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現代澳門日報

  • 大學生墮援交詐騙 損失二十七萬報案

    大學生墮援交詐騙

    損失二十七萬報案

    【本報訊】一名在本澳就讀大學的內地學生墮援交詐騙,損失二十七萬澳門元的點數卡錢。司警接報調查案件,暫未有人被捕。

    案中的事主為內地男青年。上月下旬,他在網上社交平台認識一名女子,對方稱可提供援交服務,於是相約該名女子於上月二十五日,從內地來澳與事主見面。至當日,事主收到該名女子的“經理人”來電,指其損害約會女子的聲譽,要求賠償。事主信以為真,由上月二十五至二十八日,按指示分多次到便利店購買共二十七萬澳門元的點數卡,拍下卡的序號及密碼傳送給“經理人”。詎料“經理人”再不停索款,事主懷疑受騙,上月二十八日向司警報案,報稱損失二十七萬澳門元。

  • 本澳男居民染基孔熱 患者住所活動點滅蚊

    患者住所一帶滅蚊範圍

    本澳男居民染基孔熱

    患者住所活動點滅蚊

    【本報訊】基孔肯雅熱本地個案增至六例,最新一例男患者是本澳居民,上週曾到過珠海。衛生局根據患者旅遊史、出現症狀的時間及實驗室檢測結果,列為本地病例。近日將在患者位於爛鬼樓巷住宅及其活動地點一帶採取滅蚊措施,以及在患者居所風險區域附近進行挨家挨戶病例搜索。

    衛生局表示,於十月六日接獲一例基孔肯雅熱病例報告,患者是本澳居民,男性,五十三歲,居於澳門爛鬼樓巷適宜大廈。患者於十月三日出現四肢關節疼痛;十月六日全身出現皮疹,同日下午到海傍衛生中心就醫,經公共衛生化驗所檢測證實為基孔肯雅熱病毒陽性。患者病情穩定,在仁伯爵綜合醫院住院治療中。

    患者於十月二日至三日曾到珠海,否認在珠海期間曾被蚊叮咬,潛伏期間除前述外遊史外,均在本澳活動。根據患者旅遊史、出現症狀的時間及實驗室檢測結果,列為第六例本地基孔肯雅熱病例。

    因應上述個案,衛生局將於近日在爛鬼樓巷適宜大廈、司打口休憩區、新馬路、清平直街、康公廟前地休憩區一帶風險區域採取滅蚊措施。

    伊蚊的活動區域是孳生點附近約一百米範圍,但考慮本地個案風險較高,故風險區域二百米半徑範圍列為今次滅蚊工作區域範圍。衛生局提醒居民注意有關安排並共同採取預防措施,加強防範基孔肯雅熱。

    另外,衛生局十月六日接獲內地部門通報一例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患者曾於本澳逗留,故近日亦將在大三巴街一帶風險區域採取滅蚊措施。

  • 瞭望台

    超級月亮

    一年容易又中秋,今年已經來到十月,內地國慶連中秋八天假期亦進入尾聲。旅遊局之前預測今個「十一」黃金週訪澳旅客日均達十五萬人次。屈指一算,首六天訪澳旅客量為九十一萬七千人次,平均下來,每日約十五萬二千多客次,暫且符合旅局預期。事實上,若非颱風「麥德姆」搞局,客量應該還要好一些!因為颱風吹襲前後的週五至週日,正是預計的入境高峰日子,其中週日早上仍懸掛著八號風球,當日只有十一萬人次旅客入境。

    由九月底至十月初,不到兩週便應驗了「天有不測之風雲」兩次,颱風接力出現。「樺加沙」更以超強颱風姿態撲向澳門,十號風球懸掛超過十小時,賭場也要關門停止營業,令原本屬淡季的九月賭收明顯回落,按月下跌一成七,幸仍保持在一百八十億元的水位,僅稍遜於預期,算是天塌下來還可保不失。當大家憧憬「十一」黃金週的到來,卻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可喜是「麥德姆」半夜掠過,對本澳影響不大,賭場未因此停止運作。

