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焦點新聞

  • 司警酒店業交流會 深化合作共同防罪

    司警局舉行“酒店業界治安通報機制”交流會

    司警酒店業交流會

    深化合作共同防罪

    【本報訊】司法警察局舉行“酒店業界治安通報機制”交流會,與本澳休閒企業及酒店業界代表共商優化合作機制,加強預防和打擊酒店及周邊區域的罪案與違法活動,以更有效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市民和旅客安全,並持續提升澳門作為旅遊城市的良好形象。會上同時進行“防罪滅罪嘉許儀式”,8間休閒企業及酒店因在過去一年積極協助司警局警務工作獲頒嘉許狀。

    酒店業界治安通報機制成效彰

    交流會於11月11日在司警局總部大樓舉行。來自73間本地休閒企業及酒店的75名業界代表應邀出席,與司警局薛仲明局長、蘇兆強副局長、刑事調查廳陳楚民廳長、博彩及經濟罪案調查廳鄧錦華廳長,以及多個刑事調查部門主管人員進行交流。

    薛仲明局長在致辭時表示,自“酒店業界治安通報機制”創設以來,有效預防和打擊酒店及周邊發生的違法或犯罪活動,讓業界在安全有序的環境下營運。去年司警局在警企合作的良好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快通報、速介入、共滅罪”方針,透過企業迅速通報、警方即時介入,成功偵破多宗發生於酒店範圍內的搶劫、毒品及性犯罪等嚴重罪案。2025年首三季司警局接報的14宗酒店搶劫案均在24小時內偵破,其中一宗案件更在接報後兩小時內偵破,充分體現了有關通報機制的高度便捷性、實效性,以及警企協作的強大合力。另一方面,他亦關注流動人口增加以及衛星娛樂場結業所帶來的治安風險,指出司警局將繼續密切留意娛樂場、酒店及周邊區域的治安態勢,適時研究、制定及調整更具針對性的警務策略,並透過通報機制持續與酒店業界更緊密交流最新警務消息、提升應急響應效能,以應對各種治安風險和挑戰,保障市民與旅客安全。

    警企加強合作共護安全與發展

    會上,各與會代表均肯定“酒店業界治安通報機制”的成效,重點回顧過去一年司警局與酒店業界在治安防範與案件偵查方面的協作成果,並就酒店及其周邊區域的最新治安情況、優化通報機制空間、強化保安管理措施,以及提升酒店員工防罪意識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此外,司警局亦向業界介紹毒品、賣淫、不法匯兌等當前酒店常見的罪案風險,以及與博彩相關罪案的發展趨勢和作案手法,並深入講解近年高發的電訊網絡詐騙犯罪模式、反詐騙工作部署及網絡安全預警工作等。

    薛仲明局長感謝休閒企業及酒店業界一直以來的鼎力支持與配合,指出司警局高度重視各代表對局方防罪及執法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並將繼續與業界保持緊密溝通,推動警企合作更深更廣發展,攜手鞏固澳門安全宜遊的形象和環境。

    交流會上,司警局向8間休閒企業及酒店頒發嘉許狀,以表揚各企業主動、積極向司警局通報治安資訊並配合執法行動,以及全力協助保安當局舉辦的娛樂場大型突發事件應變演習。

  • 日間醫院引一站式發牌 擬允啟低風險外科手術

    政府制定《私營醫療機構業務法》法案

    日間醫院引一站式發牌

    擬允啟低風險外科手術

    【本報訊】政府計劃增設日間醫院准照,把部份醫院的非住院專科醫療服務釋放至日間醫院,包括低風險外科手術、內窺鏡、醫學輔助生殖技術、先進療法和全身麻醉等手術,會引入一站式發牌程序。衛生局局長羅奕龍稱,法案旨在理順醫院、日間醫院和診所功能定位,推動大健康產業及醫療旅遊發展。

    行政會完成討論《私營醫療機構業務法》法案。為落實“一加四”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推動大健康產業及醫療旅遊的發展,進一步拓闊醫療業界的發展空間,並確保醫療服務的質量及水平,特區政府透過完善法律制度,對私營醫療機構的運作、准照及登記制度制定規範。法案將提交立法會審議。

    法案明確訂定私營醫療機構的類別,並增設日間醫院准照,將部份原須於醫院進行的非住院專科醫療服務釋放至日間醫院進行;同時,將引入一站式發牌程序,優化發牌手續,提升申請的審批效率。

