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現代澳門日報

  • 社區推防「雙熱」 三招減傳播風險

    社區推防「雙熱」

    三招減傳播風險
    【本報訊】本澳近日出現多宗雙熱(登革熱及基孔肯雅熱)個案,為進一步向居民推廣預防資訊,以及積極推動“健康社區”理念,落實資源下沉,衛生局於近日聯同市政署舉辦“預防登革熱及基孔肯雅熱”健康社區快閃站活動,共同推廣相關傳染病的認識。
    衛生局表示,為加強國慶與中秋節假期過後社區雙熱的傳染病防控工作,減少傳播風險,以及因應近日出現多宗登革熱及基孔肯雅熱病例,衛生局已對高風險區域展開緊急應對工作及行動。
    今次“預防登革熱及基孔肯雅熱”健康社區快閃站活動地點包括:黑沙環公園、司打口休憩區、林茂塘休憩區、氹仔花城公園、路環石排灣經屋,深入社區向居民進行面對面宣傳教育,現場派發驅蚊劑、防蚊手袖、花樽清潔刷等宣傳禮品。歷時四小時的快閃站活動共觸及近九百人次,受到居民歡迎並踴躍回應。
    本澳傳播登革熱病毒和基孔肯雅熱病毒的白紋伊蚊一般在四月至十月最為活躍,現時正值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傳播高風險時期,衛生局將持續密切留意本澳及鄰近地區的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流行情況,並呼籲居民做好“防蚊三招”共同防控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
    (一)防止家居“孳生”蚊子,注意定期清除工作地點和家居周圍環境的積水,杜絕蚊蟲孳生。
    (二)防止蚊子“進入”室內,家中可使用紗窗、蚊帳或開冷氣等措施,減少被蚊叮咬機會;
    (三)防止戶外蚊子“叮咬”,在戶外活動時宜穿淺色長袖衫褲,並在皮膚暴露地方或衣服使用驅蚊劑,防止被蚊叮咬。

  • 青年停牌駕車兜風 遇治安警截查被捕

    治安警拘禁駕期間駕駛男子

    青年停牌駕車兜風

    遇治安警截查被捕

    【本報訊】一名本澳青年涉禁駕期間“揸大膽車”外出兜風,結果遇治安警查車被捕。

    被捕的本澳青年姓歐陽,男,無業;涉禁駕期間再駕駛送交檢察院處理。

    案情指,本月七日凌晨二時,治安警在路氹連貫公路進行查車行動,期間截停一部電單車,涉案的司機歐陽某無法出示駕駛執照。警員經了解證實其早前因超速正處禁止駕駛狀態,禁駕期由今年五月至十一月。歐陽某承認當晚“揸大膽車”外出兜風,結果被揭發。

  • 兩大學生墮公檢法 失一百六十萬報案

    兩大學生墮公檢法

    失一百六十萬報案

    【本報訊】兩名在本澳就讀大學的內地及香港學生,分別墮公檢法電騙,損失合共一百六十萬港元。司警接報調查案件,暫未有人被捕。

    案中的兩名青年事主分別為內地女子及香港男子,均在本澳就讀大學。前日司警先後接獲該兩人報案,其中女事主報稱於今年七月十一日收到“澳門出入境部門”人員來電,指其的內地手機號碼涉及犯罪,電話隨後轉線至“昆明公安”。“公安”再指事主的銀行卡涉內地多宗案件,需要立即受查。事主信以為真,與“公安”進行視頻辦案,對方其後展示“拘捕令”,事主再按指示開啟屏幕共享功能,提供銀行帳戶等資料。不久,“公安”再聯絡事主稱需要繳交七十萬港元“保證金”用作“取保侯審”。事主稱無錢,及後被騙徒教唆向家人訛稱到“外國交流”需用錢。事主成功向家人取款後,上月十七日轉帳七十萬元到指定的香港銀行帳戶。同月二十九日,“公安”再以相同理由索款多七十萬元,此時事主感到可疑,拒絕再付款及報案。

    而男事主於今年八月十六日收到同類詐騙電話,手法相同。至上月二十二日及二十四日,他按指示轉帳七十一萬元及十九萬港元,到指定的香港銀行帳戶。本月一日,事主向家人提及事件被告知是詐騙,於是報警。

