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熟唔飲
一款供應給政府各大小公共部門的桶裝水被驗致病菌超標,其實市面桶裝水質量出現問題已不是第一次,不過今次「純水巧合」是政府採購的飲用水。對上一次是今年三月,另一款桶裝水同樣被檢出大腸桿菌含量超標;去年中也有一款桶裝水的銅綠假單胞菌含量超標。這兩類致病菌廣泛全在於自然界中,若桶裝水在生產過程中衛生安全管理欠佳都有機會滋生細菌或受污染。以上兩種菌均在今次涉事桶裝水中驗出,足見桶裝水衛生程度之高!
所謂驗出含量達到“不合格”水平,也多少意味著桶裝水中普遍存在這些細菌,只差含量多寡,符不符合食安標準而已。以往發現有問題的桶裝水全是本澳生產或加工,雖然生產商攞正牌,也標榜所出產的水既清且純,生產過程嚴格和安全,證書更一大堆,但都出現衛生問題,可見由入水處理到出水包裝,生產線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忽視。除生產商要做好品質管理外,當局也要加強抽驗,以保障大眾食安。
眾所周知,桶裝水一般都是經過逆滲透或消毒工序之類的普通水,即使出廠無問題,開啟後時間久了也可能有衛生問題,且通常未經煮沸便飲用,而桶裝水所使用的飲水機出水口也容易滋生細菌,令食安風險大大提高。雖然使用桶裝水為了方便,但安全始終是首要,畢竟病菌落肚,輕則痾嘔,嚴重可能會引起其它併發症,尤其對抵抗力低的人群可能會帶來較大健康風險,所以要最好「唔熟唔飲」,飲水機亦要定期清潔,保持衛生。
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