    為推動業務發展及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法案建議訂定開展遠程醫療、外展醫療及先進療法的要件及規範,並放寬對醫療服務廣告內容的限制,為醫療業界拓展新型醫療服務創造條件。

    為進一步完善處罰制度,法案建議適當調整行政違法行為的罰款金額,並引入保存措施和新增勸誡機制。法案同時建議衛生局具職權對私營醫療機構進行巡查及監察,以確保其醫療服務的質量與水平。

    為維持本澳醫療服務的穩定性,法案設有過渡條款,對現有綜合診所及醫務所、實際營運多於五年的醫院,以及對實際營運不多於五年的醫院分別訂定過渡方式與要件。

    衛生局局長羅奕龍稱,未來日間醫院不設住院部,是提供衛生局指定專科醫療服務的私人醫療機構,預計每項接受服務時間少於十二小時,讓市民有更多選擇,衛局收到很多業界查詢,會設定醫院面積、保證金和人員等規範。而醫院定位將是提供綜合性醫療服務,包括住院、急症和重症服務,營運多於五年的醫院將可以二十四小時門診取代急診和深切治療部。衛局已與全澳醫療機構協商,相信可順利過渡。

     

  • 警有序推“刷臉”通關 擬擴至青茂大橋口岸

    “刷臉”通過研擴至青茂大橋口岸

    警有序推“刷臉”通關

    擬擴至青茂大橋口岸

    【本報訊】橫琴口岸自助通道已實施“刷臉”通關。治安警察局副局長伍素萍表示,正有序推進“刷臉”通關模式延伸至青茂口岸及港珠澳大橋口岸,並會落實在三十條聯合一站式車道,實現司機“刷臉”通關。至於關閘口岸,需要總結目前三個合作查驗口岸的情況,下一階段再作研究。

    伍素萍稱,明年將在橫琴口岸增建六條人工通道、四十六條具“刷臉”通關功能的合作查驗自助通道,預計第三季投用,至少可提升六成五的驗放能力;聯合一站式車道方面,亦有智能車體查驗系統的研發工作提上日程,相信可進一步提升通關的效率。

    她又稱,橫琴口岸客流車流迅速增長,今年首十月通關達二千四百五十七萬人次,佔全澳逾一成二,同比增長三成二;通關車輛二百八十一萬輛次,同比增加四成五。珠澳兩地正密切跟進橫琴口岸智能通關實施情況,推動擴展至“聯合一站式車道”和其它合適口岸。

    當局在二零二三年推出一戶通通關二維碼。伍素萍稱,截至本週一,累計有三千三百五十五萬人次澳門居民使用二維碼通關,香港居民則有一百四十五萬五千人次。

    在虹膜通關方面,累計有三十二萬四千澳門居民登記,二千三百四十三萬人次使用,佔整體傳統自助通道的四成三。虹膜通道數量今年將由八十一條增至一百五十二條,並將逐步擴展適用對象至例如外地僱員和外地學生。

  • 政府修法規範廣告 冀保障消費者權益

    政府修法規範廣告

    冀保障消費者權益

    【本報訊】為進一步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特區政府制定《廣告法》法律草案。法案建議對包括合法性、可識別性及真實性原則,以及受禁止的廣告內容的規定作進一步優化,作為廣告須遵守的核心規範。

    行政會完成討論《廣告法》法案,特區政府將把法案提交立法會審議。行政法務司司長、行政會發言人黃少澤表示,廣告活動法生效至今已逾三十五年,隨著社會發展,廣告的業務模式、宣傳形式及傳播媒介均發生重大轉變,同時,為配合特區政府着力優化營商環境及推動簡化行政准照審批程序的施政目標,須全面檢討和完善現行法律,特區政府經充份分析相關公開諮詢收集到的意見後,擬定廣告法法案。

    法案主要內容,建議新增規管代言廣告及網絡廣告的規定;建議為特定廣告,包括房地產廣告、醫療器械廣告、保健產品及奶粉廣告等訂定須遵守的專門規定;建議將廣告物安裝由准照制度改為許可及登記制度,並對廣告物的安裝視乎其高度及尺寸訂定特別規定;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建議修改現行與藥物相關的法例,容許在毋須取得許可下,在展銷會對特定種類的藥物作廣告宣傳及銷售。

    法案同時建議修改《文化遺產保護法》,放寬室內廣告及不屬特定地段作廣告宣傳毋須取得文化局的評估及具約束力的意見。

    為進一步完善處罰制度,法案建議適當調整行政違法行為的罰款金額,並新增勸誡機制以及引入保存措施及附加處罰。

    經濟及科技發展局牌照及稽查廳廳長徐秀玲稱,網絡廣告是新興事物,法案將明確規範凡在澳門銷售、交易或提供服務,且其廣告行為與澳門存在特定“連結”,均受到法案規範。廣告中無論傳統代言人還是新興的直播營銷人員,均必須遵守《廣告法》的核心規範。

