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台

破舊納新

近年網約車平台在世界各地湧現,在神州大地更是普遍。然而,澳門政府以安全和保障乘客為由,且未有法律規管,一直對網約車拒於門外,遲遲沒有放寬網約車在本澳營業,為居民和遊客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服務,似乎追不上時代的節奏。隨着香港政府就網約車平台服務規管進行研究,澳門政府也表示會適時開展研究。說時遲,那時快。近日有團體既推出網約的士平台,允許「黑的」加入行列,並向的士司機提供相關培訓,以掌握的士網約服務技能,與時俱進。

對於團體推出網約的士平台,政府相關部門卻煞有介事發出新聞稿,指出多一種召車方式無疑能為乘客帶來便利,但提醒相關黑的司機如收取電召費或接單後“失約”有可能觸犯《輕型出租汽車客運法律制度》當中的濫收車資或拒載。看似是溫馨提示,實際是法律層面上完全未成事。交通事務局稱,正研究及推進相關修法進程,透過引入規範化管理,加強對網約的士平台的監管,以更好地保障乘客及司機的權益。

業界連網約平台都弄好,希望透過網約的便利,發掘更多機遇。交局則後知後覺,連相關法律配套也欠奉,又如何協助業界提供優質的乘車服務,推動公交及旅遊業更好地發展?今屆政府經常強調破舊納新,又話以科技融入發展之中。網約車說是要考慮很多因素,需要詳細研究,但網約的士應不用左度右度,該馬上就相關平台和服務進行立法監管,促進的士行業健康發展。當然,開放網約車市場更是接地氣!

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