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之名人錄——容國團(完)
容國團帶領女乒隊奪冠
456-01容國團率中國隊奪得第28屆世乒女子團體冠軍(互聯網圖片)
456-02毛澤東在北戴河接見容國團等人(互聯網圖片)
1961年4月,第2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北京舉行。當時的日本隊是乒壇霸主,連續五屆蟬聯男團冠軍。而中國隊,作為新興力量,渴望在主場創造歷史。
男團決賽在中日之間展開,戰況激烈。容國團作為中國隊主力,首戰失利,連丟兩局。關鍵時刻,隊友徐寅生、莊則棟奮力扳平比分,將比賽拖入決勝局。最終,容國團迎戰日本名將星野展彌,雙方鏖戰至決勝局。比分來到20-18時,星野瘋狂側身拉弧圈球進攻,容國團沈穩防守,連續擋回六七板。最終,星野一記猛攻出界,容國團以21-18鎖定勝局!中國隊以5-3擊敗日本,首次捧起斯韋思林杯,終結了日本隊的五連冠。
這一戰,不僅是中國乒乓球的里程碑,更讓世界看到了中國體育的崛起。容國團作為核心功臣,被國家體委授予「體育榮譽勳章」和特等功,他的名字從此載入中國體育史冊。
1963年,容國團退役,擔任國家乒乓球男二隊教練,培養出周蘭蓀、於貽澤等新秀。然而,更大的挑戰在等待他。
當時,中國女乒陷入低谷,連續在世乒賽上顆粒無收,甚至在北京國際邀請賽上被日本選手深津尚子一人橫掃12場,全隊士氣跌至谷底。1964年底,距離第28屆世乒賽僅剩4個月,容國團臨危受命,出任女隊主教練。
面對艱巨任務,他推遲婚期,全身心投入訓練。他提出「快、准、狠、變、轉」的技術理念,強化隊員心理素質。1965年,中國女隊在南斯拉夫盧布爾雅那世乒賽上一雪前恥,奪得女團冠軍,並包攬女單、女雙金牌。容國團用實力證明,中國乒乓球不僅屬於男隊,女隊同樣可以站上世界之巔。
容國團不僅是一位傑出的運動員和教練,更是一位精神領袖。他在1960年代喊出的那句「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更待何時!」迅速傳遍全國,成為激勵無數中國人的座右銘。
這句話不僅適用於體育賽場,更成為那個艱苦奮鬥年代的精神象徵。無論是工人、農民,還是科研工作者,都從中汲取力量。容國團用自己的拼搏精神,為中國乒乓球乃至整個社會注入了強大的鬥志。
1965年,他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在1966年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在北京國際乒乓球邀請賽經驗交流會上,他發表講話《我們將永遠在毛澤東思想的光輝照耀下前進》,表達了對國家和體育事業的熱愛。
然而,時代的動蕩未能讓這位英雄安然終老。由於來自香港的背景,容國團在特殊時期遭受不公正對待。1968年6月20日,年僅30歲的他選擇以極端方式結束生命。他的離世,讓整個體育界痛心。同樣來自香港的乒乓球名將傅其芳、姜永寧也相繼遭遇不幸。容國團的離去,不僅是個人的悲劇,更是中國體育的巨大損失。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中國,國家體委為容國團平反,恢復名譽,並補開追悼會。2009年,他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2019年,榮獲「最美奮鬥者」稱號。
恭敬不如從命
456-03兒媳以一碗筍湯打動婆婆(互聯網圖片)
「恭敬不如從命」的字面意思是指,在面對他人的要求或建議時,即使態度上再謙恭有禮,也不如直接順從對方的意見來得更為實際和有效。它常被用作接受款待或饋贈時的客套話,表示雖然自己不敢當,但出於禮貌和尊重,還是選擇順從對方的意願。
