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現代澳門日報

  • 司警破獲不法匯兌案 拘兩換錢黨扣十三萬

    司警破獲不法匯兌案

    拘兩換錢黨扣十三萬

    【本報訊】司警巡查路氹某酒店揭發不法匯兌案,拘捕兩名內地換錢黨,扣押十三萬五千港元籌碼。

    被捕的兩名內地換錢黨均為男性,分別姓吳,四十一歲,無業;姓戚,五十歲,工程公司東主;涉“為經營賭博的不法匯兌”罪送交檢察院處理。

    案情指,前日下午,司警巡查路氹某酒店發現涉案的吳某與一名女賭客交談,未幾涉案的戚某出現。事主透過手機操作後,收取戚某一萬五千港元籌碼,司警隨即上前截停三人。經盤問,吳某及戚某承認上月開始犯案,由吳某搵客,至今獲利二萬元人民幣。司警在戚某身上起出十二萬港元籌碼,連同與女賭客交易的一萬五千港元一同扣押。

  • 特定街道研設吸煙區 防路上“火車頭”行為

    特定街道研設吸煙區

    防路上“火車頭”行為

    【本報訊】衛生局最新公佈的控煙法跟進及評估報告,研究部份街道或廣場試行只可在特定位置吸煙,應對俗稱“火車頭”的邊走路邊吸煙的行為。報告分析指出,本澳的街道較為狹窄,難以在行人道設立吸煙亭或大面積的吸煙區,因此建議較可行做法是研究在人流較多的街道、廣場一帶試行只可在特定位置吸煙,待累積經驗後可再作檢討和考慮擴大範圍。

    衛生局副局長鄭成業表示,正研究在特定地點實施控煙,初步考慮在人流密集的街道或遊客多的地點,例如關閘廣場和大三巴等,正與相關部門協調和分析,在有關地點劃定指定吸煙區。

    鄭成業指出,社會上關注俗稱“火車頭”的邊走路邊吸煙的行為,基於有關問題的迫切性,衛局希望研究透過與其它相關部門的協調機制,在修法前達到控煙目的。鄭成業又表示,本澳的煙草稅與鄰近地區比較“唔算低!”衛當局暫時未有計劃調升煙草稅。他又指,娛樂場實施控煙多年成效好,暫時未有計劃修改現有的控煙措施。

    另外,報告並建議禁止新型或再流行的煙草或非煙草製品,例如中東式水煙、草本煙,建議引入煙草產品素包裝,並適時進一步加強規管電子煙措施,包括禁止管有電子煙。

    防控煙酒辦公室主任林松則指出,未來控煙方向包括禁止管有電子煙,但有關規管電子煙新措施於二零二二年底才完成修改,因此短期內未必再提出修法;他同時指出,衛局會盡快透過修法管控草本煙或水煙等新型煙草產品,避免在澳流行。

    評估報告又顯示,本澳十三至十五歲青少年的傳統煙草(不包括電子煙)使用率,亦由二零一零年的百份之九點五下降至二零二一年的百份之三點八,衛局認為數據充份說明控煙法對控煙工作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執行情況理想,符合世衛《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要求。

  • 展銷買婚戒無貨收 九人疑被騙十二萬

    展銷買婚戒無貨收

    九人疑被騙十二萬

    【本報訊】香港某婚戒公司澳門分店結業拖貨。司警昨日表示,接獲九名本澳居民報案指,在本澳的展銷會向相關公司訂購鑽戒後收不到貨,損失合共十二萬澳門元。調查發現涉案人為香港人,案發後已離澳,已通知香港警方跟進。至於是否與香港海關拘捕的一名公司董事屬同一人?司警稱正在核實。