    中秋佳節有近十三萬人次旅客入境,相信整個黃金週訪客量不會偏離預期太多。據投行分析,預料十月首五天澳門賭收達到五十五億元,基本符合預測。又認為黃金週過後,緊接而來尚有體育賽事及演唱會活動,有望推高賭收,故對十月賭收二百三十億元的預測維持不變。反映市場對澳門博彩業今年餘下日子抱有一定信心。風後而來的是又大又圓超級月亮,賭收如追月般,希望在眼前。然而,風季未結束,一切不能掉以輕心。

    山草

  • 壓軸煙花賽匯演 延至週六晚舉行

     

    壓軸煙花賽匯演

    延至週六晚舉行

    【本報訊】原定昨(6)日晚上舉行的第33屆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英國、巴西煙花公司的兩場表演),因受颱風“麥德姆”影響提前安裝等準備工作,延至本周六(10月11日)晚上舉行。兩場煙花上演時間分別為晚上9時正和9時40分,歡迎澳門居民和旅客親臨現場欣賞兩場壓軸煙花。

    標誌性配套活動“火樹銀花嘉年華”亦將於10月11日下午5時30分至晚上10時30分,在澳門科學館海堤舉行。

    因應澳門正處颱風季節,旅遊局已制定惡劣天氣及颱風吹襲的應急預案,將透過跨部門機制密切留意地球物理氣象局的專項天氣預報,及時作出評估並調整活動安排。活動安排如有調整,將儘早對外公佈。

    第33屆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詳情請瀏覽專頁: http://fireworks.macaotourism.gov.mo

  • 禁毒委討論明年工作 續推動青年參與事務

    禁毒委員會2025年度第二次全體會議

    禁毒委討論明年工作

    續推動青年參與事務

    【本報訊】禁毒委員會2025年度第二次全體會議於10月6日上午在澳門文化中心會議室舉行,由禁毒委員會主席、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主持會議。主要議程包括:報告委員會近期工作情況及明年工作計劃、“澳門藥物濫用者中央登記系統”2025上半年數據、“關注青少年毒品問題工作小組”和“禁毒法執行及跟進工作小組”工作情況,報告澳門特區與聯合國麻醉藥品委員會各項協調工作,以及物質列管相關工作之情況。為持續推動青年的社會參與,是次會議共邀請3位青年禁毒大使列席會議,並向委員會分享參與培訓計劃的經驗和體會。

    柯嵐司長感謝禁毒委員會全體委員一直以來對禁毒事務的積極支持和配合,認為委員們作為政府和民間專業團體的橋樑,使政府能結合社會力量,共同做好本澳的禁毒工作,期望委員會繼續攜手合作,推動本澳禁毒事務不斷進步;柯嵐司長亦歡迎青年禁毒大使列席會議,認同計劃對提升澳門青年認識中華民族禁毒歷史以及參與國際事務均有重大意義,認為未來應推動更多青年參與計劃和做好梯隊建設,鼓勵更多青年共同參與澳門的禁毒工作。

    根據“澳門藥物濫用者中央登記系統”資料顯示,2025上半年總填報吸毒人數為85人,較2024年同期下降11.5%,沒有錄得21歲以下青少年濫藥個案。總體吸食毒品種類以甲基苯丙胺(冰毒)為最多,佔22.7%,其次為海洛因(白粉)9.1%及大麻4.5%。為響應聯合國將每年6月26日訂為國際禁毒日,社會工作局聯同民間機構舉辦系列活動,今年特別與澳門科學館合作,於暑假期間在館內舉辦多項主題活動,包括首次舉辦大灣區禁毒科普展,積極推動兒童和家長共同關注毒品問題,各項活動共有超過十二萬人次參與。