    上述兩名事主合共損失一百六十萬港元。

  • 墮網購大閘蟹騙局 五人失數百至二千

    墮網購大閘蟹騙局

    五人失數百至二千

    【本報訊】司法警察局近日接獲多宗涉及“網上訂購大閘蟹”的詐騙舉報。經統計,十月至今,已有五名市民被騙而前來司法警察局報案,各人報稱損失金額由數百至二千澳門元不等。

    司警表示,騙徒於Facebook假冒本澳商戶開設虛假專頁,並以優惠價錢預訂“大閘蟹”作招徠,吸引市民以「先付款、後取貨」方式進行交易。然而當事主按對方提供的「未認證」MPay二維碼進行掃碼支付後,一直未有收到相關貨品,並發現對方已失去聯絡,始察覺上當受騙。

    鑒於近月正值大閘蟹時令季節,騙徒會趁機混水摸魚,假冒海鮮店專頁進行詐騙,司警局反詐騙協調中心再次呼籲市民:切勿貿然與陌生網上帳號進行交易,尤其以優惠價格作招徠的網購商品,應選擇具有實體門店的商戶,或先向商戶求證才進行交易;網購需謹慎,小心防範各類型“先付款、後送貨”的交易要求。

    倘懷疑涉詐,可使用司警局“反詐程式”查核風險指數,又或致電防詐騙查詢熱線88007777或報案熱線993求助。

  • 營地大街封路開掘 駕駛者首日未適應 民冀快完工減影響

    營地大街封路開掘

    駕駛者首日未適應

    民冀快完工減影響

    【本報訊】營地大街首個預留管線試點項目昨日起分階段動工,總施工期五十天。配合工程營地大街分段封路,庇山耶街和草堆街部份路段改為反方向行車。首日不少駕駛者不清楚封路改道,暫時未適應;商戶則希望盡快完工減少影響。

    新馬路近大豐銀行分行路口昨日早上開始擺放水馬及交通標誌,新馬路中間原本轉入營地大街的行車線亦有放上雪糕筒。有駕駛者到路口才得悉禁止通行,由在場警員指示行車方向。

    有駕駛者表示,在路口見到臨時交通標誌才知悉封路,建議施工初期,增派警員指揮及維持交通秩序。營地街市附近店舖表示,封路後車輛需繞路行駛,行車時間明顯增加,肯定出入做到不便,希望合併施工可避免重複開挖,減低對市民及商戶的影響。

    有附近居民稱,工程期間唯一的十八號巴士線將不停靠附近四站點,對出入多少做到不便,希望工程盡快完成,減少影響,並做好過路措施,提升出入安全。

  • 國慶黃金週日均訪客 逾十四萬人次增1.9% 警檢控九宗違規的士

    國慶黃金週訪客增百份之一點九

    國慶黃金週日均訪客

    逾十四萬人次增1.9%

    警檢控九宗違規的士

    【本報訊】內地國慶連中秋八天假期結束,治安警公佈,本澳總出入境客流累計五百五十三萬六千人次,日均六十九萬二千人次,按年上升百份之二點二。期內訪澳旅客一百一十四萬四千人次,日均十四萬三千人次,按年升百份之一點九。

    訪客當中以內地旅客最多,佔百份之八十二點四,香港旅客佔百份之十一點二、台灣地區百份之一點四、外國旅客則佔百份之五。

    十月四日單日出入境總人次八十二萬一千,訪澳旅客十九萬一千人次,均刷新本澳國慶黃金周假期最高紀錄。通關口岸以關閘客流最多,佔近五成一,其次是青茂、橫琴及港珠澳大橋口岸。

    內地十一黃金周長假最後一天,治安警公佈,各口岸共錄得六十一萬一千人次出入境,其中旅客佔十九萬二千人次。出境旅客有十萬三千人次,主要經關閘口岸、橫琴口岸、港珠澳大橋口岸;入境旅客則近八萬九千人次。