  • “極速濠傑”賽車樂 模擬訓練體驗高速

    “極速濠傑”賽車樂啟動禮

    “極速濠傑”賽車樂

    模擬訓練體驗高速

    【本報訊】澳門大賽車博物館與新濠博亞娛樂合辦“極速濠傑”賽車樂活動,配合今(13日)啟動的第72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活動分“賽車模擬訓練”及“競速體驗”兩部分,讓參加者體驗及學習操作賽車模擬器,透過“寓教於樂”形式推廣大賽車文化,展示澳門“旅遊+體育”多元魅力。

    “澳門大賽車博物館X新濠博亞娛樂:‘極速濠傑’賽車樂”啟動禮昨(12日)在澳門大賽車博物館舉行。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新濠博亞娛樂董事鍾玉文、紅牛銷售及市場經理(澳門)梁子堅,聯同兩位出戰今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車手馬蒂亞‧科爾納吉(Mattia Colnaghi)及蔣文曦出席活動。

    馬蒂亞‧科爾納吉(Mattia Colnaghi)與蔣文㬢在啟動禮上分享他們賽車生涯的心路歷程,並演示模擬賽車的駕駛技巧,蔣文㬢作為賽車模擬訓練班的指導,介紹此次訓練課程的內容與特色,透過“寓教於樂”形式推廣大賽車文化。

    四級方程式現役澳門車手指導模擬訓練

    “極速濠傑”賽車樂—賽車模擬訓練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練習課於11月22、23及29日進行,第二階段畢業模擬賽則定於12月7日。四級方程式現役澳門車手蔣文㬢,亦是小型賽車錦標賽KZ組七連冠,將指導學員學習賽車模擬器的駕駛技巧。

    賽車模擬訓練班以廣東話進行,歡迎年齡介乎10至16歲有興趣的青少年於11月12日起透過海報上電話或電郵登記,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此外,今日起(11月13日)至12月29日期間(除上述訓練班日期外),館內特別增設賽車模擬器競速體驗,讓參觀者透過模擬器體驗東望洋賽道的速度與激情。

    旅遊局為迎接本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由9月開始至今,澳門大賽車博物館已開展多項以大賽車為主題的多元系列活動,歡迎居民及旅客體驗澳門“旅遊+體育”的融合魅力與賽車激情。

    澳門大賽車博物館開放時間為上午10時至下午6時,每週二休館;更多資訊及購票詳情,請瀏覽官方網站:mgpm.macaotourism.gov.mo

    旅遊局一直着力帶動澳門大賽車文化的傳播和傳承。2021年完成擴建工程後澳門大賽車博物館以全新面貌重開,持續增加多媒體互動展項、賽車情境展示設置、賽車及相關展品和無障礙設施等,積極為澳門居民及旅客帶來“寓教於樂”的參館體驗,持續推廣和傳承賽車文化,展現多元“旅遊+”,助力提升澳門旅遊吸引力。

  • 青年演藝人培訓接受報名

    青少年演藝人才計劃記者招待會
    青少年演藝人才計劃記者招待會

    青年演藝人培訓接受報名

    【本報訊】為積極推進“演藝之都”建設,加大力度培育演藝人才,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開心麻花娛樂文化(廣東橫琴)有限公司主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協辦的“青年演藝人才培訓計劃”正式推出,以“培訓—演出—簽約”一條龍模式,為學員提供全方位的演藝發展支持。計劃即日起至12月10日接受報名,歡迎有興趣的18歲以上澳門居民或現就讀本澳高等院校之非本地學生報名參加。

    “青年演藝人才培訓計劃”旨在透過系統性的訓練,結合專業指導與舞台實踐,培育本地演藝人才,推動澳門與大灣區的文化交流與合作。現階段推出“澳門喜劇人實訓班”,分為“基礎表演班”與“核心表演班”兩個階段,由開心麻花資深導師授課,內容涵蓋喜劇表演、角色塑造、劇本分析、舞台節奏等,完成課程且達標者將獲頒證書。學員結業後將有機會參與《澳門國際喜劇節》等活動,在澳門、橫琴及內地其他地方的舞台進行演出,積累實戰經驗,拓展演藝視野;更能透過演出面向行業代表與公眾,直接展現才華,爭取合作機會。優秀學員將獲得在開心麻花實習的機會,表現突出者更有機會簽約成為專業藝人,參與內地巡演及影視製作。