    案中的九名本澳事主包括五男四女。司警昨日表示,本月十四日至前日先後接獲該九人報案稱受騙。各事主稱,去年十月至今年一月在網上社交平台Instagram見到訂購某香港品牌鑽戒的廣告。有關公司去年十月及一月分別在新口岸區兩間酒店舉行展銷會,各事主先後在展銷會上訂貨及付款,該公司稱需時數月才到貨。結果事主無收到鑽戒,其後在網上看到香港新聞發現該婚戒設計公司,在香港的店舖已結業,隨即到新口岸某商業中心的澳門分店了解,發現該分店亦已結業。九名事主報稱損失由七千五百九十六至二萬不等澳門元,合共損失十二萬澳門元。

    司警高度重視,開立專案調查,發現涉案人為香港人,事後已離澳。司警隨即透過與香港警務合作渠道通報,以及協查相關涉嫌人的資料。

    而香港海關公佈,昨日拘捕涉案婚戒設計公司的四十一歲男董事,他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現正保釋候查。被問及是否同一人?司警稱正向香港有關部門核實,如有進一步消息會再公佈。

    另外,有市民在電台時事節目反映,今年一月中旬在一個展銷會的參展香港婚戒設計公司訂購婚戒後,婚戒公司至今未有如期交貨,且事件中的事主涉及過百人,現已報警並向消委會求助。

    有女事主聲稱,當時的婚戒公司聲稱展銷的婚戒屬推廣速銷活動,因此不接受信用卡交易,只接受現金付款,並需全數付款才享有優惠。她又指,大部份事主均是在一月十七日至十九日在漁人碼頭的婚禮展上向有關的婚戒公司購買戒指,她現已聯絡到過百名港澳兩地苦主,涉及金額最少有四、五十萬元。

    消費者委員會回覆表示,上月起先後收到兩宗投訴,已即時派員處理,涉事商號是香港公司在澳開設的門市,澳門門市未有正常營業。消委會已從不同途徑嘗試聯絡商號負責人處理事件,並即時聯絡香港消委會了解情況。而截至前日共接獲十六宗投訴個案,將繼續按職權跟進事件,如涉及刑事成份會轉介權限部門跟進。

  • 換錢致帳戶被凍結 內男騙十二萬被捕

    換錢致帳戶被凍結

    內男騙十二萬被捕

    【本報訊】一名內地賭客與換錢黨兌換,收取人民幣轉帳後,帳戶遭凍結,損失十二萬港元。司警接報調查拘捕一名換錢黨,其拒絕合作。

    被捕的換錢黨姓李,男,二十七歲,無業;涉巨額詐騙、清洗黑錢、為經營賭博的不法匯兌罪送交檢察院處理。案中的男事主為內地中年人。

    案情指,今年二月十九日晚,男事主想將在本澳賭博贏得的港元,兌換成人民幣匯回內地,於是透過通訊軟件聯絡涉案的李某。兩人同意用十二萬港元兌換成十一萬六千元人民幣,其後在事主租住位於路氹的酒店房交易。事主確認到帳後,交出有關的港元現金兩人各自離開。翌日,事主收到內地的銀行通知,指其收取的該筆款項有問題,導致帳戶遭凍結。事主聯絡不到李某,懷疑受騙,向司警報案,報稱損失十二萬港元。

    司警調查發現,事主收取的人民幣轉帳涉及內地騙案,帳戶因而被凍結。至前晚,李某經關閘離境將其拘捕,其拒絕合作。警方正追查騙款的下落。

  • 住宅火警男住戶昏迷 另兩人不適一同送院 原因不明交司警調查

    住宅火警男住戶昏迷

    另兩人不適一同送院

    原因不明交司警調查

    【本報訊】關閘馬路豐南大廈十五樓某單位昨發生火警,冒出大量濃煙,起火單位男住戶昏迷在洗手間內,消防接報到場將其救出送院搶救;另有兩名住戶不適一同送院。消防將火救熄,單位房門口、衣櫃及雜物等被燒燬,火警原因不明,已通知司警接手調查。