    禁毒委員會轄下兩個工作小組已於8月召開會議,其中“關注青少年毒品問題工作小組”關注青年在暑假期間容易墮入兼職陷阱,增加販毒和吸毒風險,以及戒癮服務專業發展和培訓等相關工作,建議持續加強與內地社服人員的交流合作、開展更多元化的禁毒體驗活動,推動青年主動參與禁毒事務;“禁毒法執行及跟進工作小組”關注司法措施優化戒酒治療計劃的情況,以及康復青年在重返社會所面對的困難和限制,建議持續強化醫療與社服單位協作、設立機制持續推動戒毒人士參與專業技能培訓,以及進一步探討支援康復青年重返社會的需要和相關措施等。

    根據第2/2025號法律 – 修改第17/2009號法律《禁止不法生產、販賣和吸食麻醉藥品及精神藥物》,特區政府已將依托咪酯及其三種類似物,以及第67屆聯合國麻醉藥品委員會新增國際列管的物質納入澳門特區列管附表;第68屆聯合國麻委會決議通過共6種國際列管物質正進行立法階段。此外,委員會密切關注鄰近地區對新興毒品的規管和濫用趨勢,將持續匯集各委員及相關單位的意見並進行評估和分析,使本澳與國際和鄰近地區保持接軌,提高同步預防和打擊毒品犯罪成效。

    三位青年禁毒大使分別就2024年參與禁毒專題培訓、前往湖南長沙參與全國青少年禁毒知識競賽觀摩學習、2025年在本澳開展各項入校和社區宣傳推廣,以及參與各項外地交流學習分享得著和感受。青年禁毒大使均認同相關活動有助增強青少年對毒品的認知,以及積極推廣禁毒工作的重要性,期望能向內地以至國際青年說好澳門禁毒故事。

    最後,委員會總結今年工作及討論明年工作計劃,包括於2026年推出第二屆澳門青年國際禁毒大使培訓計劃、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禁毒研學計劃,以及推出多項優化戒毒服務措施等,持續推動青年參與禁毒事務,提升戒毒服務質量水平。

    出席及列席是次會議的還有:禁毒委員會副主席、社會工作局局長韓衛、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顧問梁詠嫻、保安司司長辦公室顧問蔡君華、檢察院檢察長辦公室顧問許秋雲、社會工作局副局長許華寶、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副局長黃嘉祺、法務局廳長陳志揚、司法警察局廳長陳楚民、懲教管理局路環監獄獄長林錦秀、衛生局精神科主治醫生何耀明、澳門醫護志願者協會會長溫泉、澳門基督教青年會主任幹事陸綺彬、澳門中華教育會副理事長楊珮欣、澳門基督教新生命團契中心主任譚國輝、澳門戒毒康復協會副主管張力珩、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主任譚迪生、聖公會澳門社會服務處中心主任庄玲玲,個人委員陳志峰先生、張健昇先生、施妮娜女士、鄭德雄先生、青年禁毒大使代表麥晉軒、歐陽樂軒、林家樂,以及相關部門主管等。

  • 內地女拾遺不報 廁格撿14萬被捕

    治安警拘涉拾遺不報的女子

    內地女拾遺不報

    廁格撿14萬被捕

    【本報訊】一名內地女子涉拾遺不報,於路氹某酒店餐廳的洗手間內,撿走他人遺漏在廁格的背包,事主損失近十四萬六千澳門元。治安警接報調查拘捕該名女子,追查贓物的下落。

    被捕的內地女子姓胡,六十多歲,持通行證;涉“拾遺不報”送交檢察院處理。案中的事主為本澳女子,六十多歲。

    案情指,今年二月初,治安警接獲女事主報案,指早前在路氹某酒店餐廳的洗手間如廁,離開後發現遺漏一個背包在廁所內,折返尋回不果,報稱折合損失十四萬五千九百多澳門元的財物,包括十二個面值一萬港元的籌碼,一萬元角子機券,一部手機及現金等。警方調查發現,涉案的胡女得手後離開本澳,經分析鎖定目標。至本月一日凌晨,胡女經橫琴口岸再入境將其拘捕,其承認犯案,聲稱只兌換了十一萬元籌碼。警方正追查贓款及贓物的下落。

