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濕時熱
幾日前熱帶氣旋“丹娜絲”直角轉彎後吹完台灣再吹向大陸,澳門僅發出一號風球信號,未有出現狂風暴雨。不過屈尾十吹回廣東內陸,雖然登陸後逐漸減弱成低壓區,但餘威未盡,受到其殘餘環流影響和西南季風影響,再次風雲變色,閩粵地區料未來一兩日有特大暴雨,港澳地區也會驟雨連場或出現狂風暴雨。氣象局預測惡劣天氣起碼持續到週末,並呼籲市民提防短時間強降雨可能會造成低窪地區水浸。
天有不測之風雲,大驟雨暫且為酷熱天氣消消暑也不錯。的確炎夏到來酷熱難耐,早前氣溫高達攝氏三十六度,若在戶外工作相當辛苦,那怕走幾步都成頭汗!下雨天過後,氣象局料下週初天氣好轉,屆時又再次酷熱起來。時熱時濕的夏天,身體感覺自然不太好受,但濕熱環境最啱蚊蟲孳生。衛生局監測資料顯示,六月份,全澳誘蚊產卵器指數為百份之六十二點六,稍低於去年同期。而本澳四月至十月,一般是白紋伊蚊活躍期,當然也是登革熱傳播風險較高之時。
去年本澳共錄得九例本地登革熱個案及三十九例輸入性個案,今年到目前為止,則錄得八宗登革熱輸入性個案,一宗本地個案。在雨熱同期的氣候低下,蚊蟲現在才是開始活躍起來,也意味著登革熱個案仍有機會在稍後時間陸續出現。事實上,去年到十二月仍有登革熱個案出現。大雨過後,要注意清理積水,尤其空置地盤和橫街窄巷,防止蚊蟲孳生。暑假也是旅遊旺季,而今年輸入性登革熱個案大多曾到登革熱相當活躍的東南亞地區,市民外遊也要做好防蚊措施。
山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