    現場消息指,昨早十一時許,消防接報關閘馬路豐南大廈十五樓某單位發生火警,到場發現廳間有火,冒出大量濃煙,隨即開喉灌救。消防在單位的洗手間內,發現五十四歲的本澳男住戶,其當時無呼吸心跳,隨即由救護車送院搶救。火勢迅即被控制,消防不久將火救熄。火警期間有約十名住戶自行疏散到街上,其中起火單位的五十一歲本澳女住戶情緒激動;二十一樓一名七十四歲本澳女住戶吸入濃煙不適,兩人一同被送院檢查。

    消防表示,經檢查起火單位房門口、衣櫃及雜物等被燒燬,廳間牆身被燻黑,由於懷疑起火點周邊沒有熱源和電源,火警原因不明,已通知司警跟進。

  • 集思廣益

    粵港澳大灣區之名人錄——容國團(三)

    容國團擊敗匈牙利老將西多

    454-01: 參加比賽的容國團(互聯網圖片)

    454-02: 容國團為中國摘下首金(互聯網圖片)

    1959年,第25屆世乒賽,容國團率領國乒男隊獲得男子團體第三名,這是中國隊首次在世乒賽團體項目闖入四強。單打項目中,容國團成為中國男單唯一晉級四強的選手,六戰全勝闖入決賽,對陣曾經九獲世界冠軍的匈牙利老將西多 。

    容國團的隊友莊家富晚年是這麼回憶的:「前八名裡,中國運動員有四個,我、王傳耀、楊瑞華、容國團。後來我們三個都被淘汰了,就剩容國團孤軍奮戰。他在半決賽遇到了美國老將邁爾斯。五局三勝制,他零比二落後,當時我們都非常緊張,覺得可能不行了。就在這個時候,他突然改變戰術,跟邁爾斯比搓功。最後比分21分都還沒到,邁爾斯主動找容國團握手認輸,不打了。」容國團的打球風格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用腦。容國團骨瘦如柴,無法在身體上佔有優勢,他就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對手鬥智鬥勇。

    決賽時,在乒乓球桌的兩端,一邊是冉冉升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年輕球員,而另一邊則是統治乒乓球賽場二十年的匈牙利隊在這個時代最有代表性的老將。這位在納粹的壓迫統治下成長起來的鋼鐵廠工人有著強健的體魄和令人畏懼的賽場實力,37歲的西多是歷史上最後一個使用顆粒膠皮的球拍登頂男單冠軍的選手,九次奪冠的他,削球和反手技術尤為強悍,被譽為魔術大師,是此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當之無愧的奪冠熱門。

    而21歲的容國團面黃肌瘦、骨瘦如柴,兩條腿像細長的「羊腳骨」,害羞的他喜歡穿長褲把兩條腿裹起來。他曾患有嚴重的肺結核,前不久還剛剛受傷,國際賽事經驗更是相當不足,但他卻有著令人驚奇的球場智慧和高超的技巧,容國團的球場風格可以用「快准狠變」來形容,這種以快速抽擊為主要得分手段的打法讓他成為了本屆賽事的黑馬,也讓他一路過關斬將站到了決賽的舞台上。

    決賽中,容國團利用發球長短兼施,配合拉側上旋,在先輸一局的情況下直落三局,最終戰勝西多,成為新中國體育界第一位世界冠軍,實現了中國體育運動在世界比賽中「零」的突破。

    西方媒體為此一震,他們將容國團形容為「多特蒙德的斯芬克斯」,在冷戰的背景下,他們震驚於新生的人民共和國能誕生這樣一個世界冠軍,於是給容國團扣上了一個帶有恐懼、神秘意味的帽子。

    而在中國,容國團成為了民族英雄!歸國時,賀龍副總理甚至親臨機場為他送花,周恩來將容國團奪冠和十年國慶列為1959年的兩件大喜事,將中國自主生產的乒乓球品牌命名為「紅雙喜」,容國團更是成為國宴的常客,得到了毛主席的多次接見。《人民日報》將容國團的事跡宣揚到全國的大街小巷,讓他一下子成為了中國乒乓球的代表人物。從容國團奪冠之後,乒乓球逐漸成為中國的國球,後來有一首童謠專門寫道:「乒乓球圓又圓, 中國出了個容國團,容國團有肺病,中國出了個莊則棟……」