    為保障乘客及的士業界的權益,治安警察局於國慶節假期間持續打擊的士違規行為,於十月一日至十月八日,共檢控的士違規九宗(當中包括四宗拒載、一宗議價、一宗同時實施議價及濫收車資、一宗第三人招攬乘客及二宗明顯繞路);另外,因對待乘客不禮貌而轉介交通事務局跟進個案有九宗;此外,亦檢控六宗白牌車,治安警察局將持續打擊相關違規行為。

    治安警總結今年“國慶黃金周”假期,本澳各出入境事務站通關暢順,市面治安及交通秩序良好。當局將繼續堅守崗位,持續做好維持公共秩序及口岸通關工作,為市民及旅客營造安全有序的環境。

  • 瞭望台

    時時食

    正所謂不時不食,秋天是品嚐肥美大閘蟹的最佳季節,市面上亦開始有大閘蟹出售,以及一堆關於大閘蟹美食廣告。大閘蟹饕客皆知的一句話「九月圓臍十月尖」,正正表示這段時間氣溫逐漸轉涼,螃蟹會為了準備過冬會積極儲存養分,使得蟹膏和蟹黃特別肥美。大閘蟹有別於一般蟹,相信喜歡食大閘蟹的食客都是衝著牠的蟹膏而來。雌蟹的蟹黃則呈橘黃色、濃郁結實,像鹹蛋黃;公蟹的蟹膏呈乳白色、滑潤綿密,比雌蟹甘香。

    按照食家所指,在大閘蟹產季初期,體型小的約三兩至四兩左右的公蟹蟹膏會較飽滿,而當下體型大的公蟹,需要時間才能儲存到足量的蟹膏,要等到產季的中後期才有大隻且蟹膏飽滿的公蟹。懂得揀蟹之餘,辨識真偽同樣重要,市面很多的大閘蟹標榜產自陽澄湖或太湖,實際可能是舢舨充炮艇,買到可食用無害的冒牌貨還好,付了錢取不到正貨就更大損失,尤其網購大閘蟹更要加倍小心,以免受騙。

    近日,本澳有市民便墮入網購大閘蟹騙局,損失金額由數百元至二千元不等。事實上,以往這段時間都曾發生過類似的騙案,騙徒豈止不時不食,也會因應時節和市民的喜好變化「扮蟹」設局,名副其實「時時食」。品嚐美味的大閘蟹,既要食得開心也要安全,最好光顧有信譽心商號。不過,大閘蟹在中醫角度看屬性質「寒涼」的食物,大家在享受蟹宴時,記得適可而止,且適宜搭配一些溫熱的食物或飲品來中和其寒性,例如薑茶,避免引起身體不適。

    山草

  • 現代旅行家

    打卡熱點澳門倫敦人

    澳門有一段葡萄牙管治的歷史,所以這裡的文化和建築,都極具歐洲風情。澳門,一個地理上雖小卻充滿活力的地方,由澳門半島、氹仔和路環島組成的離島。

    10.1.國慶黃金周,澳門倫敦人成澳門火熱打卡的熱點,第一次來澳門,要一晚給倫敦人,從黃昏藍調時刻,比歐洲的夜色更歐洲。連接紙醉金迷的金光大道,令人興奮夜難眠。

    倫敦人最具吸引的大笨鐘,1966年原版倫敦英式電話亭、拱門和天橋階梯下的英式雙層巴士,都是從英國運來的。黃金時間玩轉倫敦人,下午6時倫敦人的正門,要趁天色未暗,拍攝藍調夜景,

    大本鐘被燈光勾勒出迷人的輪廓,拍攝瞬間的歐洲感,在星光之橋的露台樓梯,以大本鐘為背景拍攝人像,藍調光色天際,仿佛觸手可及。紅色電話亭、雙層巴士拍創意劇照,復古直出大片,室內邱吉爾精品店,水晶吊燈與拱門裝飾,隨便拍出奢華感覺。

    夜遊澳門「倫敦人」,星光之橋露台,拍攝巴黎人與威尼斯人酒店的全景,盡顯金光大道的紙醉金迷,奢華的絕色。

    蔚奇

    打卡熱點倫敦人
    在星光之橋看巴黎人
    金光大道奢華絕色
    英國運來雙層巴士
    原版倫敦英式電話亭
    進入金光大道
    月色朦朧
    比歐洲夜色更歐洲
    打卡熱點大笨鐘
  • 集思廣益

