反職安健法規有關,不過從整體看有四千二百多人在工作意外中受傷,當中導致九人喪命,始終不容忽視。
資料又顯示,今年第一季,有一千多人在工作意外中受傷,當中二人死亡,與去年同期相若,而死亡個案均沒有發現違反職安健法規。今年各行各業復產復工,單從工傷數字看未見明顯上升,當中服務性行業或非技術性工人發生工傷佔比最多,反而建築業工傷並不是很突出。然而,建築業一旦發生意外往往都較為嚴重。故新法對於違法行為的處罰金額,最高調升五倍,亦列明若出現任何嚴重危害情況時,勞工局可採取緊急保護措施立即中止有關工程或工作。在加重罰則下,希望建築業界能夠做到安全第一!
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