     

    七大姑八大姨

    454-03不少年輕人過節被親戚「關心」(互聯網圖片)

    在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裡,家族觀念極為重要。儒家學說中有一套完整的「家族觀念」理論,強調家族的榮耀和興旺。在封建社會,家族勢力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人們為了生存和繁衍,往往會團結起來,形成龐大的家族網絡。這種家族觀念促使人們重視親戚關係,認為親戚越多,家族就越興旺,個人也就越榮耀。因此,「七大姑八大姨」這種描述眾多親戚的詞語應運而生。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族觀念深入人心。人們認為,一個人的家族背景、親戚關係對其社會地位和個人發展有著重要影響。親戚之間的往來和聯繫不僅是一種情感交流,也是一種社交習慣。人們通過親戚之間的走動,加深彼此之間的瞭解和感情,同時也能夠獲取更多的信息和資源。因此,親戚之間的往來和聯繫非常密切,形成了龐大的親戚網絡。

    而「七大姑八大姨」就是用來形象地描述一個人眾多的親戚,特別是那些關係稍遠、但仍在血緣或婚姻關係內的親戚。這個詞語通常帶有一種親切而又有些戲謔的意味,用來形容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經常遇到,但又不一定非常熟悉的親戚群體。

    「七大姑」指的是父親的姐妹(即姑姑)以及她們的丈夫的親戚中的女性,當然,這裡的「七」並非確指,而是表示數量多。「八大姨」則指的是母親的姐妹(即姨媽)以及她們的丈夫的親戚中的女性,同樣,「八」也是用來表示數量多的虛數。實際上,這個詞語涵蓋了比字面意思更廣泛的親戚範圍,可能包括堂姑、表姑、堂姨、表姨等各種關係稍遠的親戚。

    在古代抑或是舊時,「七大姑八大姨還是帶有一種溫馨和親切的感覺,它體現了中文文化中對於家庭和親情的重視。但是隨著社會發展,尤其是現代化建築及大家離鄉別井到外謀求生計,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與親戚的走動漸漸減少,更甚者一年只有春節方回老家一趟,也意味著這些「七大姑八大姨」每年只是見得一次,並沒有十分親厚。

    但是 「七大姑八大姨」常常與家庭聚會、節日慶典或日常生活中的閒聊等場景聯繫在一起。他們可能會對你的生活、工作、婚姻等各個方面表示關心,有時也可能因為過於熱情或干涉過多而讓人感到有些壓力,因此「七大姑八大姨」漸漸被年輕一代視為貶意詞,也是「八卦」、「長舌婦人」的代言詞。

     

    中國之最(六十五)

    古鎮最多的地方——江蘇及四川(二)

    454_06:沈廳(互聯網圖片)

    454_07:周莊古鎮燈區(互聯網圖片)

    承接上文,在周莊的近千戶民居中,明清和民國時期的建築佔比超過百分之六十,其中包含近百座古宅院和六十多個磚雕門樓,以及一些過街騎樓和水牆門,這些特徵在江南水鄉堪稱典範。

    深宅大院,雕梁畫棟

    • 沈廳:這些建築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沈廳,位於富安橋東堍南側的南市街上,坐東朝西,擁有七進五門樓,共一百多間房屋,占地兩千多平方米,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沈廳原名敬業堂,後改為松茂堂,由沈萬三的後裔沈本仁於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建成。據《周莊鎮志》記載,沈本仁年輕時放蕩不羈,但父親去世後痛改前非,專心農業經營,最終成為當地的巨室。

    沈廳分為三部分:前部為水牆門和河埠,中部為牆門樓、茶廳和正廳,後部為大堂樓、小堂樓和後廳屋。整體布局呈現典型的「前廳後堂」格局。廳內的松茂堂佔地一百七十平方米,正廳懸掛著清末狀元張謇書寫的「松茂堂」匾額。磚雕門樓高達六米,雕刻精細,展示多種圖案和戲文場景。