    粵港澳大灣區之名人錄——王寵惠(二)

    解決「泗水事件」一改外交頹勢

    王寵惠舊照(互聯網圖片)

    王寵惠與孫中山等人合照(互聯網圖片)

    1911年,中國正處於風雨飄搖的舊時代末期,清廷的統治已如殘陽西下,搖搖欲墜。在這歷史轉折的關鍵時刻,王寵惠被清廷電召回國參與憲法修訂工作,然而,面對一個行將就木的政權,王寵惠並未選擇踏入紫禁城,而是毅然決然地南下,投身到了推翻封建帝制的革命洪流之中,加入了同盟會,成為辛亥革命的重要參與者之一。

    辛亥革命的炮火迅速席捲全國,王寵惠以其卓越的法律素養和革命熱情,先後擔任了廣東軍政府司法部長,隨後又轉戰上海,成為滬軍都督陳其美的顧問,為光復上海和南京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的身影活躍在革命的最前線,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自由與民主的追求。

    隨著革命的深入,1911年12月,南北雙方代表在上海英租界市政廳舉行了歷史性的議和談判。王寵惠作為南方代表伍廷芳的參贊,全程參與了這場決定中國未來走向的談判,並因其出色的表現被選為會議副議長,展現了他在政治舞台上的非凡才能。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王寵惠被委以重任,出任外交總長一職,肩負起新成立政府的外交重任。然而,正當他準備大展拳腳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外交危機——「泗水事件」,將他和南京臨時政府推向了風口浪尖。

    事件起因於荷屬印尼華僑慶祝辛亥革命的活動,荷蘭殖民當局竟派出軍警進行武力干涉,導致華僑三人死亡,十餘人受傷,百餘人被捕。憤怒的華僑採取閉門罷市行動以示抗議,卻遭到了荷蘭軍警的進一步鎮壓,千餘人被捕,事件迅速升級,引起了國內外廣泛關注。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王寵惠迅速行動起來。他深知,這不僅是保護海外僑胞權益的問題,更是新成立的中國政府展示其外交能力和決心的重要契機。在孫中山的支持下,王寵惠於2月21日致電主掌北京大權的袁世凱,詳細陳述了荷蘭軍警的暴行,強調此次外交事件「事關國體民命」,請求袁世凱轉飭駐荷蘭中國公使與荷蘭政府進行正面交涉。同時,他還親自致電巴達維亞華僑,表達慰問之情,並告知他們已盡力向荷蘭方面交涉。然而,北京方面的回應並不積極。

    面對泗水僑民日益危急的處境,王寵惠沒有放棄,他於2月23日再次致電袁世凱,轉達了荷屬孟嘉錫僑民代表的最新情況,指出荷蘭軍警的擄掠行為日益嚴重,僑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懇請袁世凱「鼎立交涉」。

    25日,他再次致電北京,言辭懇切地指出:「民國初立,豈尚忍如滿清政府放棄責任,漠視僑民?」若不迅速採取行動,僑民的生命財產將受到更大威脅。

    在王寵惠的堅持下,孫中山於2月26日召開了內閣會議,議決了對荷蘭交涉的四項強硬條件:限三日內釋放被捕華僑;賠償財產損失;對被害者給予賠償;恢復人權,確保華僑與歐僑、日僑享受同等待遇。同時指出,若荷蘭政府不給出滿意答復,「民國自有相當之對待」。

    王寵惠迅速將這些條件通知荷蘭外交部,並再次電告北京方面,力求南北合作,迅速解決危機。

    王寵惠的強硬立場和積極行動,激發了國內民眾的護僑熱情。各界通電紛至沓來,形成了強大的輿論壓力,迫使荷蘭政府不得不重新考慮其立場。

    經過反復交涉,荷蘭政府最終釋放了所有被捕者,並答應了中方提出的所有條件,包括懲辦兇手、優禮安葬被害華僑、撫卹家屬、賠償財產損失以及給予華僑與荷蘭人同等的待遇。

    「泗水事件」的成功交涉,不僅為海外僑胞爭得了合法權益,更一改晚清政府在對外交涉上軟弱可欺的形象,為近代中國外交注入了新的活力。王寵惠在這場外交風波中的出色表現,贏得了海外華僑的廣泛贊譽,使他們第一次感受到了獨立的中國是他們堅強的後盾。