然而,這個成語的背後,還隱藏著一個婆媳關係的故事。在古代中國的一個家庭中,有一位新過門的媳婦,她賢惠勤勞,卻時常遭到公公婆婆的挑剔和不滿。在一個寒冬臘月的日子裡,婆婆突然要求她做一碗筍湯。在那個季節,嫩筍早已難覓蹤影,但新媳婦並沒有拒絕,而是立刻答應了婆婆的要求,並開始著手準備。她用自己早先儲藏好的筍,為婆婆煮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筍湯,並親自送到了飯桌上。婆婆品嚐後,對湯的味道讚不絕口,對媳婦的態度也因此有了極大的轉變。
當其他兒媳好奇地詢問新媳婦如何在寒冬找到嫩筍時,她坦然地解釋道:「我先答應著,以恭敬順從來避免婆婆的責罵罷了。確實沒有地方能找到嫩筍啊,這是我很早以前就儲藏好的筍。」婆婆得知真相後,深感自己以前對這個兒媳婦確實太不公正了,於是開始對她憐愛有加。從此,婆媳關係越來越好,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這個故事不僅是對「恭敬不如從命」這一成語的生動詮釋,更是對人際交往中智慧與策略的深刻體現。它告訴我們,在面對長輩或權威的要求時,即使這些要求可能並不合理或難以實現,我們也應該保持恭敬和順從的態度。通過順從和滿足他人的需求,我們可以建立起更加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同時,這也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尊老愛幼、孝順長輩的美德。
「恭敬不如從命」這一成語,在歷經千年的傳承與演變後,現已成為一個常用的表達。它不僅可以用作接受對方款待或饋贈時的應酬語,還可以用來表達自己對他人意見的順從和接受。這種順從並非盲目的屈從或妥協,而是一種基於智慧和策略的應對方式。它讓我們在保持自尊和獨立的同時,也能夠尊重他人的意願和需求,從而實現雙方的和諧共處。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恭敬不如從命」並不意味著我們要無條件地順從他人的所有要求。而是要在尊重他人意願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判斷,做出明智的選擇。當我們面對不合理或過分的要求時,可以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但方式要委婉、態度要誠懇,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衝突和矛盾。
「恭敬不如從命」以其獨特的韻味和深刻的內涵,向我們展示了人際交往中的智慧與策略。讓我們在品味這個成語的同時,也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為自己的人生道路增添一份從容與自信。
中國之最(六十五)
古鎮最多的地方——江蘇及四川(四)
456_07:梁思成曾讚旋螺殿的結構「足傲當世」(互聯網圖片)
456_08:李莊與江南四合院的對照(表)
承接上文,中國兩個古鎮最多的地方——江蘇及四川,地域和文化造成的差異,令兩個地方的古鎮各具特色。若說江南園林追求「移步換景」的詩意,李莊建築則彰顯「力學與美學」的完美平衡。被梁思成譽為「李莊四絕」的旋螺殿、奎星閣、百鶴窗、九龍石碑,堪稱中國古建築的「活化石」。
建築史詩,力與美的交響
- 「四絕」驚世:梁思成的建築朝聖
- 旋螺殿:這座明代三層八角木構建築,無一鐵釘,全憑榫卯咬合。其藻井如螺旋攀升,梁柱承重精妙絕倫,梁思成曾讚其結構「足傲當世」。1945年,他更將旋螺殿的力學原理運用於聯合國大廈頂部設計,讓東方智慧驚艷世界。
- 奎星閣:臨江而立的六角三層閣樓,飛簷如大鵬展翅。登閣遠眺,長江浩蕩東去,與江南水鄉的「憑欄觀柳」之景迥異,盡顯巴蜀的磅薄氣象。
- 百鶴窗:張家祠內的五十扇楠木窗櫺,以透雕、浮雕技法刻畫百鶴翔雲,仙鶴姿態無一重複。戰亂時期,村民用泥巴糊住窗欖避禍,竟使這藝術瑰寶躲過烽火,堪稱「天人共護」的奇蹟。
- 四合院密碼:川南民居的生存哲學
李莊四合院多呈矩形或正方形,嚴格遵循「正房為尊,廂房為輔」的傳統禮制。以中軸線為核心,正房(堂屋)居中,左右對稱分佈東西廂房,倒座房(門廳)臨街而立,圍合出方正的天井。這種佈局既體現儒家「長幼有序」的倫理觀,又暗合風水中「藏風聚氣」的理念。