    第一階段“基礎表演班”將於2026年1月3日開課,為期4天共24小時;第二階段“核心表演班”則於2026年1月17日至4月26日舉行,逢周六、日上課,共約144小時。課程以普通話授課,上課地點包括澳門演藝學院及橫琴開心麻花劇場。凡18歲以上澳門居民或現就讀本澳高等院校之非本地學生,即日起至12月10日,可透過“一戶通”或親臨澳門演藝學院戲劇學校(地址:澳門友誼大馬路海景花園新安花園87號U)遞交報名表及相關文件。主辦單位將進行甄選,包括履歷分析及面試,結果將於12月19日於文化局網站公佈,並會以短訊通知。實訓班報名費為50澳門元,學費分別為第一階段1,000澳門元及第二階段5,000澳門元。為鼓勵學員修讀課程,完成任一階段課程並符合條件者可退回該階段學費。學員出席率達80%且評分達70分以上,可獲頒相應階段證書。章程可在文化局網站(www.icm.gov.mo)下載,查詢可於辦公時間致電2870 1588與文化局澳門演藝學院張小姐聯絡。

    “青年演藝人才培訓計劃”新聞發佈會於11月11日在澳門文化中心會議室舉行,文化局局長梁惠敏、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副局長黃嘉祺及開心麻花集團行政總裁韓梅三方進行協議交換議式,文化局副局長鄭繼明、業界和大學代表等出席,並有開心麻花導演及功勳演員常遠作分享。

  • 全運南獅自選賽 粵港澳聯隊奪獎

    朱雨玲(ZHU YULING)晉級乒乓球女單16強
    舞龍舞獅粵港澳聯隊出戰南獅自選套路
    澳門女排甄語嫣(IAN U IN)網前扣殺
    澳門男籃U18李翔(LEI CHEONG)(中)運球推進

    全運南獅自選賽

    粵港澳聯隊奪獎

    【本報訊】昨(11)日繼續出戰『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的項目包括游泳、籃球(男子U18組)、柔道、乒乓球、排球(女子成年組及男子U20組),以及舞龍舞獅。

    舞龍舞獅項目在廣東佛山賽區展開一連三天賽事,首日由三地運動員組成的粵港澳聯隊首先出戰南獅自選套路,最終以9.28分勇奪一等獎。

    游泳繼續各項預賽,黃婉柔(WONG UN IAO)在女子100米仰泳以1分05秒15,總成績排第48位完成賽事。陳珮琳(CHEN PUI LAM)、鄭穎芝(CHEANG WENG CHI)同在女子100米蛙泳出戰,分別游出1分11秒85及1分16秒31,總成績排第30位和第52位。陳思峻(CHAN SI CHON)在男子100米仰泳游出1分01秒93,總成績排第45位。

    柔道第二日賽事,陳豪錚(CHEN HAOZHENG)在男子-73公斤級32強淘汰賽負媒礦體協選手,未能晉級。

    排球女子成年組,澳門隊迎戰第三輪小組賽,遇上有名將朱婷領軍的河南隊,最終以局數0比3告負。澳門隊在男子排球U20小組賽0比3負湖南隊。

    乒乓球女子U18團體小組賽,澳門隊最後一輪對吉林隊,李文彥(LEI MAN IN)在第三場單打擊敗對手,拿到勝局下最終負1比3。男子U18單打32強,李少游(LI SIO IAO)、蔣峻軒(CHEONG CHON HIN)同樣以0比4不敵河北隊和上海隊。

    前(10)日進行乒乓球女子單打32強,朱雨玲(ZHU YULING)以局數4比2淘汰山東選手,晉級16強;排球男子成年組小組賽,澳門隊0比3敗給廣東隊;男子籃球U18小組賽,澳門隊負河北隊66比107。

    此外,昨(11)日在澳門賽區進行的男子籃球U18澳門隊對江蘇隊的比賽,以及關卓琳(KUAN CHEOK LAM)、李文彥(LEI MAN IN)和張𧘲萱(CHEONG CHI HUN)在乒乓球女子U18單打32強比賽,至截稿前仍在進行中。

    體育代表團今(12)日繼續征戰多個項目,包括游泳、籃球(男子U18組)、三人籃球、柔道、乒乓球、排球(男子成年組、女子成年組、男子U20組及男子U18組),以及舞龍舞獅。