    沈廳曾因十年浩劫遭受嚴重破壞,自1983年起進行修復工程,現已恢復清代建築風貌,成為熱門旅遊景點。廳內設有沈萬三的坐像,吸引眾多遊客前來參觀。

    • 張廳:「轎從前門進,船自家中過」的格局獨樹一幟,後院「箬泾河」穿宅而過,盡顯水鄉建築的巧思。張廳原名怡順堂,後改名玉燕堂,傳為明代中山王徐達後裔所建,後售予張姓人家。經歷五百多年風霜,張廳仍保有昔日風采,門廳後的天井綠意盎然,磚雕門樓和細膩的雕飾依然精美。大廳寬敞,設有明代標誌的木鼓墩,室內陳設明式紅木傢具,並有描繪建築特色的對聯。東側的陪弄幽暗深長,後院有清澈的箸涇河穿過,設有水池供船隻調頭。遊客可漫步廊棚,欣賞河中小船,體驗歷史氛圍,感受當地居民的生活景象。

     枕河人家,煙火日常

    周莊之美,不僅在於古蹟,更在於生生不息的煙火氣。清晨,河畔婦人搗衣聲聲;午後,老翁搖櫓載客,哼著吳儂小調;傍晚,臨水酒家升起炊煙,飄來萬三蹄的醬香。800多戶原住民世代守護著這片水鄉,他們在騎樓下賣著繡花鞋,在石埠邊晾曬藍印花布,讓遊客觸摸到最真實的江南生活。

    夜周莊

    2012年,周莊推出「夜周莊」品牌,將水鄉之夜打造成一場光影盛宴。

    • 燈火闌珊處:暮色降臨,紅燈籠逐一亮起,倒映在粼粼波光中,古橋與宅院披上金色輪廓,宛如一幅水墨丹青活了過來。
    • 古戲臺崑曲:全福寺前的古戲臺上,水磨腔婉轉流淌。《牡丹亭》《長生殿》的片段在夜色中上演,遊客倚欄傾聽,恍若穿越回明清的風雅歲月。
    • 博物館夜遊:周莊博物館推出夜間特展,從沈萬三的海外貿易地圖,到明清家具的榫卯工藝,歷史在燈光下娓娓道來。

    2021年,周莊入選「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夜晚不再只是白日的餘韻,而成為獨具魅力的文化體驗。

    周莊的成功,在於找到「保護」與「發展」的平衡點:

    • 全民參與:居民既是古鎮的守護者,也是旅遊的受益者。開民宿、製手工、演崑曲,傳統技藝在市場中煥發新生。
    • 文化賦能:將古建築轉化為博物館、戲臺、文創空間,讓靜態遺產「活」起來。例如,沈廳定期舉辦江南絲竹演奏,張廳化身茶文化體驗館。
    • 低碳旅遊:限制機動車進入,推廣搖櫓船與步行遊覽,最大程度減少對古鎮生態的破壞。

    正如阮儀三所言:「保護不是封存,而是讓歷史與現代對話。」周莊的模式,為中國古鎮的永續發展提供了珍貴範本。

     

    澳門航空史系列之五十一

    澳門小姐」號飛機墜海

    454_05:「澳門小姐」號飛機。(互聯網圖片)

    上文講到澳門在二戰之後,因其獨特的地位而迅速崛起。當時,葡萄牙政府未在1946年簽訂加入「布雷頓森林體系」,使得澳門在戰後中國內地對黃金需求激增的背景下,成為了國際黃金轉運的中心。大批黃金通過正當與走私渠道湧入這座小城,為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然而,這金燦燦的黃金,卻也可能與一場震驚世界的空難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1948年,澳門航空運輸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冊合資興辦,其旗下唯一的飛機「澳門小姐」號,成为了澳港兩地之間一條專供富商豪客往來的「黃金航線」。這條航線全程僅20分鐘,由於澳門當時沒有陸地機場,因此選用了水陸兩栖型飛機。乘搭這條航線的,無不是西裝革履的富商或珠光寶氣的闊太小姐,這也使得這條航線迅速被人們冠以「黃金航線」的美名。