     

    中國之最(七十六)

    世界最大的熊貓保護地(二)


    大熊貓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旗艦物種(互聯網圖片)

    工作人員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內開展巡護(互聯網圖片)

    大熊貓國家公園涉及的自然保護地較多,主要有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四川千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四川王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陝西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陝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

    大熊貓國家公園附近的村落裡,曾經以伐木為生的村民,如今已轉型成為大熊貓保護的中堅力量。這場轉變,源於「社區共管」模式的推行,讓當地居民不僅直接參與生態維護,更獲得可持續的經濟收益。

    目前,保護區已培訓超過500名原住民擔任生態巡護員,他們負責監測熊貓蹤跡、執行反盜獵巡邏等任務。同時,許多村民開設「熊貓民宿」,擔任自然教育導覽員,向遊客傳授生態知識,年收入平均提升30%。此外,替代生計項目如有機種植與手工藝品製作也逐步推廣,減少了對森林資源的依賴。

    「以前我們砍樹,現在種樹;以前怕熊貓吃莊稼,現在盼著它們來。」一位羌族巡護員的感慨,道出了人與熊貓關係的深刻轉變。這種從掠奪到守護的態度轉變,體現了生態保護與社區發展並行的可能性。

    大熊貓不僅是中國的國寶,更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旗艦物種。保護區積極與國際機構合作,包括與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的科研團隊共同研究熊貓行為學與疾病防控。同時,推動「熊貓友好產品認證」,促進可持續竹材採購,減少對棲息地的破壞。此外,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合作進行氣候適應計畫,研究氣候變遷對熊貓棲息地的影響。

    2023年,大熊貓國家公園與加拿大班夫國家公園簽署合作協定,分享生態廊道管理經驗,標誌著中國熊貓保護理念的全球化輸出。

    然而,儘管保護成效顯著,挑戰依然存在。竹林開花危機、棲息地碎片化以及氣候變暖所帶來的影響,仍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為因應這些挑戰,保護區啟動「熊貓方舟2050」計畫,包括建立全球首座熊貓基因備份庫、試驗耐高溫竹種,以及推動「智慧保護區」建設,運用5G與物聯網技術提升管理效率。

    大熊貓國家公園的成功,證明生態保護與社區發展並非對立,而是可以共贏。從瀕危到易危,熊貓種群的恢復不僅是中國的成就,更是全人類的希望。正如科學家所說:「保護好熊貓,就是保護好我們共同的地球。」

     

    擒賊先擒王

    杜甫畫像(互聯網圖片)

    張巡畫像(互聯網圖片)

    在軍事鬥爭的廣闊舞台上,「擒賊先擒王」作為一條經典戰略,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它源自唐代詩人杜甫的《前出塞》:「輓弓當輓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這一智慧結晶,深刻揭示了解決複雜問題的關鍵——抓住核心,直擊要害。

    唐朝安史之亂期間,叛軍攻佔洛陽後向河南各州縣進兵,睢陽(今河南商丘)成為中原通向江淮的門戶。安慶緒為切斷唐王朝經濟命脈並南下掠奪,派大將尹子奇率十三萬大軍進攻睢陽。睢陽太守許遠向御史中丞張巡告急,張巡遂率三千兵力馳援,與許遠合兵六千八百人共同守城。

    張巡見敵軍來勢洶洶,決定據城固守。敵兵二十餘次攻城,均被擊退。尹子奇見士兵已經疲憊,只得鳴金收兵。晚上,敵兵剛剛準備休息,忽聽城頭戰鼓隆隆,喊聲震天.尹子奇急令部隊準備與衝出城來的唐軍激戰。而張巡「只打雷不下雨」,不時擂鼓,象要殺出城來,可是一直緊閉城門,沒有出戰。尹子奇的部隊被折騰了整夜,沒有得到休息,將士們疲乏已極,眼睛都睜不開,倒在地上就呼呼大睡。這時,城中一聲炮響,突然之間,張巡率領守兵衝殺出來.敵兵從夢中驚醒,驚慌失措,亂作一團。