  • 警總校園防災演習 提升師生應急能力

    警察總局聯同治安警察局及司法警察局為學校舉辦“可疑人物闖入校園演練”

    警總校園防災演習

    提升師生應急能力

    【本報訊】警察總局一直十分關注本澳各校園的環境安全,為提高校園師生在危機事件中的應急處理能力,於10月份,警察總局聯同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治安警察局、消防局、司法警察局、衛生局及地球物理氣象局前往本澳多間非高等教育學校進行6場校園防災演練,冀透過實況或桌上演練,強化各部門與學校之間的協作,切實保障校園安全。

    參與演練的學校分別包括福建學校、新華學校、教業中學、嶺南中學及同善堂中學,參與人次達2,339。演練涵蓋多種災害情境,包括模擬低窪地區嚴重水浸的“風暴潮演練”、校內發生火警的“火災演練”、“可疑人物闖入校園演練”,以及處理不明氣體洩漏的演練。各演練分別透過實況或桌上形式進行,模擬學校啟動危機管理程序,執行疏散撤離及報警等應急措施,有效提升師生面對各項突發事件時的應急處置能力。

    演練結束後,各執行部門與校方即時檢討分析,持續優化應急預案的流程。此外,警察總局及地球物理氣象局代表亦向師生推廣民防及氣象知識,深化防災意識。

    警察總局將持續聯同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與民防架構成員積極合作,推動學校制定不同類型突發事件的應急工作計劃,提升跨部門的聯動機制及鞏固師生的防災避險意識和技能,攜手保障校園安全。

  • 廉署續推動誠信教育 培養品學兼備新一代

    廉署代表與“誠信教材顧問小組”教師成員舉行線上會議

    廉署續推動誠信教育

    培養品學兼備新一代

    【本報訊】廉政公署為深化誠信教育工作,持續擴大“誠信教材顧問小組”的規模,經過數年來的招募及成員更替,2025/2026學年有近百位教學人員擔任顧問小組成員。各成員於前(10)日舉行首次線上工作會議,標誌着新一學年的誠信教學工作正式開展。廉署表示,將繼續透過此協作平台,進一步提升“誠信教育資源庫”教材的品質,共同培育澳門品學兼備的新一代。

    “誠信教材顧問小組”自2021/2022學年開始運作,是廉署與教育界之間重要及有效的溝通和交流管道。本學年的顧問小組由6間大專院校和教育專業團體8名專家成員,及35所本澳學校的91名教師成員組成。由小組成員提交的教案,經專家成員審閱後將上載至廉署“誠信教育資源庫”,供全澳教學人員使用,以豐富誠信教學內涵。

    在本學年首次工作會議上,廉署向各成員介紹青少年誠信教育工作的理念、小組運作及相關工作安排。相信隨着更多新成員加入,將豐富整個非高等教育教學階段的誠信教學內容,並涵蓋更多不同學科,為本澳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專業及適切的誠信教育資源。廉署還計劃組織專業交流及外訪活動,以持續強化各成員對廉政建設和誠信教育的認知和實踐。

    “誠信教育資源庫” https://app.ccac.org.mo/educations/ 除提供不同學科的誠信教案外,還備有誠信微課、兒童誠信故事、影音素材、刊物及德育活動等多元教學資源,為教育工作者的誠信教學或家長的親職品德教育提供多元化選擇和支援。

  • 聖誕市集競投熱烈 食檔價最高逾六萬

    聖誔市集下月底舉行

    聖誕市集競投熱烈

    食檔價最高逾六萬

    【本報訊】聖誕市集二十二個攤檔昨日以口頭叫價方式競投,其中十二個小食檔競投氣氛熱烈,最高投標價六萬一千五百元,較去年最高價高出一萬七千五百元;而十個禮品檔投標價介乎八千元至一萬四千五百元。

    以最高價投得小食檔的陳小姐表示,投標價超出預期的五萬元,但對於生意充滿信心。她稱,二零一九年起參與聖誕市集,主要售賣自製串燒,認為市集設於塔石廣場兼具民生區與旅遊點雙重優勢,可以吸引大量市民及旅客到訪,預計今年聖誕期間人流暢旺,將備足貨源應對需求。

    聖誕市集下月十六日至明年一月一日在塔石廣場舉行,設有十二個聖誕禮品檔及十二個小食檔。為使售賣產品多元化,市政署特別邀請本地社團共同參與經營其中兩個攤檔。活動期間,現場設有旋轉木馬、充氣滑梯及互動表演等,增添市集吸引力與節日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