    然而,好景不長。這條航線開航僅3個月,就因其顯赫的名聲而引來了不法之徒的覬覦。1948年7月17日傍晚6時許,「澳門小姐」號如常在澳門起飛,目的地是香港。然而,起飛不久後,飛機就在九洲洋距澳門約四海里的海域突然墜落海中。當時機上共有24名乘客和4名機組人員,其中乘客中半數為中國人,另半數則為來自英、美、葡、俄等國的外國人。

    一名正在該海域打漁的漁民馮萬,目睹了飛機出事的整個過程。他回憶道,當天他如往日在事發海域撒網捕魚。下午6時半左右,他正準備收拾漁獲返回港口時,突然聽到天上傳來隆隆的飛機聲。起初他並未在意,因為近幾個月來飛機往來這個海域上空已是家常便飯。然而,此次他卻感到有些不對勁,因為飛機飛得歪歪扭扭,忽高忽低,明顯偏離了航線。突然,飛機一頭栽入大海,從機尾還隱約可見有不明物體被拋出來。

    飛機墜落水面後不久便沉入海底。馮萬連忙駕駛漁船趕往現場,發現水面上有一人緊摟着木塊在海波中起伏漂浮。他將其救起後發現,該人一條腿已折斷,全身多處受傷。在確定周圍已沒有其他生還者後,馮萬駕船將受傷者送往岸上醫院。

    (本糸列待續)

     

     

     

     

     

  • 內地青年換錢黨 涉騙十六萬被捕

    內地青年換錢黨

    涉騙十六萬被捕

    【本報訊】一名內地女子與換錢黨交易,收取轉帳後帳戶被凍結,損失十六萬七千港元。司警接報調查拘捕一名只有十八歲的青年換錢黨,其否認犯案。

    被捕的換錢黨姓潘,男,十八歲,內地人;涉相當巨額詐騙、清洗黑錢、為經營賭博的不法匯兌罪送交檢察院處理。案中的事主為內地青年女子。

    案情指,本月十四日早上,女事主打算將贏得的十六萬七千港元,兌換成人民幣匯回內地,於是透過朋友介紹聯絡涉案的換錢黨潘某,兩人相約在路氹某酒店見面,經商議同意用十六萬七千港元兌換十五萬七千八百多元人民幣。事主確認人民幣到帳,交出有關港元予潘某後各自離開。翌日,事主收到內地銀行通知因接收上述款項,導致帳戶被凍結。事主懷疑受騙,報警求助,報稱損失十六萬七千港元。

    司警經調查鎖定目標,本月十七日晚在路氹某酒店大堂拘捕潘某,其否認犯案。警方經了解,證實事主收取的該筆款項涉內地的騙款,導致帳戶被凍結。調查得悉,潘某本月開始做換錢黨,連同今次合共兩次兌換,涉款共四十二萬港元。

  • 粵澳警務工作會晤 商討全運兩地安保

    粵澳警務工作會晤

    商討全運兩地安保

    【本報訊】3月18日至19日,“第二十六屆粵澳警務工作會晤”在本澳召開,保安司司長黃少澤率領保安範疇部門代表與廣東省副省長兼公安廳廳長劉國周率領的廣東警方代表出席。雙方通報了過去一年兩地治安狀況,檢視了兩地警務合作成果,同時就未來進一步加強合作打擊電訊網絡詐騙、販賣毒品、非法兌換、走私活動、組織偷渡、恐怖主義,以及粵澳口岸邊境和水域治安管理、網絡安全、警務培訓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並商討了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兩地安保合作。澳門中聯辦警務聯絡部王前進部長出席工作會晤。