    張巡一鼓作氣,接連斬殺五十餘名敵將,五千餘名士兵,敵軍大亂。張巡急令部隊擒拿敵軍首領尹子奇,部隊一直衝到敵軍帥旗之下。張巡從未見過尹子奇,根本不認識,他又混在亂軍之中,更加難以辨認。張巡心生一計,讓士兵用秸稈削尖作箭,射向敵軍。

    敵軍中不少人中箭,他們以為這下完了,沒有命了。但是發現,自己中的是秸稈箭,心中大喜,以為張巡軍中已沒有箭了。他們爭先恐後向尹子奇報告這個好消息。張巡見狀,立刻辨認出了敵軍首領尹子奇,急令神箭手、部將南霽雲向尹子奇放箭。正中尹於奇左眼,這回可是真箭只見尹子奇鮮血淋灕,抱頭鼠竄,倉皇逃命。敵軍一片混亂,大敗而逃。

    張巡以不足七千兵力,在睢陽堅守十個月,殲滅叛軍十二萬人,成功阻擋了叛軍南下江淮的步伐,為唐軍反攻贏得了寶貴時間。安史之亂平定後,朝廷追贈張巡為揚州大都督、鄧國公,民間為其建祠塑像,尊為「武廟武神」。

    張巡的事跡,不僅是對「擒賊先擒王」戰略的生動詮釋,更是對後世軍事鬥爭的深刻啓示——在複雜多變的戰場環境中,抓住關鍵,直擊要害,方能克敵制勝,流芳百世。

     

    澳門航空史_77

    「SARS」非典疫後恢復迅速

    澳門航空

    本欄上期講到,澳門航空成立了短短的幾年期間,逐步建立起以澳門為中心,輻射中國內地主要城市和東南亞地區的航線網絡。而且,2003年的一場「SARS」非典疫情,嚴重影響全球航空業,因此重構全球航空業競爭格局,大量中小航空澳門航空破產,全球主要航空澳門航空嚴重虧損,紛紛通過集團資源整合、跨航企抱團、行業上下游合作、航空聯盟合作等方式努力渡過難關。

    疫情高峰期(4-5月),兩岸及內地跨省旅遊幾乎停擺,澳門航空客運量驟降62%,其中臺北、高雄等核心中轉航線航班取消率達75%,4月單月載客量僅3.2萬人次,較2002年同期下滑81%;營業收入同比銳減58%,現金流面臨斷裂風險。為維持基本運營,澳門航空迅速啟動「三階段應急方案」:​

    第一階段(4月):削減非必要成本,將每週68個客運航班減至22個,僅保留澳門至北京、上海、台北的「生命線航線」,每條航線每週2-3班;暫停機隊擴充計劃,推遲原定引進的2架空客A320機型;員工實行「輪崗輪休」制度,管理層減薪30%,基層員工減薪15%,同時與澳門政府協商獲得2000萬澳門元低息貸款,用於支付機場租金與員工薪酬。​

    第二階段(5月):推出靈活客票政策,針對已購票旅客,除180天免費改簽外,新增「無條件全額退款」與「機票抵扣券」選項(抵扣券可在復航後12個月內使用,並附加15%面值補貼);針對商務客群,推出「疫情後復飛保障計劃」,承諾復航後優先提供機位,並贈送機場貴賓廳服務次數,穩定核心客戶群。​

    第三階段(6月):聯合產業鏈夥伴啟動市場,與澳門旅遊局、銀河酒店、新葡京酒店等12家企業聯合推出「疫後復航優惠套票」,套票包含「機票+3晚酒店+免費接送機」,價格僅為疫情前的60%(如澳門至上海套票售價1800澳門元,較常規價低42%);同時與澳門衛生局合作,在機場設立「防疫檢測綠色通道」,旅客憑72小時內健康證明可快速通關,首月套票銷售突破2000套,拉動6月客運量回升至8.5萬人次。​

    這些措施幫助澳門航空在2004年快速恢復,旅客輸送量重回百萬人次大關,貨運業務更是實現同比增長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