古鎮內十幾條明清街巷如羊腸交錯,青石板路寬不過三米,兩側四合院「連脊而建」,山牆緊密相連,形成連續的封火山牆界面。大型院落如栗峰山莊(中央研究院舊址)佔地數千平方米,由多進院落縱深串聯,每進以天井分隔,功能分明:前院待客,中院祭祀,後院居住。小型四合院則以「一進一天井」為主,緊湊實用。
部分臨街四合院兼具商貿功能,倒座房臨街一側開設店鋪,後院則為居住區。例如席子巷的院落,前店販售竹編器具,穿過狹長過道,後院天井中晾曬著半成品竹篾,生活與生計無縫銜接。
天井是四合院的「呼吸之眼」。川南氣候多雨悶熱,天井的敞口設計(通常約佔院落面積1/3)能引導陽光直射堂屋,同時形成「煙囪效應」:冷空氣從低處門窗流入,熱空氣自天井上升排出,自然調節院內微氣候。
天井是家庭活動的中心:婦女在此浣衣晾曬,孩童嬉戲於石階,節慶時擺設宴席,甚至喪葬儀式中棺木暫厝於此。一些院落的天井角落設有石臼或水井,滿足日常取水與農產品加工需求。
作為中央研究院舊址,栗峰山莊是李莊四合院的集大成者:
- 三進院落:首進為門廳與轎廳,二進正廳「懷德堂」用於學術會議,三進後院為學者居所。各進以天井分隔,既保獨立性,又通過遊廊串聯。
- 防禦設計:外牆無窗,僅二層設箭窗;後院暗藏夾壁牆,內有密室存放文物。
- 文化融合:正廳梁枋彩繪「博古圖」,融合巴蜀夔紋與江南文人題材,見證戰時文化的交融。
李莊四合院,是地理環境、歷史變遷與人文精神的結晶。其嚴謹的排水暗渠,映照出川人「與天鬥智」的生存智慧;高聳的封火山牆,銘刻著亂世中「守望相助」的集體記憶;而天井中的一縷陽光、一聲川劇鑼鼓,則流淌著「剛柔並濟」的巴蜀魂靈。走進這些院落,觸摸的不仅是建築的肌理,更是一部立體的巴蜀文明史。
「澳門小姐」號失事僅一人生還
456_05:「澳門小姐」號飛機的遺骸安放在澳門海軍基地(互聯網圖片)
1948年7月16日傍晚6時許,一架名為「澳門小姐」號的水陸兩用飛機,在從澳門飛往香港的途中,於九洲洋距澳門約四海里的海域突發失事,墜入海中。當時,只有一名腿部折斷、全身多處受傷的男子倖存,被附近打漁的漁民及時救起。由於港澳兩地電訊系統發生故障,導致聯繫中斷,這一消息遲遲未能傳出。直至深夜,傷者被送到山頂醫院救治,事件才被證實,隨即展開了緊張的救援工作,但遺憾的是,再未發現其他生還者。
這名唯一的倖存者自稱黃裕,年齡35歲。他向警方表示,自己原先在鄉間務農,近年轉往澳門尋找工作,朋友送了他一張機票,讓他乘坐飛機到香港尋找新的工作機會。據他回憶,出事前他被震暈,醒來時已身在醫院。
然而,警方在對黃裕進行盤問時,發現他的口供存在諸多疑點。當被問及到香港後將在何處落腳、工作如何安排,以及送票的朋友究竟是何人時,黃裕的回答顯得支支吾吾,甚至前後矛盾。此外,朋友送機票讓他乘坐僅20分鐘的「黃金航線」飛機的說法也顯得不合情理。考慮到黃裕的身份和背景,他根本不可能購買昂貴的飛機票去遊玩。因此,警方懷疑黃裕可能與此次墜機事件有密切關聯,且是機上唯一的倖存者。為了防止線索丢失,警方決定對其進行監護治療。
在隨後的兩天裡,救援人員終於在肇事海面發現了飛機的殘骸。蛙人潛入大海,將繩索綁在機身兩邊,試圖將其扯起。雖然這次打撈未能成功,但海面浮出了6具屍體。隨後,機上的死者名單陸續查出,除了機組人員外,乘客大多來自上流社會,包括大三元酒家的老闆、德士古石油公司(即加德士)的副經理史超活,以及一家四口的美國遊客。此外,還有三名姓趙的中國人,分別名為趙一明、趙昌、趙三才,他們的背景不明,且事後無人認屍。
完成打撈工作後,飛機交由司警進行調查。警方驚訝地發現,飛機內壁有數道清晰可見的彈痕,並找到了兩顆彈殼及一顆未發射的子彈。從子彈的類型推斷,它們分別屬於兩支不同的手槍。驗屍報告隨後指出,副機師麥都夫曾受槍傷,另有一名美國乘客被子彈射穿左胸心房。
經過深入分析,警方認為此次墜機事故疑點極多。「澳門小姐」號作為一架四引擎新式水陸兩用機,設計嚴密,安全系數很高。即使兩套引擎同時失靈,也可滑翔至海面,不可能出現俯衝墜毀的情況。因此,所有線索都指向了械劫飛機的可能性。
(本糸列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