  • 赤裸女衝入關閘口岸 扶手電梯上跌倒受傷

    一名本澳女子前晚赤裸在關閘口岸跌倒

    赤裸女衝入關閘口岸

    扶手電梯上跌倒受傷

    【本報訊】一名二十多歲本澳女子前晚全身赤裸跑入關閘口岸,期間在扶手電梯疑身體不適跌倒,消防接報到場將其送院治理。該名女子為何赤裸,有待跟進。

    治安警昨日表示,前日晚上約十時,一名全身赤裸,年約二十多歲的本澳女子,由關閘廣場跑至關閘出入境事務站出境入口處,期間疑因身體不適於扶手電梯不慎跌倒,額頭擦傷,警員隨即到達現場提供協助,並將其送往醫院接受治療。經初步了解,事件並不涉及設備故障情況,對通關秩序沒有造成影響。

    消防接報後於關閘離境大堂接觸該名女子,發現其後枕裂傷,情況穩定,送往山頂醫院治理。

  • 趁國慶假期來澳做扒手 內地男巴士偷兩客九千

    趁國慶假期來澳做扒手

    內地男巴士偷兩客九千

    【本報訊】一名無業內地男子趁國慶黃金周來澳做扒手,一日內先後於兩部巴士上偷取兩名乘客的銀包,兩名事主合共損失九千五百多澳門元及證件等。司警接報調查拘捕該名男子,其拒絕合作。

    被捕的內地男子姓韋,三十八歲,無業;涉加重盜竊送交檢察院處理。案中的兩名女事主均為本澳居民,分別是長者及青年人。

    本月三日中午十一時許,長者女事主在中區乘搭巴士,車上人多擠迫,事主站在車廂中間近車門位置,下車發現其背包鍊被拉開,銀包被偷走,於是向司警報案,報稱損失三千港元及五千四百澳門元現金,證件及銀行卡。同日晚上九時,司警接獲治安警轉另一宗巴士盜竊案,青年女事主報稱當晚七時許於北區乘搭另一條路線巴士,同樣人多擠迫及站在車廂中間近車門位置,未幾發現其手袋拉鍊被打開,銀包被盜,損失一千港元現金,證件及銀行卡。

    司警調查發現,兩宗案件均為同一扒手所為,賊人專揀人多的巴士落手,期間借故貼近事主並用斜揹袋掩飾,再伸手扒竊。警方經分析鎖定目標,同日深夜十一時許於中區某旅店外拘捕涉案的韋某,其拒絕合作,正追查贓款及贓物的下落。

  • 再多六公共停車場 月中起半小時收費

    再多六公共停車場

    月中起半小時收費

    【本報訊】交通事務局持續關注公共停車場的使用情況,早前已於本澳九個公共停車場實施半小時收費安排。經考慮社會意見,為進一步鼓勵駕駛者善用公共停車設施,由十月中旬起,本澳再多六個公共停車場實施按半小時計費的收費模式。

    十月十五日起,聯生圓形地公共停車場、蓮花路公共停車場、樂群樓公共停車場、業興大廈公共停車場、居雅大廈公共停車場及和諧廣場公共停車場將由現時按每小時收費改為按半小時計費的收費模式。實施新收費模式後,上述停車場以每半小時或不足半小時計算,輕型汽車類別的日間泊車費用為三澳門元,夜間為一點五澳門元;重型及輕型摩托車類別的日間泊車費用為一澳門元,夜間為零點五澳門元。

    連同早前已實行有關安排的望信樓、青茂口岸、澳門協和醫院、公共衞生專科大樓、東北大馬路長者公寓、東城大廈、東啟大廈、東創大廈以及柯維納馬路戶外公共停車場,本澳將有共十五個公共停車場以半小時或不足半小時進行收費。為更有效運用公共停車場的停車資源及提升車位流轉率,交通事務局將持續監察有關停車場的運作,結合社會各界的相關意見,逐步考慮將有關收費模式擴展至更多適用的公共停車場。