    黃少澤司長感謝廣東省公安廳、中聯辦警聯部、珠海邊檢總站、珠海市公安局等一直以來對澳門警方各項工作的支持,尤其是去年澳門回歸祖國25週年慶祝活動期間對澳門警方安保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協助。黃少澤司長表示今年粵港澳三地也將合辦規模盛大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雙方肩負着維護社會安全穩定、保障重大活動順利進行的重任。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澳門警方正認真貫徹習近平主席去年視察澳門的重要講話精神,強化責任擔當,積極執行部署,着力維護社會祥和穩定。黃少澤司長強調,澳門警方高度重視與廣東警方的合作,未來將繼續攜手粵方,深化情報交流機制和聯合行動模式,進一步提高聯合打擊跨境犯罪活動的效率,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粵澳兩地繁榮穩定作出更重要的承擔。

    劉國周副省長表示粵澳兩地警方秉持創新共贏理念,深化務實交流合作,近年來取得豐碩成果。去年以來,雙方進一步完善情報共用、警務協作、執法銜接等機制,推動粵澳警務協作實現了新發展,有力維護了兩地平安穩定,特別是圓滿完成了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慶祝活動安保任務。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第十五屆全運會將在粵港澳三地舉行,劉國周副省長希望雙方進一步強化警務交流合作,不斷健全情報共用、行動協作、執法銜接等方面機制,持續提升粵澳警務聯動水準,同時進一步強化重大活動安保, 深化協同配合,確保兩地社會治安持續良好及重大活動順利安全進行。

    參與會晤的廣東警方代表團成員有廣東省公安廳副廳長黃國輝、珠海邊檢總站副總站長白曉方、珠海市副市長兼市公安局局長喬雷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公安局局長陳智,以及廣東省公安廳轄下出入境管理局、刑偵局、治安局、經偵局、打私局、反恐總隊、網警總隊、警務訓練處、國際合作與港澳聯絡處等部門負責人。澳門保安範疇代表團成員包括警察總局局長梁文昌、海關關長何浩瀚、保安司司長辦公室主任曾翔,以及司法警察局、治安警察局、消防局、保安部隊事務局和保安部隊高等學校領導等。

    會議期間,廣東警方代表團參觀了澳門海關海上監察廳及治安警察局特警隊。

  • 鏡湖採新藥治肺病 料可減省五成費用

    鏡湖採新藥治肺病

    料可減省五成費用

    【本報訊】鏡湖醫院引進一款創新藥物“恩司芬群”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鏡湖醫院內科副主任程鯤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病屬於氣道疾病,此疾病用藥是通過吸入式,直接將藥物送入氣道,引進的新藥“恩司芬群”安全性十分高。只要病人按照醫生吩咐定時使用藥物,堅持治療便可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鏡湖就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入院的病人,每個月有二十至三十人。新藥會以“買一送一”方案,相信可減省病人約五成的治療費用。

    程鯤表示,公眾對慢性阻塞性肺病認知不足,很多病人沒有接受正規的診斷和治療,呼籲公眾要重視此疾病。有關藥物經過三千名受試者的臨床測試,顯示安全性高,可降低逾四成的急性惡化風險,今次引進新藥能更豐富治療手段,讓一些經過基礎治療但症狀仍未能控制的病人,能有另一個治療手段。

    程鯤指出,院方會採用合併方法使用新藥,即病人經過基礎治療但症狀仍未能控制,或症狀加重的病人,均可以加用新藥,但絕非用新藥來替代原有治療方案。使用新藥的治療目標是減少病人症狀加重風險,並透過長期使用希望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但新藥並非用於應急治療,院方在上週已開出首張處方藥。

  • 公僕公積金資產 達三百七十六億

    公僕公積金資產

    達三百七十六億

    【本報訊】退休基金會公佈公務員公積金制度財務報表,至二零二四年底,可用作福利分派淨資產三百七十六億元,按年增加五十七億六千萬元;年內公務員的個人供款共八億二千萬元,特區政府供款十六億四千萬元,投資加上回贈的收益合共四十億九千七百萬元。

    二零二四年新登記公積金供款六百六十人,年內五百八十人註銷登記,公務員公積金供款人於二零二四年底為二萬四千零三十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